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在教育管理中我遇到了这样一件事:一天有一学生向我“告状”:“老师,李华说武彤爱您。”听到这话,我一下愕然了,这么小的孩子思想竟然如此不单纯!我该怎么办呢?能训斥李华吗?多年的教育经验提醒着我,切不可感情用事,要心平气和。[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教育的境界是春雨润物细无声,家长和教师在平时及时抓住教育的契机,将“做一个勇敢、机智、乐于助人的人”作为教育潜意识,引导孩子们用一颗博大的心去保护自己,关爱别人,最终找回自信。由此,我想到了曾经发生在我的课堂里的一件事情。  相似文献   

3.
无痕化教育是基于对人的个性认识,重点考虑学生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的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适应当下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育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目的隐蔽化,教育过程情景化,教育理念人本化和师生关系伙伴化。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研究和实施这种教育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4.
无痕化教育是基于对人的个性认识,重点考虑学生社会需求与心理需求的教育,是一种生态化的、适应当下中学生心理特点的有效教育方式.它的基本特征是教育目的隐蔽化,教育过程情景化,教育理念人本化和师生关系伙伴化.在建设和谐社会和实施新课程的背景下,研究和实施这种教育方式显得尤为迫切.  相似文献   

5.
徐斌 《江西教育》2014,(3):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6.
徐斌 《江西教育》2014,(8):12-14
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任何一种教育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它的教育效果就越大.我们把这条规律看成是教育技巧的核心,是能够找到通向孩子心灵之路的基础”.杜威在论述“什么是教育”时也指出:“一切教育都是通过个人参与人类的社会意识而进行的.这个过程几乎是在出生时就在无意识中开始了.”“由于这种不知不觉的教育,个人便渐渐分享人类曾经积累下来的智慧和道德的财富.”  相似文献   

7.
《山东教育》2010,(5):62-63
当前,“人本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于是乎,许多学校管理者纷纷扛起了“以人为本”这杆管理大旗。但很多时候,由于学校管理者急功近利的心态,使教职工产生自己“被人文”了的感觉。校长千万别让“人文关怀”带上急功近利的色彩。  相似文献   

8.
刚接高二的一个班,我就注意到蔷的与众不同:姣好的身材,穿着打扮比较时尚,很有人缘,成绩不错。虽然她的头发、服饰与我们学校的校规不完全相容,但从她的学习态度、值日效果来看,她应该是一个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可是一个月以后的阶段考试,本是班级第二名的她落到班级十四名,期中考试蔷的成绩更是掉到  相似文献   

9.
刚接高二的一个班,我就注意到蔷的与众不同:姣好的身材,穿着打扮比较时尚,很有人缘,成绩不错。虽然她的头发、服饰与我们学校的校规不完全相容,但从她的学习态度、值日效果来看,她应该是一个综合素质良好的学生。可是一个月以后的阶段考试,本是班级第二名的她落到班级十四名,期中考试蔷的成绩更是掉到了班级二十几名。她到底怎么了?给她妈妈打电话想了解了解,  相似文献   

10.
刘雪莉 《宁夏教育》2014,(12):76-76
真正能飞越大海的是笨拙的海鸥曾经有个孩子,总是有一个问题想不通:他的同桌总是考第一,而他总是排在中等。他问妈妈是不是自己比别人笨?他觉得自己和同桌一样认真听课、思考,一样认真地做作业,一样地勤奋努力,可是,为什么总比他落后?妈妈不知该怎么回答。因为她很清楚,人的智力确实是有差别的,考第一的人在学习方面就是比一般人的脑子灵活。对此她没对儿子这样说,因为她知道,如果说了,孩子也许就此认为自己是个愚笨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儿子快小学毕业了,虽然仍没赶上他的同桌,但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  相似文献   

11.
马桂珍 《教师》2012,(16):29-29
社会的发展,科学的进步要求广大教师与时俱进,追求“博古通今,学贯中西”,以适应时代对教师高素质的要求。然而,人非圣贤,无论我们怎么努力,我们的工作不可能尽善尽美,因此,我们的工作应在追求“更好”中进步,我们的事业也应在追求“更好”中发展。下面就谈谈“道歉”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钝感"是相对于"敏感"而言的。教育需要敏感,教育有时也需要钝感。教育的敏感,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教育智慧;教育的钝感,也许可以说是一种境界。按照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的解释,"钝感力"可直译为"迟钝的力量",它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如此看来,敏感、钝感都是一种智慧,就看我们怎么去  相似文献   

13.
有位教育家说过,我们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如果学生知道他是在接受教育,这种教育刚开始就已经失败了。那么,面对不同的学生,我们该如何施教呢?  相似文献   

14.
15.
本文简述了当前科学研究中的整体化趋势、边缘科学不断涌现的现状。在继论述数学家与艺术家在创作活动中的同一性之后,进一步阐述数学与艺术这两门不同学科在近现代发展中的相互为用和互相渗透的潜在趋势。着重论述艺术与美学的研究如何受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发展的影响;数学学科的发展又如何从艺术和美学中吸取营养,得到启发。  相似文献   

16.
教育者要让“无痕教育”根植于心田,善于运用“无痕教育”搭起心与心沟通的桥梁.时时、事事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好自身的形象,“身教胜于言教”.在教育中要注重培养师生之间的感情,只有让问题付之于情、施之于感,使教育在潜移默化中润物无声,其效果才能达成.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4,(4):F0002-F0002
江苏省吴江实验小学在十多年的心育探索中,逐渐形成了“有心无痕,营造教育最美妙的境界”的教育理念,在融洽的群体心理氛围中让每个孩子沐浴在爱与希望的阳光中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8.
<正>对于初中语文教学而言,语文的力量并不在于听说读写等基本的教学环节,而在于建立在其基础上的对文字力量的感悟。此中往往有一个从有痕到无痕的过程,有痕是为台阶,无痕是为境界。一、有痕语文,现实世界在教朱自清的《春》的时候,笔者忽然思考  相似文献   

19.
正无痕教育是指:把教育意图与目的隐蔽起来,通过间接、暗示或迂回的方式,给学生以教育的一种教育方式。无痕教育的提出,虽来源于德育领域,但其所彰显出来的人性化和科学性光辉,足可以指导一切学科教学行为。数学是研究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严密的逻辑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三大特点。小学数学属于初等数学的范畴,它揭示的是现实世界中最简单的数量关系和几何形体等知识,小学数学课程在内容呈现上具有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和螺旋上升的特性。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为数学教学中实施无痕教育提供了充分可能。  相似文献   

20.
3."潜移默化中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精心组织。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既是在教师引导下的意义建构过程,也是在自身需求发展中的自主建构过程。无痕教育视野下的学生数学学习过程,更主要的体现为教师精心设计学生的学习进程,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进"与"退"的艺术。通过适当的"退"和必要的"进",能使得学习过程成为学生潜移默化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