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病?首先必须让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彻底放弃本位观,认识到如今的语文教学不能重"教"轻"学".而应强化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2.
李翠芬 《语文天地》2012,(14):19-20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教师必须改变应试教育观念,不要把死记书本知识作为主要内容,也不能把知识的灌输当成教学的中心任务。《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教师应当树立素质教育观念,改变自己的教学主宰  相似文献   

3.
一、改变教学观念 一是要改变教师的教学观念.传统语文教学是把语文作为一种知识灌输的应试教育,是以"教"为主,"教"与"学"分割的被动式积累.而长期的这种应试教育使得学生过分依赖教师、依赖课本,并以考试为最终目的,从而丧失了把握语文学习的机会,禁锢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4.
韩杰 《辽宁教育》2005,(6):36-36
传统教学观以课堂、教科书和教师为中心,扼杀了语文的生命活力。语文教学的改革,首先要在教学观念上实现由封闭向语文开放型转变,做到三个突破:第一,要突破课堂。不能把语文学习局限在那几十平方米教室内的教学内容和几节语文课上,要把学生引向社会,引进生活,引进大自然,引进信  相似文献   

5.
谢锡龄 《文教资料》2008,(16):214-215
大学语文课程在高校恢复设置已有20多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学语文教学已不能适应时代和学生的需要,大学语文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需要革新.工具性、知识性、人文性、审美性等教学观念虽各有合理的成份,但囿于某一方面,总是有失偏颇.应该把各方面有机综合起来,将创造性作为语文教学Ё的终极目标.在教学方法上,特别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要特别强调在实践中培养学生包括创造性在内的各种能力.要改革考试方法,运用新的教学手段,教师要发扬不同的教学风格.  相似文献   

6.
要改变目前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这些弊病?首先必须让教师遵循语文教育规律,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发挥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教师要彻底放弃本位观,认识到如今的语文教学不能重"教"轻"学"。而应强化学法指导。  相似文献   

7.
在新课程改革中,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一个重点,笔者以为,语文教师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进行这项工作。一.变教学为导学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要把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作教学的一个专门的独立的任务来完成,当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目标来对待。在教学中,教师要当好导学的角色,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84):33-34
教育观念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起着统摄、导向和调控作用,直接影响教学。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从思想上实现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自觉摒弃片面追求高分的短视行为,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语文教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要彻底更新观念,努力转变教学模式,用全新的语文教育理念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建立全新的语文观、教学观和学生观,让学生在富有活力和创意的课堂上展开自主的学习和探究,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的"欢乐谷".  相似文献   

10.
联系学生实际转变教学观念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联系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程度与审美情趣和生活环境等现实情况,不能拔高,也不能应付。就目前楚雄市城区、坝区学校师生实际情况而言,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有四点要求是必须达到的:首先,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把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作为教学思想转变的目标。转变教学观念就是要更注重语文教学的适用性、应用性,就是要让学生在语文空间里使思维得到发展。有了这样的认识转变,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自觉主动地培养学生创造思维。其次,创造陶冶、激励的校园环境气氛,把握“课堂教学…  相似文献   

11.
在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学更加重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而作文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因此,教师要着重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但是在高年级小学语文作文实际教学中出现了很多问题,教师不能及时调整教学观念,导致教学方案不能满足学生写作能力发展需求,教学效果不理想,发挥不出写作教学对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作用。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2.
小学语文教学是基础教育中的基础 ,是实施创新教育最基本的主体和载体。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 ,语文教师应该在教学中不断创新。一、全新的教育观其一 ,“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大语文教育观念的基本思想是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不能把全部希望仅仅寄托在课堂上。而要把课内课外与校外紧密结合起来。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多渠道丰富学生的知识 ,活跃思想 ,积累生活经验 ,拓宽儿童学习语文的空间 ,从而树立“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其二 ,正确的“人才观念”。实施创新教育 ,其中最重要的内容是坚信每…  相似文献   

13.
有效性是教学追求的方向,是教学的灵魂和生命.作为语文教师,应尽量引导学生学习并满足学生需求,把教学有效性作为一种价值观来认识,让教学有效性观念深入到自己和学生内心.语文教学过程应该讲究生活化、趣味化、和多样化,追求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践活动才能产生应有的效果.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如何才能实现有效教学呢?  相似文献   

14.
语文教学开辟第二课堂,是语文教学改革的一大成就.关于语文教学的课内与课外的关系,先谈点往事.五十年代,语文老师深感语文教学单靠课堂上一本教科书,一本作文簿,要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是有限度的,于是兴起了课外阅读的指导.在当时,学生读了不少有益的文艺作品,有如,《把一切献给党》、《暴风骤雨》、《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还有苏联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青年近卫军》等等.教师精心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和文艺修养都受益不浅.从而确定了两者的关系,把课外阅读指导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践逐渐表明.把学生圈在阅读范围内,有其局限性,还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对语文教学和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语文教师需要彻底改变自己传统的教学观念,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自己当成知识的引导者。通过改变教学方法、改善课堂氛围,使语文课堂变得生动起来,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相似文献   

16.
李海英 《家长》2021,(1):173-174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课堂中,让教师把教学的目光从语文基础知识文化转移到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上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语文知识的学习习惯,让学生的语文学习得到更好的发展和进步,这是当下语文课堂的教学重点.但在当下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教师教学观念过于传统,教学方法老套,仍旧把知识文化的传输以及应试考试当作...  相似文献   

17.
林丽 《现代教育》2014,(10):88-88
作文教学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语文教学质量的高低。当前的中职语文作文教学存在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缺少系统周密的写作训练计划,导致学生的作品缺少生命力。作为中职语文教师,要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开拓新的教学思路,让学生学有所用。一、更新教学观念,体现职业特色在进行中职作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从根本上改变教学状况,就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把重视写作知识的传授转变为重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8.
正在以往的教学活动中,大部分教师把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都放在了提升学生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和使用能力上,很少或者几乎没有通过语文特有的魅力来培养学生的各种情感。作者认为,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不能简单地把语文教学理解为工具性的教学,把语文教学的所有都倾心于语言和文字方面。让学  相似文献   

19.
孟召平 《考试周刊》2010,(53):47-48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已经施行很长一段时间,对语文教学的有效性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仍有不少人对语文新课标理解有所疏忽,对语文教学认识有所偏颇. 一、对文本解读认识上的误区 某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轻视文本的解读现象,没有认识到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的教学根本是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途径.语文教师应该把文本作为一个宝贵的资源,作为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平台、一种媒介,让学生从中获取语文的养料,从中获取语文学习的方法、途径,获取传承中国文化的力量及动力.  相似文献   

20.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综合、概括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因此,众多的语文教师把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切入点放在阅读教学上.然而,阅读来阅读去,阅读水平仍处于"费时多而效率低"的状态,究其原因,关键在于观念陈旧,方法落后,所以要改变阅读教学的现状,语文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改进阅读教学的方法,现就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作一总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