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感教学,是指教师从数学教学的整体目标出发,针对学生的生理情感和认知心理特征,借助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2.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的本身就包括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而这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整个学生的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即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应用。而在整个非智力因素活动中,情感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对有趣的、有价值的信息进行筛选、分类,  相似文献   

3.
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的态度和体验,它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笔者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时并不是无动于衷,而是常常抱有各种不同的态度,会有各种复杂的内心体验。如果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学生会感到满意、愉快;学习失败时,则会感到痛苦、恐惧;遇到新奇的问题和方法时,会产生惊讶和欣慰。虽然这种情感不直接参与教学的认知活动,但对数学学习起着推动、调节的作用。因此,教师要重视情感因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秦芳 《青海教育》2006,(9):77-77
在日常学习过程中,情感作为学生创造机制系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担负着对信息进行选择的任务,成为推动或终止某种具体学习活动的动力。它可以强化或抑制认识发展过程,并影响和制约学生活动的发展方向,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数学教学心须努力实现认知与情感的和谐统一,将情感融于教学之中,使学生自觉、主动、愉快地学习,既获得知识,又发展智能、培养能力,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所持的内向感受与态度体验.学习主体的情绪在学习活动中的高低变化会对学习效率和质量构成直接的影响.让·皮亚杰(Jean Piaget)就说:“儿童是具有主动性的人,引起他们的兴趣,适应他们的需要,教学活动才能有效地促进其发展.”《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评价中也提出,“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的情感态度变化”.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过多关注学生的认知因素,而忽视了情感因素的存在。实践证明,这种现象违背了数学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抑制了学生在数学领域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关注学生的学习情感是非常必要的。本文拟从情感教育概念的界定出发,在实践的层面上对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情感教育作一定的探析。  相似文献   

8.
新课程的改革与实施,使基础教育的教学目标、内容、形式等各个方面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一个班级的学生在智力、能力、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往往存在着十分明显的差异,如何使各类学生都能学有所得,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各得其所。这既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更是新课改的需要。为此,结合班级的具体情况,我们作了一些初步探索。[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通过研究发现,一个没有受到情感激励的人,仅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情感激励时,其能力可以发挥到80%~90%.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人在通过充分情感激励后,所发挥的作用相当于激励前的3~4倍.新的《数学课程标准》在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展开.对于小学数学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小学数学教学,不仅仅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在知识上有所收获.而且明确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坚持三个维度,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不只是一个单纯的认知过程,学习本身还包括认知和情感这两个方面.这两方面的因素在学生整个的认知过程中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因素主要是指对信息的加工和内化,对接收的信息进行感知、识记、保持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生的心理素质决定着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效果,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的过程,教学效果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多元函数”。 近年来,我们在重视和发展学生智力因素的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给予了一定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从学生的心理活动分析,学习包括两个过程:一是感觉——思维——创造,这是认知过程;二是兴趣——情感——意志,这是意向过程。一方面,认知决定着意向的强弱,当认知活动深入进行时,意向过程会得到相应的加强;另一方面,意向又决定着认知水平,当学  相似文献   

14.
朱茂华 《教师》2010,(10):91-91
客观事物能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观点并由此产生的心理体验,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情感。它所反映的是具有一定需求或愿景、观点的主客体之间的关系而非客观事物本身。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主体,其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状态,常常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中,师生双方既进行着知识的传递,又存在着情感的交流与发展,它是认知过程与情感过程的统一,作为非智力因素的情感可以促进认知活动。但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情感作为提高和促进认知活动的手段,只是情感教育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品质,把完善学生的人格作为教育的目标,这样才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爱的使者,离开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无从谈起。我们要用热情、诚恳的胸怀。唤起学生的兴趣、激情,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全身心的参与。从尊重、理解、信任学生出发。合理运用名人引导、赏识引导等方式。让孩子在爱的感召下,调动情感体验。真正爱上数学。  相似文献   

17.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融入情感因素进行教学,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就此从寓情于境、融情于新、引情于趣、激情于疑、导情于动、陶情于美等六个角度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一、情感教育的意义及其在数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是客观事物是否符合人的需要与愿望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它对学习活动具有定向、启动、调节和维持的作用,是数学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薛爱明 《小学生》2013,(11):14-14
随着我国的新课程改革制度逐渐深入,小学课程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特别是在数学教学中,在新课程标准指导下,数学教学过程主要是从三个方面进行培养,分别为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小学阶段,数学科目教学是从日常生活开始,教学内容与情感有着很大的联系,在数学课堂上,教师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引入情感,使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体验生活。情感教学是人的内心需求,是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体验。情感意识促使  相似文献   

20.
文茂章 《成才之路》2013,(27):86-86
小学生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上发展都不成熟,虽然活泼积极但是也存在着爱动、缺乏耐心等问题。所以,教师要重视小学数学教学,针对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创造活跃轻松的课堂气氛的同时,加强课堂秩序的管理,达到活而不乱。同时,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的情感因素,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在兴趣的指引下学习,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学得快乐、学得轻松,从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