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最近多起“抓记者”事件引起人们对舆论监督的关注,当人们发出舆论监督是否遭受新危险的疑问时,似乎将记者在舆论监督过程中收受财物等一些失范行为所忽略,而正是这些失当行为,为抓记者公诉记者提供了口实.其实,记者的自律对于拓展舆论监督空间也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自律不仅仅有其道德含义,也应该被视为记者在世俗世界中自我保护的方式和拓展舆论监督空间的重要手段.对于舆论空间的扩展,除了制度建设的呼吁,同样要直面新闻记者的职业道德问题,促进新闻自律.  相似文献   

2.
新闻舆论监督是一种群众监督的重要形式.当前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存在采访难、取材难、见报难、解决问题难等“难”的问题.为此,加强新闻舆论监督就要努力争取党委政府的支持,创造良好的舆论监督环境;要提高媒体记者的整体素质,讲究舆论监督技巧,这样才能做好舆论监督工作,让舆论监督真正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新闻工作者在履行公务时,频频遭受不法阻挠,如威胁、恐吓、殴打,有的甚至为此付出了生命。一系列“记者被打事件”皆迫切警示着:要使记者报道事实真正有底气,又要避免记者滥用权力,就必须让新闻媒体的有关活动走向合理的、健康的、有保障的法制化道路,使舆论监督有法可依、违法必究,真正实现具有中国特色的法治化“新闻自由”。  相似文献   

4.
地市党报要突破难点搞好舆论监督,就要善于寻求领导的支持,注意选择报道题材,真实地报道事件经过,党报记者要有一颗正义之心,要采取多种报道形式,讲究语言艺术,把好见报前的“审查关”,并注意反馈信息。  相似文献   

5.
新闻背景:前不久,一位省委书记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正确的舆论监督也是主旋律。我们欢迎舆论监督。”我们该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呢?学习提示:舆论监督是指,通过新闻媒介,公民对国家机关、国  相似文献   

6.
舆论监督的指导权和领导权的不唯一性必将使舆论监督与记者权利产生激烈的碰撞.多数在基层一线从事舆论监督类栏目的记者都有这样的体会,往往是一个老百娃关注的热点报道在着手拍摄的过程中或者制作完后,却由于众多的干涉而折腰.也有很多新闻精品力作通过记者巧妙的监督手法而使公众知情权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通过调查发现,舆论监督的从业人员年轻化、有魄力、知识层次高、有活力,从事舆论监督工作密切了媒体与受众的关系,有利于问题的解决和社会稳定。舆论监督工作存在“三难”,从业者普遍产生了畏难情绪。搞好舆论监督,从业人员今后应树立大局意识,提高思想修养;角色定位准确,法律意识要强;讲究监督技巧,用事实说话,提高舆论监督水平。  相似文献   

8.
舆论监督是把“双刃剑”,一旦监督错了,可能会变成新闻诽谤,对当事人造成新闻侵权,对社会舆论产生误导。伪舆论监督现象对于媒介发挥它的舆论监督功能是一种不利的影响,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会限制舆论监督本来的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实行新闻监督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的原则,报道事实要准确公正,不能有丝毫差错。  相似文献   

9.
反腐败就是制约领导者的权力.理论上,要破除封建的特权思想、专制思想、宗法观念、人治观念和官僚主义.实践中,要以制度、法律、民主、舆论监督和加强党的领导来制约权力,以保障领导者手中的公权谋公利.  相似文献   

10.
国内传媒的舆论监督面临巨大法律风险,风险的表现是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倒置”;风险的根源在于传媒的舆论监督在我国法律上至今没有得到明确授权,导致了舆论监督缺乏法律上的合法性。要在开展传媒舆论监督的过程中化解法律风险,归根到底是构建舆论监督的合法性基础:首先是确保舆论监督行为本身在合法范畴内实行,然后是争取舆论监督权利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1.
舆论监督的前提是要充分保障新闻自由;舆论监督的基础是健全新闻法制体系;舆论监督的标尺是要加强媒体自律;舆论监督的目的是要赋予受众话语权。考察中国新闻史,政治清明、新闻自由和舆论监督这三者的发展程度是成正比的。  相似文献   

12.
从舆论监督与新闻舆论监督、舆论监督与批评报道、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权利监督与权力监督等多重关系来看,微博、博客等自媒体监督应该纳入舆论监督范畴;强调自下而上对权力的监督,这是舆论监督与一般性批评报道最关键的区别;坚持正面宣传为主与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的统一,就是在确保正面题材宣传在质量和数量占主导性优势的前提下,凸显负面题材报道正面效应的框架内,给舆论监督更多的政策空间和内容空间;健康的舆论监督离不开正确的监督舆论,这是舆论监督与监督舆论的最佳耦合点;推进舆论监督与权力监督的合作,也是权力监督自身发展的需要,舆论监督应该顺势与权力监督合拍。  相似文献   

13.
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监督制约机制,加大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规范监事会制度.建立企业经营业绩考核制度和决策失误追究制度,实行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客观界定企业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成为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来,随着社会改革进程的加速,我国的媒介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新旧碰撞中,“媒介官司”大量出现。我国的舆论监督在法律界限上,有一些不明确的地方,舆论监督法制化在操作上有许多难点。究其本质,“媒介官司”是舆论监督权和个人名誉权的博弈。那么如何架构理想模式。除了舆论监督法制化模式和新闻伦理道德模式外,还需引进“媒介素养”理念。  相似文献   

15.
舆论领袖主要是通过自身的专业知识和频繁的互动获得舆论的高位,而在专业性较强的话题中,舆论领袖更多地依靠自己的专业知识来获得跟随者的赞同,引导意见流向。应通过主动培养,加强沟通和服务,开展网络舆情的分析研究积极引导舆论领袖进而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16.
群众公认是选任干部的一条重要原则,坚持此原则选任干部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工作的具体运用具体运用,是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要求,是防止和纠正用人不正之风的可靠保证。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四种关系;即群众公认与党管干部、领靠群众、尊重民意与实事求是,群众意愿与领导意见;还要做到四个完善,即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组织考察、党委表决等环节。  相似文献   

17.
舆论监督也要接受监督,这是中国共产党舆论监督思想的重要内容。经历了自我批评为主、党委监督为主、全面监督这三个时期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舆论监督受监督思想已日趋成熟,形成了党委监督、法律法规监督、监督对象监督和社会公众监督等他律式监督与行业协会监督、新闻媒体监督等自律式监督共同构架的监督体系,确保舆论监督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莫玲  王磊 《钦州学院学报》2006,21(2):99-101
随着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行政权力的不断扩大,我国新闻舆论监督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作用机制,成为行政权力监督与规范的一种必然方式。但我国新闻舆论监督是处于特有社会体制下的,形式上是传媒在监督,而本质上是一种党和政府权力的延伸或补充,从而产生监督中权力渗透的现状。基于此种特有问题,应主要从新闻立法、新闻舆论监督的氛围、职能监督机关与舆论监督部门的合作以及新闻舆论部门人员素质几个方面积极探寻我国新闻舆论监督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19.
和谐社会构建和民主政治建设都需要舆论监督。舆论监督是党报的优势。可是,党报舆论监督职能目前却呈弱化趋势。由于党报舆论监督的地位和作用比较特殊,因此,要破解这道难题,首先各级党政领导应重视舆论监督,把党报舆论监督作为推进党政工作的重要手段;其次党报舆论监督要讲究技巧;再次报舆论监督要不断创新机制。  相似文献   

20.
监督权是民主缸会中不可缺少的权利,新闻舆论监督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也是民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多年来,由于没有专门的立法界定新闻媒体的权利和义务,新闻舆论监督权屡屡受到侵犯,舆论媒体侵权行为也时有发生,因而,我国迫切需要制定《舆论监督法》或《新闻法》,对新闻舆论监督行为进行规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