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这是1931年红军胜利粉碎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次围剿后,毛主席写的词。词中提到的张辉瓒是国民党军的一个师长。张辉瓒被红军活捉、第一次围剿被打破的喜讯,大大鼓舞了苏区军民的士气。可是,国民党反动派,非常害(?)的人民得知这个消息,实行严密的封锁。当时,老一辈的新闻工作者陶菊住在汉口,他曾久任上海《新闻报》驻长沙、汉口的记者,消息极为灵通。陶菊隐同时也是天津《大公报》总编辑张季鸾的老朋友,《大公报》就邀请陶菊隐写寄自汉口的特约通信。国民党军队第一次“围剿”红军惨败的新闻,  相似文献   

2.
冯雪峰(八)     
大夜弥天星群月朗 1930年11月1日,蒋介石动员十万军队,开始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一次“围剿”。为了与这一军事“围剿”的规模和声势相适应,又加紧进行文化“围但是,蒋介石豢养的一批“文士”,只能做媚态以奉承主子,在文化战线剿”。上完全派不上用场。文化“围剿”所用的武器根本就不是文化,诚如鲁迅所说:“现在来抵制左翼文艺的,只有诬蔑,压迫,囚禁和杀戮;来和左翼作  相似文献   

3.
从1930年至1933年,国民党反动派对我中央根据地发动了五次军事“围剿”。在毛泽东军事思想指引下,敌人前四次“围剿”均被粉碎了。但由于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红军未能打破敌人第五次“围剿”,被迫撤出中央苏区进行长征。本组史料,系从馆藏国民党重要军事档案中选出。它反映了敌人第三次“围剿”失败后的部分战况,记录了反动派的反革命策略和罪行。透过这些史料,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尽管国民党反动派费尽心机,制订了一整套“围剿,红军的策略和计划,但由于红军的战略战术正确,国民党反动派都以失败而告终。为保持史料原貌,凡史料中对红军的诬蔑之词,均未改动,请读者鉴识。各份文件标题,亦系编者所拟。  相似文献   

4.
王增勤 《湖北档案》2008,(12):40-42
1933年9月底.蒋介石集中一百万兵力,自任总司令,对江西中央苏区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大规模“围剿”。此时,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秦邦宪)把军事指挥权完全交给了共产国际驻中国的军事顾问李德。李德命令红军全线出击,企图实现“御敌于国门之外”,红军遭受重大伤亡,中央根据地日益缩小,被迫不断向敌人围攻和防守比较薄弱的粤北方向收缩。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已经完全丧失在根据地内粉碎敌人“围剿”的可能性:准备进行战略转移。但是从哪个方向突围呢?中央红军再一次把目光放在了粤北。  相似文献   

5.
1931年(民国20年)世界书局第11年(一)国内形势:本年2月及7月,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第二第三次“围剿”。9月18日,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东北沦陷。世界书局的《世界杂志》第2卷第5期,封面印黑边志痛,并刊印日寇侵略的照片,还请马相伯写《为日祸敬告国人》一文,号召共赴国难,抵抗暴日;另出版《日本侵略满蒙史》、《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史》、《各国对中国的不平等条约》等书。11月,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建立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二)该局资金财务方面:自1930年7月至1931年6月底为第十届会计年度,营业额  相似文献   

6.
(一)新华社(前身是红色中华通讯社)走过了整整60年的历程。它从1931年11月7日诞生在中华大地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的所在地江西瑞金的一座茅屋里,经过长征,到革命圣地延安的“窑洞通讯社”,到今天发展成为具备相当规模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世界性通讯社,阔步走向世界;它从第一次、第二次反“围剿”战斗中以缴获国民党军队的发报机、收报机装备自己,向沉沉的中华大地发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苏维埃政权的声音,到  相似文献   

7.
2008年11月26日晚,“中国红歌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井冈山上太阳红》《过雪山草地》《洪湖水浪打浪》《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唱支山歌给党听》《红旗飘飘》《在中国大地上》……一首首经典红歌在这里唱响,一幕幕经典场面在这里呈现。至此,从红红火火的“红歌总动员”到烽火连天的“红歌突围战”,再从精彩纷呈的“红歌英雄汇”到高潮迭起的“放歌人民大会堂”,历时近半年的“2008中国红歌会”华彩落幕。  相似文献   

8.
61年前在福建参加红军的苏静(图一),是我党我军新闻摄影工作的开拓者。他原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副参谋长、中将军衔,在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军事摄影委员会近日召开的“传统与创新”军事摄影座谈会上,83岁的苏静讲述了他1934年第四次反“围剿”斗争开始拍摄新闻照片,到1935年才冲出胶卷,1936年冼出照片,历时3年有余,经过25000里长征的曲折而奇异的故事。苏静是福建人,幼时在缅甸谋生时学会照相,1932年回国参加红军。1933年2月他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战斗中,他在遂川县天主教堂里搞到了一台老式的、只能照6张底片的照相机。此时,他所在的军  相似文献   

9.
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前夕,中央文献研究室在《党的文献》第4期上发表了陈云于1935年10月15日在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书记处会议上作关于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情况报告的全文。这是继1935年1月8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的《关于反对敌人五次“围剿”的总结的决议》(即遵义会议决议)、1935年2月8日中央书记  相似文献   

10.
《朱德总司令在机枪训练班上讲话》这张照片的作者,是83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我军最早的摄影家、原四野副参谋长、中将苏静。 1933年2、3月间,红军开始了第四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在大龙坪消灭了国民党第52、59两个师,缴获了一批蒋介石刚从外国进口的新式武器,其中包括一批新式的轻机关枪。反“围剿”胜利结束后,红军决定在江西遂川办一个机枪训练班,请俘虏的国民党士兵来训练红军。苏静时任红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员(参谋)。他  相似文献   

11.
任谢元 《青年记者》2016,(28):89-90
《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在华创办的中文报纸,因在早期日俄战争宣传报道中表现活跃,遂成为日本在华的官办报纸之一.该报从1901年12月创刊到1930年3月停刊,一直关注时局,在各个历史阶段的关键事件中,均进行了大量的报道和评论.“济南惨案”作为中国近现代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其后日本一系列大规模侵华的前奏,《顺天时报》对其交涉和处理过程都给予了高度关注,并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关于《顺天时报》的性质,方汉奇先生在《中国近代报刊史》中指出:《顺天时报》不但是日本人“学了中国人口气”、在中国出版发行的、办给中国人看的中文日报,还是“日本帝国主义进行特务活动的秘密基地”.①综观《顺天时报》中有关“济南惨案”新闻报道的宣传技巧、表达方式和秉承态度,可以看出,《顺天时报》完全充当了日本军国主义在华的喉舌和代言人.  相似文献   

12.
1998年汛期,内蒙古东部遭受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涝灾害。我和陆晓东作为内蒙古电力报社的“战地记者”,深入到兴安盟、呼盟岭东电力抗洪一线,组织稿件,进行采访,先后在《中国电力报》、《内蒙古日报》等各类报刊发稿(图片)共40多篇,及时对电业职工抗洪保电事迹作了报道,这次经历也是我们记者生涯的一次极好的锻炼。确定选题,发挥群体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我军的军史资料中,有一张弥足珍贵的照片《朱德总司令在机枪训练班上讲话》。去年10月26日.上午,在北京由中国新闻学会军事摄影委员会以《传统与现实》为题的我军老、新摄影工作者座谈会上,这张照片的作者、83岁高龄的红军老战士(我军最早的摄影家,原四野副参谋长、中将)苏静向我们讲述了该照片从拍摄到冲出胶卷、洗出照片历时三年余,经历了25000ffi长征的曲折教事。1933年2、3月,红军开始了第四次反“围剿”。红一方面军在周恩来、朱德指挥下,采用大兵团伏击战法,在大龙评消灭了国民党第52、59两个师,击毙放一师长、生俘敌一…  相似文献   

14.
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就了大革命轰轰烈烈的局面。但蒋介石1927年发动了“4·12”反革命政变,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断送了大好革命形势和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此后,国共两党“围剿”与“反围剿”的战火不断。“9·18”事变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国共再度合作的时机逐渐形成,宋庆龄在这一历史际遇中,发挥了其无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张石玲 《视听界》2007,(5):24-26
追溯过往的20多年,中国电视综艺娱乐节目(以下简称“娱乐节目”)的发展脉络清晰可见。从最初以《综艺大观》为代表的综艺表演阶段,到以,《快乐大本营》、《欢乐总动员》为代表的参与、娱乐阶段,演变到以《开心辞典》、《幸运52》等为代表的益智博彩阶段,再到近两年以《超级女声》、《我型我秀》为代表的电视选秀和大众狂欢风潮,这一次次向娱乐化的转向使中国电视逐渐释放出了娱乐的能量,电视受众的心理也经历了一次次前所未有的“洗礼”。  相似文献   

16.
我国第一个具有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新闻组织,可说是经历了几个阶段的摸索实践,才逐渐发展形成的。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10月23日,以“左联”外围刊物《文艺新闻》周刊的工作人员为核心,在上海成立了第一个研究无产阶级新闻学的群众组织“中国新闻学研究会”,简称“新研”。《申报》、《时报》、《新闻报》的进步记者和共产党人瞿秋白、邓中夏同志都参加过这个组织的活动。1932年1月,“新研”用《文艺新闻》出战时特刊《烽火》,鼓动抗日。同年4月,“新研”在《文艺新闻》上发表《檄告全国新闻记者》,向“新闻界全体在业的同志们”发出了“赶速的集合,组织起来,从研究到行动,负起新闻界对社会所应负的任务”的号召,表现了要团结广大新闻工作者的愿望。但不到一年(1932年6月)时间,即被国民党政府查禁。  相似文献   

17.
30集系列报道《改革大潮看神州》从9月10日起在中央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节目播出,到10月10日播完。这是中央台领导及编委会继《边城行》之后,1992年组织采写的又一个大型系列报道。象这样大规模,密集式地在《新闻报摘》中宣传30个省、市、自治区的改革开放,在中央台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听众来信认为,这组报道“有鲜明的舆论导向”,“有新意、有深度、有声势”,“非常适时、振奋人心”、“是献给十四大的一份厚礼”。组织这个系列报道是台领导依据1992年  相似文献   

18.
有人形象地把1978年到1998年这20年间中国社会的进程用三次思想解放来划分,其中第二次思想解放是1992年破除姓“社”和“资”,其间由《深圳特区报》记者陈锡添采写,并在该报首发尔后为全国报纸转发的《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起了强有力的催化剂作用。《东方风来满眼春》一文,通过记述一位世纪伟人在一次特殊考察中表露出的言行,充满了对实践的赞美。从中你又不难体味出其间蕴含的深刻理  相似文献   

19.
中国左翼记者联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最早的记者团体.1932年在上海成立,随着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开始,于1936年自行解散。1927年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政变。针对国民党对共产党的文化“围剿”,1929年下半年,中共江苏省,  相似文献   

20.
在第一次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讨会上,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委员提出了“七五计划”期间广播电视史研究的规划和任务,内容主要包括:一、组织编写《解放区广播史》和调查解放区广播人员(1940年~1949年)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