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性格与环境小说"注重对自然环境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关注和独特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德伯家的苔丝》来探讨哈代小说中所体现的自然观和在此影响下人们对待命运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托马斯·哈代生活在社会动荡的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乡村日益被迅速崛起的大机器工业吞噬,传统的价值观、道德观正趋向崩溃,农业文明正一步步走向衰落,取而代之的是新型的工业文明。尖锐的阶级矛盾、复杂的社会问题、强烈的文化冲突使哈代进一步失去了对宗教的信任。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抨击了宗教的信条,表明了自己鲜明的宗教观。  相似文献   

3.
哈代的《德伯家的苔丝》以描写具有典型性和必然性的悲剧为主要特征,其中女主人公苔丝完整、突出地反映了作者的悲剧观。哈代的悲剧观集中体现在三个方面:悲剧的审美价值在于其必然性和彻底性,性格与环境、意志与命运是构成悲剧性的两对基本要素,弱小人物受难是悲剧的主要内容和描写对象。哈代通过苔丝这一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悲剧的艺术价值、审美深度和社会意义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从《苔丝》看哈代小说的哲学及社会文化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哈代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揭示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画面。作家通过对小说主人公苔丝悲剧命运的叙述,有力地抨击了资产阶级的腐朽与反动,揭露了邪恶宗教势力对人的摧残和资产阶级伦理道德的虚伪,对劳动人民表示了极大的同情。作品反映了作家在社会大变动时代悲剧过后所作的有相当深度和力度的哲学及文化思考  相似文献   

5.
在《苔丝》中,哈代充分通过对一个美丽、纯洁的女孩悲剧人生的描述,来表达他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本文首先通过描述影响哈代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社会背景来全面地阐述了这本书的内容。然后系统地分析了哈代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的形成原因和特点。本文主要通过进一步阐述《苔丝》中体现的宿命论和悲观主义来从符号学的角度揭露它们背后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哈代的小说中大自然是不可避免的象征性背景,而女性则是他持续不断又极为重要的创作灵感。他的笔下的妇女和自然是紧密相连,和谐共存的。他通常以自然来反映女性的生存状态,烘托女性形象;同时以女性的悲剧表达对逝去自然的痛心。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角度分析哈代的作品,更能体现生态与女性的关系,从而揭示哈代的生态女性观。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作为19世纪与20世纪文化过渡时期的小说家,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揭示了这一时期英国社会的真实画面。在这部小说中,哈代对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基督教会奉为神圣的道德观念、婚姻观念进行了尖锐的讽刺和鞭笞,对“仁慈的上帝”予以大胆的否定。本文试着结合哈代对主要人物苔丝、安琪儿、阿历克的刻画,从苔丝的悲剧性毁灭中看哈代的反宗教观。  相似文献   

8.
哈代在《苔丝》中矛盾的哲学思想表现在两个方面:决定论与机会性的强调;悲观主义与社会向善论的结合。其矛盾的思想虽与所处的文化背景密不可分,但那个时代的主流思想不足以解释他思想的矛盾之处。对其矛盾的哲学思想的阐明要借助于他的不协调的美学观。哈代不接受哲学家的头衔,认为本能和情感重于理智和推理;艺术的使命是记录印象,而不是深信不疑的事实。这才是他小说创作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9.
《德伯家的苔丝》在英国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本试图从环境和人物分析中探讨《德伯家的苔丝》中的现实主义成分。从现实主义角度去分析造成主人公悲剧的原因。从而使读了解作的创作理念,让读对这部作品有一个更深刻的理解。  相似文献   

10.
从苔丝的命运看哈代的宗教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伯家的苔丝》是世界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之一。从苔丝的命运中,我们可以看出《圣经》对哈代的影响。《圣经》的意旨已深深地渗透在《苔丝》这一作品中。甚至书中的每个主要人物都可以从《圣经》故事中找到原型。可以说,《圣经》在西方化史中的地位是至高无上的,在各种学作品中,《圣经》的影响几乎无处不在。  相似文献   

11.
《德伯家的苔丝》是托马斯.哈代最为重要的代表作品和情境小说之一。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聪明、漂亮、勤劳而善良的女孩,但最终她却被处以绞刑。从苔丝的生活和命运我们可以看出,哈代对待弱势社会中纯洁少女的态度,也可以看出作者自身的悲观态度和某些悲剧色彩。从悲观的角度审视托马斯.哈代的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我们能更多地了解19世纪英国社会、经济、人民生活和人们对待宗教和虚伪道德的态度。  相似文献   

12.
13.
“夏娃”作为《圣经》中的一个重要人物,其自身经历了诱惑、犯错和惩罚的过程。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哈代笔下的苔丝的悲惨命运“夏娃”存在着一种对应关系,这种关系的核心就是“男人的罪应由女人承担”。这种隐喻投射不仅体现了作者对宗教道德说教的无情鞭笞,还丰富了“夏娃”形象的内涵。  相似文献   

14.
《简爱》与《德伯家的苔丝》(以下简称《苔丝》)都是刻画女性内心情感的细腻动人的经典英文小说。《简爱》的作者夏洛蒂·勃朗特与《苔丝》的作者托马斯·哈代分别生活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早期和后期,两部作品的问世时间相隔43年。这43年里,英国从维多利亚女王统治的繁荣期到以宗教和农业为主导的年代再到自由的资本主义的垄断期,这一过程中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思想使长期统治人们的宗教信仰遭到了质疑,夏洛蒂·勃朗特"清教徒"式的信仰与托马斯·哈代"威塞克斯"的悲剧情愫正是英国同一时期两个阶段人们思想的代表。  相似文献   

15.
从乡村文化的角度出发,通过研究《德伯家的苔丝》呈现的乡村特色及传统文化氛围,探讨影响苔丝多舛命运的成因,并通过解析乡村文化对苔丝及其悲剧命运的影响,说明苔丝所表现的纯洁善良、勤劳勇敢、豪迈率直的性格、以及对幸福的不懈追求、为家人的牺牲精神乃至其宿命论思想和传统道德观念,无不受到乡村文化的极大影响,是乡村文化促成了苔丝的性格特点和酿成了她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The article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Thomas Hardy and His Tess of the d’Urberville, the image of bird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 and its importance for illustrating the theme has also been analyzed.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描述了一个女性在男权社会中所遭受的悲惨命运。反映出男性中心主义社会里的男人们对女性的压迫是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其作哈代为后来蓬勃发展的女性主义运动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哈代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把绘画艺术中的色彩、光影、线条和绘画术语运用到小说创作中,使之呈现出绘画美;借鉴音乐艺术的手法,将音乐术语、人物音乐、自然音乐穿插进作品情节的构建,使小说具有了一种音乐美;继承古希腊悲剧传统,以戏剧化表现手法使小说表现出浓浓的戏剧美;将时间、空间、人物命运的循环统一于情节发展之中,予作品以建筑般的谨严之美。  相似文献   

19.
分析苔丝失身前到失身后以及婚前和婚后的一系列事件发生过程中苔丝性格特点和心理变化,论述《苔丝》体现出的哈代的女性主义思想,并从女性主义批判视角出发探讨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  相似文献   

20.
性是人的自然需要,但性的满足在人类社会却是有规定的。婚姻是对人类的性行为的制度安排和设计,它成为有规律地过性生活的最好方式。性而且与爱联系在一起,两性的身体结合和精神结合达到完美的统一,夫妻的性欢娱升华为彼此强烈的倾慕和吸引,升华为高尚的爱情,由此形成性行为的新的道德标准,性、爱情与婚姻的高度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