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题目.过氧化尿素是一种无毒无味的白色粉末,是一种新型的漂白剂与消毒剂。它的合成方式如下:原理:CO(NH22+H2O2(?)CO(NH22·H2O2流程(见图1):图1过氧化尿素的合成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反应原理,CO(NH22·H2O2分子内存在的作用力是<sub><sub><sub>。  相似文献   

2.
易错点一忽视物质的性质、不能正确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或不能正确判断氧化还原反应产物例1钢铁生锈过程发生如下反应:①2Fe+O2+2H2O=2Fe(OH)2②4Fe(OH)2+O2+2H2O=4Fe(OH)3③2Fe(OH)3=Fe2O3+3H2O  相似文献   

3.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大纲版)采用省份最多,影响最广泛.我们在研究化学试题时,发现"试题和标准答案"有几处值得商榷,现提出来供参考.一、缺少元素化合价例1(2011年高考全国)某含铬[Cr2O72-]废水用含硫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  相似文献   

4.
通常认为铜离子呈蓝色,铜盐溶液也呈蓝色,其实这种观点是片面的、不正确的。不同的铜盐溶液,在不同的浓度时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下面就铜盐溶液的颜色作简单介绍。一、硫酸铜溶液颜色通常,铜离子在水溶液中实际是以水合离子[Cu(H2O)4]2+的形式存在,水合铜离子呈蓝色,所以我们常见的铜盐溶液大多呈蓝色。如,在胆矾CuSO4·5H2O中,Cu2+的配位数为4,因此,CuSO4·5H2O的化学式也可以写成[Cu(H2O)4]SO4·H2O。胆矾呈蓝色是因为[Cu(H2O)4]2+呈蓝色。CuSO4·5H2O溶于水后,  相似文献   

5.
一、根据物质物理性质的鉴别1.观察法:根据物质在一定条件下颜色的差异来鉴别.如 Fe(OH)3、BaSO4、胆矾三种固体物质,可分别根据三种物质颜色差异而鉴别;根据某些物质的挥发性,通过观察法来鉴别.如浓盐酸和浓 H2SO4.浓盐酸挥发而形成酸雾,而浓 H2SO4不挥发.2.水溶法:根据物质的溶解性,溶解于水后产生现象的差异,进行鉴别的方法.如 NaCl、BaSO4、CuSO4三种白色粉末可用溶解于水的方法鉴别.  相似文献   

6.
2011年高考全国理综卷(大纲版)采用省份最多,影响最广泛.我们在研究化学试题时,发现"试题和标准答案"有几处值得商榷,现提出来供参考.一、试题缺少信息,知识涉嫌"超纲"例1(2011年全国理综卷)某含铬(Cr2O72-)废水用含硫亚铁铵[(NH42SO4·FeSO4·6H2O]处理,反应中铁元素和铬元素完全转化为沉淀.该沉淀干燥后得到n mol FeO·Fey·CrxO3,不考虑处理过程中的实际损耗.下  相似文献   

7.
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现将有关中和反应知识要点和考点分析梳理如下,供参考.【知识梳理】1.特点: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等就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8.
硝酸铜晶体Cu(NO32·3H3O2和硝酸铜溶液都是深蓝色的,可是Cu与浓HNO3反应后的Cu(NO32溶液却明显的呈绿色。按通常的解释,是因为反应生成的红棕色的NO2溶解在蓝色的Cu(NO32溶液中引起的。这种解释原本是至理入微的,是已经完全解决了的简单问题。最近有实验者撰文指出Cu(NO32溶液显绿色的原  相似文献   

9.
一、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化合反应都是放热反应,分解反应都是吸热反应.解析:我们见到的很多化合反应是放热的,如C、S、P、H2、CO的燃烧,很多分解反应是吸热的,如CaCO3、NH4Cl、NH4HCO3、N2O4的分解.学习者就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化合反应都是放热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的,把这当成一个结论牢牢地记住了.复杂问题简单化会导致认识不全面,分析问题时出现偏差,如会错误地认为化合反应  相似文献   

10.
无奈义是“不得不”最基本的语义情态,要对其有更深入的了解,就要在大规模语料调查的基础上,以语义语法理论和话语语言学理论为指导,对“不得不”的话语关联及其对关联项的语义选择进行详细探讨。从话语关联来看,“不得不”处于“[S1/原因句+S2/结果句]待转句+[S3/原因句+不得不S4/结果句]转折句”这一“外转折内因果”的话语关联模式;从对关联项的语义选择来看,“不得不”要求S1具有【+确定性】,S2具有【+意愿性】和【+本然性】,S3具有【+确定性】和【+强力性】,S4具有【+自主性】和【+违愿性】。在“[S1/原因句+S2/结果句]待转句+[S3/原因句+不得不S4/结果句]转折句”中,“不得不”各关联项的语义属性,是其突显“无奈”义的必要...  相似文献   

11.
以2-甲基吡嗪-5-羧酸铜单核配合物为配合物配体,合成了一个Cu-Er异核配合物Cu(2-mpac)2Er2(NO36(H2O)8·6H2O(1)(2-mpac:2-甲基吡嗪-5-羧酸),并利用元素分析仪,红外光谱仪和单晶X-射线衍射仪对配合物(1)进行了物理化学性质表征。晶体学数据:三斜晶系,P-1空间群,a=0.835 10(10)nm,b=1.006 62(14)nm,c=1.240 14(15)nm,α=111.662(3)°,β=99.057(2)°,γ=100.472(2)°,V=92.35(2)nm,Z=1,μ=5.209 mm-1,F(000)=633,S=1.070,最终偏离因子为[I>2σ(I)]R1=0.058 5,w R2=0.163 2,对于全部数据R1=0.067 8,w R2=0.175 4。  相似文献   

12.
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大多是在溶液中通过离子之间的交换而实现的.因此若能灵活地运用离子的性质解答问题,常常会显得比运用物质的性质解题快捷、简便.下面举例说明,相信定会对同学们有所启发.一、运用离子性质分析溶液导电性变化情况例1把下列物质分别加入到Ba(OH)2溶液中,溶液的导电性明显减弱的是()(A)盐酸(B)Na2CO3(C)Na2SO4(D)H2SO4解析:溶液导电性的强弱,取决于溶液中能够自由移动离子的多少.盐酸加入到  相似文献   

13.
一、物质的分类例1按不同的分类方法,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不同,试分析每组中物质的组成规律,将其中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1)NaCl、KCl、NaClO、BaCl2(2)HClO3、KClO3、Cl2、NaClO3(3)H3PO4、H4SiO4、HCl、H2SO4  相似文献   

14.
常见含钙化合物有CaO、Ca(OH)2、CaCO3,其中, CaO能与水反应生成Ca(OH)2;Ca(OH)2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并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CaCO3;CaCO3与稀盐酸反应有二氧化碳气体生成。掌握上述三种含钙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可以探究露置在空气中的CaO、Ca(OH)2是否变质,检验Ca(OH)2、CaCO3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正>(2012.11北京)团体赛1.已知求a的值.2. 以下是横排的方格,每个方格内有一个不超过9的自然数,从左端第1个方格开始,连续三个方格内的数字的和,依次是6,5,3,4,6,5,3,4,…求从左向右的第1123个方格内的数字.3. 三进制只有三个数字:0,1,2.如123,2013,11223.三进制的数可以化为十进制的数,如:三进制中的123,在十进制中是1×31+2×30=3+2=510.三进制中的2013,在十进制中是2×32+0×31+1×30=18+0+1=1910.  相似文献   

16.
酯化反应是高中非常重要的实验,但是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存在危险性高、副产物多、环境污染性强等缺点,将常见、便宜、低毒性、具有高效催化效率的Al2(SO4)3·18H2O作为催化剂,利用无水乙醇和冰醋酸合成乙酸乙酯,反应结束后,Al2(SO4)3·18H2O通过简单过滤即可回收利用,适合应用于中学课堂实验中。  相似文献   

17.
例1(2014·龙岩)"接龙"是化学扑克(和普通扑克相似,牌面标注物质的化学式)的一种游戏,其规则是:当上家出牌时,下家跟出的牌所标注的物质必须能与上家的反应.某局游戏中,甲到戊五人各有一张不同的牌,牌面标注"CuSO4"、"H2SO4"、"NaOH"、"Fe"、"Fe2O3".若甲的牌为"Fe2O3",且按甲→乙→丙→丁→戊依次出牌时能满足"接龙"规则,则丁的牌是(D).A.NaOH B.Fe C.H2SO4 D.CuSO4解析本题主要借助于"扑克接龙游戏"来考查单质、氧化物、酸、碱、盐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关系.若甲为  相似文献   

18.
1.符合Cn(H2O)m通式的一定都是糖类吗?答:糖类的一般通式为Cn(H2O)m因为分子中氢与氧的原子个数比为2:1,看起来好像是由碳和水构成的,所以人们又称糖类为碳水化合物.但符合该通式的物质也不一定都是糖类,如甲醛CH2O、乙酸C2H4O2等虽符合该通式,但都不属于糖类.有些物质的分子在组成上虽不符合该通式,但它仍属于糖类,如鼠李  相似文献   

19.
以Cd(OAc)2·2H2O和2,3-吡嗪二甲酸、1,3-双(咪唑基-1-甲基)苯(mbix)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合成了一维链状配位聚合物[Cd(mbix)Cl2]n,并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荧光光谱和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该配合物属于三斜晶系,P-I空间群,a=7.887(3),b=8.856(3),c=11.080(3)(?),α=106.753(5)°,β=91.002(5)°,γ=107.161(5)°,V=703.6(4)(?)3,Z=1,Dc=1.557g/cm3,μ=0.999mm-1,F(000)=334,R1=0.0457,wR2=0.1218.  相似文献   

20.
基于酸碱电离理论不能解决物质在非水溶液中酸碱性问题的局限性,化学家提出了酸碱质子理论。该理论认为,凡是在反应中能给出质子(H+)的物质都是酸,凡是能接受质子的物质都是碱。如HCl、NH4+、HSO4-、H2PO4-等都是酸,因为它们都能给出质子;而NH3、CO32-、NaOH等都是碱,因为它们能接受质子。质子理论中,酸和碱并不局限于分子,还可以是阴、阳离子,而酸碱反应的实质是酸碱之间的质子转移作用,实际上是H+的传递反应,即在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