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易新华 《江西教育》2001,(11):55-55
节奏是音乐的骨架。为使节奏教学丰富多彩,提高训练效果,我将体态律动、生活语言、趣味游戏、打击乐器引进低年级音乐教学的节奏训练中,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老师也教得得心应手。一、通过体态律动,培养念读能力。体态律动是可以发出声响的一种人体姿势,也是最直接的表达方式。对于训练学生的听觉能力、反应能力、记忆能力等都有积极作用。以往的节奏教学,最常规的节奏念读一律是用“哒”来完成,这种单调的念读,学生不易掌握节奏时值和识记各种节奏。我根据小学生活泼、爱动等特点,在节奏教学中,通常用走走、跑跑、快快…  相似文献   

2.
郭毅浩 《教育导刊》2011,(10):64-67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3.
人自然生成(人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又使自然人化(在人类涉足的地方,都打上了人类的印记),可谓“天人合一”,这是一种常识。人的生命节奏是大自然节奏的产物,是人的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特征,也是人的生理活动规律的最明显的表现。如今,科学证明,人体中没有哪一种化学的和生物的变化是没有节奏的,人体内每一种器官的自主性活动,都有自己的与大自然变化相关的“时间节拍”——日、月、年的循环。人的世界本来没有把自然与人为、客体与主体相分离,人的“身体的律动与自然的律动是  相似文献   

4.
点拨教学的思维律动──蔡澄清语文教学思想研究陈军什么是点拨教学的思维律动呢?所谓点拨教学的思维律动就是指点拨思维过程的有规律、有节奏、有频率的运动状态与形式。分述如下:“(1)它是有规律的运动。比如,蔡老师认为,教学思维无非有两种形式,一是聚合式,一...  相似文献   

5.
律动教学是让学生在课堂上根据音乐作品的旋律和节奏特点随之做各种相应的动作,使学生在“动”中体验音乐形象,表达自己的音乐感受。律动在本世纪初由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罗斯首创后,即在世界各国产生广泛深远的影响,世界著名音乐教育体系都把律动教学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律动教学的重要作用越来越被更多的人们所认识。但在我国,由于受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和人们认识的不同,律动教学更多的则是用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而在中学音乐课上却很少涉及。我认为,律动是活跃中学音乐课堂气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一、律动符合中…  相似文献   

6.
音乐课中的唱游教学,形式多样,生动活泼,是深受儿童喜爱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律动教学是培养学生表现歌曲情感的重要环节。律动是身体随着音乐而进行的各种有节奏的动作。律动还能借助儿童的身体动作来理解音乐的内容和情感。“律”是音乐的弦律,“动”是动作。它可分为:“体态律动”“节奏律动”和“模仿律动”。不论是哪一种律动,在教学中首先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专心听音乐,然后要求他们把歌曲唱准、唱好,再配合少量的动作。动作设计力求简单易学,活动范围不要过大,要有音乐性。如第二册教材中《小宝宝睡  相似文献   

7.
“节奏”一词源于希腊,意思是“流动”。广义地讲,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提炼而创造出的教学艺术动律,就称为教学节奏。优美的教学节奏既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这就需要教师——  相似文献   

8.
数学新课程实施以来,有些学校对数学教师每节课讲授的时间和学生每节课训练的时间进行了硬性限定,如一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允许超过15分钟,学生训练的时间不得低于20分钟等,并把这种做法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经验来推广.“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这种“定时限讲,留时训练”的做法,是否有违背教育教学规律之嫌?这种做法,是为符合数学新课改理念的先进经验还是特定条件下的无奈之举?  相似文献   

9.
音乐教学中的体态律动教学是吸收了瑞士音乐家达尔克罗兹“体态律动学说”的科学理念,其核心是:音乐教学应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去训练学生,让学生从刚开始接触音乐起,就不仅学习用听觉感受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体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和情绪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0.
数学课堂教学节奏及调控“节奏”一词源于希腊,其意思是“流动”。广义地讲,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组织和提炼而创造出的教学艺术动律,就称为教学节奏。优美的教学节奏既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这就...  相似文献   

11.
杜甫后期致力于抒情诗形式的研究,力图创造诗歌独特的语言,表现诗歌独特的境界。古今时空交错,语法服务于感受,是杜律的重要创造。杜律的“逻辑”与“秩序”是:以情感生命的起伏为起伏,极力追摹生命的节奏,让诗的形式之律动与人的内在生命之律动同步合拍,由此焕发出诗美。  相似文献   

12.
竞技运动延迟爆发性节奏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从方法学还是从系统论的角度去分析竞技运动,都能发现竞技运动是一个庞大的充满节奏的运动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大多数运动形式都 以其鲜明的节奏特性体现着竞技运动的基本规律和竞技运动美。为进一步深化竞技运动的理论研究,通过对竞技运动延迟爆发性节奏规律的探讨,阐述了竞技运动在具有这一节奏规律共性的项群中个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动力学特征。  相似文献   

13.
林明燕 《天津教育》2020,(5):147-148
喜欢音乐、喜欢运动是幼儿的天性,在幼儿园日常活动中,我们常常看到,当幼儿听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摇头晃脑、手舞足蹈,身体自然地随节奏晃动,而且许多音乐活动的表现与展现都最终落实在幼儿的身体动作上。这正与达尔克洛兹创立的“体态律动”教学法相符合。达尔克洛兹认为,音乐必须从身心两方面同时入手,让幼儿不仅能学习用听觉去感觉音乐,同时,学习用整个肌肉和心灵去感受节奏疏密、旋律起伏、音乐情绪变化。只有身心两方面都真正投入音乐进行中去,内心对音乐的感受、理解才可能是精确、生动的。我园立足音乐教学,开展体态律动节奏活动、创造性律动活动、集体舞活动,使体态律动成为幼儿体验音乐、体验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节奏是指音的长短、强弱及其相互关系。按照一定规律交替更迭即形成节奏。也就是说一切协调、平衡、律动都可称为节奏。节奏来源于人们的生产劳动 ;来源于大自然 ;来源于沸腾的生活。1.劳动中的节奏我们从西汉刘安著的《淮南子·道应训》一书的引言中得知 :“今夫举大木者 ,前呼邪许 ,后亦应之 ,此举重劝力之歌也。”对这种说法 ,鲁迅先生非常赞同 ,并作了形象的说明 :“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 ,原先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动必须发表意见 ,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 ,假如那时大家抬大木头 ,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 ,其中一个叫道 :‘杭…  相似文献   

15.
鲁迅堪称巧妙处理小说艺术节奏的典范,但这点却鲜有人论及。本文就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归纳了其艺术节奏的几种外在“型式”;剖析了其艺术节奏的内在“灵魂”,即一种情绪的律动;评价了其艺术节奏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这些意见为鲁迅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了较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16.
埃米尔·雅克·达尔克洛兹(1860—1950)是瑞士音乐家兼教育家,他实验并建立了一整套音乐教育体系,与柯达依、奥尔夫齐名。 达尔克洛兹的主要教育思想是用音乐唤起儿童音乐本能,对儿童进行全面发展教育。 他的主要教学内容有:“体态律动”、“节奏性视唱”、“即兴”。但是,他的精华部分,也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则是“体态律动”教学法。在教学观察及实验中,他认为,要进行音乐的训练只训练耳朵、嗓音、手指是不够的,必须练好人的体态、姿势及各种形体动作。 “体态律动”这一在世界上具有广泛影响的训练在英国和美国被称为和谐地与音乐、律动配合的形体动作,在亚洲被称为达尔克洛兹节奏法,在我国习惯称之为达尔克洛兹体态律动学,又叫节奏学、音乐律动、合乐运动等很多说法。但总的意思是相同的,就是用人的身体动作把音乐很好的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17.
“律动”一词是由希腊语“Ryhmos”变化发展而来的,英语称“Rhythmic”,是节奏的意思.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可以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然而,聋哑儿童由于听力障碍感知音乐十分困难,在传统的律动课教学中,我们通常看到教师一般都是凭借自己的动作示范来教学生,靠脚踏鼓的强音刺激和地板的振动传导以及手打拍子时对学生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结果虽然能使聋童感受到一定的节奏和音乐旋律,但是忽略了利用其它教学手段,例如,聋校的律动教室普遍设黑板、投影仪等设施,而教学中很少使用配画套色的画片或板书等,学生对舞蹈动作所表现的意义理解不深,因而动作的表现力不强,缺乏明快的节奏感、韵律感和灵气,情感的表达也不准确、不丰富.“体态律动学”的创始人达尔克洛兹对人们感受音乐时情态的描述是“对音乐的感受不仅反映在心理上,同时也反映在身体上,当人们听到好的音乐时,会自然而然地、情不自禁地摇头晁脑,甚至手舞足蹈”然而这一情景是很难在聋校律动课堂上出现的.所以“使聋童感受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是聋校律动课  相似文献   

18.
不同时段配以不同的教学节奏 脑科学研究表明,在每节课内有积极时间和消极时间,一节课的头10分钟学生学得最多,课上到20分钟,学生的注意力逐渐减弱,消极时间到了;一节课的最后10~20分钟是第二主要时间,对大脑而言仍是有效的学习时段。我想,这些规律是教师在设计教学时不可或缺的参照,在进行教学时,可以根据大脑在一节课时间里的活动规律,在课堂不同阶段设计节奏不同的教学活动,以提高大脑学习效益。  相似文献   

19.
“律动”对于正常儿童,他们可以根据音乐情绪的起伏做有规律的韵律动作,以身体各部的动态来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然而,聋哑儿童由于听力障碍感知音乐十分困难,“使聋童感受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是聋校律动课教学的一大难点。那么,如何使聋哑儿童感受鲜明的节奏和优美的音乐旋律,从而弥补他们的生理缺陷呢?  相似文献   

20.
鲁迅堪称巧妙处理小说艺术节奏的典范,但这点却鲜有人论及。车文就鲁迅现实题材的小说归纳了其艺术节奏的几种外在“型式”;剖析了其艺术节奏的内在“灵魂”,即一种情绪的律动;评价了其艺术节奏的特点和艺术价值。这些意见为鲁迅作品的阅读和欣赏提供了较新的视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