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新课标”)颁布已有三年,与之相应的新高考也将于2007年实行。新课标是在建国后历次课程改革的基础上,根据时代发展需要,借鉴国外课程改革的有益经验而制定的,反映了史学研究和历史教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具有时代性、先进性、前瞻性。在2005年的高考文综试卷中,新课标理念初见端倪,给广大高三师生提供了想象空间。因而,我们认为目前的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应关注新课标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内弈标准和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2.
新高考文综历史材料题所占的分数比重相当大,而学生的历史成绩上不去,多半是在材料题上失分严重.本文就如何提高历史材料题的解答能力谈谈自己的看法. 新高考文综历史材料题赋分值占历史试卷的一半以上,纵观近几年的高考历史试卷,学生的得分都不理想.根据两年来各省新课程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特点,以及本人的高三教学实践,笔者认为,要做好高三历史复习备考工作,从而在高考中获胜,答好历史材料题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20 0 4年高考结束 ,对文综卷普遍的反应是“简单、基础”。确实 ,从全国文综卷历史部分的命题来看 ,“平和”是其主要特点 ,与往年相比 ,试卷结构和命题模式没有什么改变 ,考查的内容也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点、热点。但如果研析近几年来文综考试的整体走向 ,可以看到高考文综卷 (历史部分 )的命题是在探索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和选拔 ,引导中学历史教育的价值回归。建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高考制度和命题模式是保证课程改革顺利进行的一个关键点。与此相适应 ,历史高考命题逐渐向素质型发展。从 2 0 0 4年高考文综卷 (历史部分 )的命题看 ,…  相似文献   

4.
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组织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应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理念,准确把握历史课程目标,以《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为依据,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省份广东、山东、宁夏、海南、江苏等省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科学预设历史备考程式,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历史复习教学策略,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文综高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5.
在实施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组织高考历史复习教学,应深刻领悟课程改革理念,准确把握历史课程目标,以<2009年浙江省考试说明历史考核目标与要求>为依据,认真研究新课程改革省份广东、山东、宁夏、海南、江苏等省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特点,科学预设历史备考程式,切实采取行之有效的历史复习教学策略,努力适应新课程改革文综高考的新要求.  相似文献   

6.
高考作为一年一度的选拔性考试,是衡量高中毕业生能否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重要指标。2008年全国文综高考历史试题较以往有很大不同,呈现出了一些新特点,值得指导高考复习的教师和下届高三学生密切关注。本文试图从试卷整体分析,选择题与主观题三个层面来概括出2008年高考文综历史试题的特点,分析考生答题的失误所在,并从中得出一些启示,以期对今后高考文综历史教学复习有一点帮助。  相似文献   

7.
一、文综考试中历史单科考试的复习对策1.要注意研究近几年的高考试卷。2003年高考试卷,很可能会借鉴和沿用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历史试题的命题思路,要注重考查历史阶段的特征和影响历史发展趋势的重大事件;注重对考生的创新思维、发散性思维能力的检测;加强历史德育功能的考查,培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9,(71):140-141
对于高中阶段的文科生来讲,"得文综者得天下"想必也是耳熟能详的一句话。确实,文综在高考文科总分中占了百分之四十的比重,是能拉开学生之间分数差的科目。并且有别于高中一二年级的政治、历史、地理三科分开考试,高考文综将三科合并在一张试卷中综合进行考查。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在文综中历史部分的内容相对较难,在一些人看来,将所学的知识从灵活运用最后再回归课本是历史科目的学习关键所在,而对于教材内容的熟练记忆就是能做到从出发到最后回归的必备条件。通过对于近年来文综试卷中历史的命题角度以及考查题目的类型进行研究可以看出,命题人在对这部分进行命题考查时往往并不是直接对某一部分知识点进行考查,而是需要在史实的基础上加以材料进行综合分析。因此,对于在高考复习阶段来说,训练这种历史性思维尤为重要,特别是在二轮复习的过程中会。因此,本文就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一轮基础上的二轮复习教学为切入点来就这个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9.
郑玉香 《山东教育》2003,(11):54-55
高考作为选拔性考试,是高中毕业生进入大学的桥梁。2002年是山东省高考第一次采用3 X模式,高考文科综合试题与往年高考试题相比呈现出一些新特点,值得指导高考复习的教师和高三学生密切关注。特别是考生在答题中表现出的学科能力方面的缺失,对我们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试图通过对2002年文综试题特点及考生答题的失误分析,谈如何在平时教学和高考复习中加强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一、历史思维能力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而且,高考也一直把思维能力的考查视为重点。文综考试说明规定,对学习能…  相似文献   

10.
在200年苏、浙、吉高考文综试卷有益探索、成功实践的基础上,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的结构、分值、内容、形式、难度、立意等方面又加大了改革力度,为全国“3+X”改革实验提供了很好的借鉴,为广大师生的高考复习也指明了方向。纵观2001年高考文综试卷,与2000年高考文综试卷比较,呈现出“稳中求变,变中求新,新中求活”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最近几年,许多省、市的政治课高考都采用了“3 文综/理综”模式。那么,在文综模式下,政治课如何更好地备考和复习呢?第一,要把握命题趋势。教师要认真研究近几年有关高考的资料以及高考文综试卷。文综试卷命题的基本特点是基础性、综合性、多样性,从现实问题切入,以能力立意为主,依据教学大纲又不拘泥于教学大纲。我们通过研究可以较准确地领悟高考精神,明确命题原则,了解高考要求,从而更好地指导学生复习备考。第二,制定复习计划,抓好各阶段的复习重点。复习时间安排大体是:3月中旬应结束第一轮复习,着重夯实基础;3月下旬至5月初为第二轮复…  相似文献   

12.
区域地理作为考试内容和载体,在近几年高考文综地理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那么在高考复习中,如何对区域地理进行有效的复习,是每个地理教师必须探讨的问题.文章就如何联系<中国地理>进行<世界地理>教学,作了几方面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2010年全国文综新课标试题第40题第3问没有设计答案的分析,得出对中学历史教学尤其是高考复习的启示:必须顺应新课程寻求个人理解的知识建构理念的要求;必须呼应新史学,强调史学既有科学性又有艺术性(文学性和诗性);必须加强新课程下的高考命题研究和课程评价研究,切实提高命题和课程评价能力。  相似文献   

14.
2010年是广东实行3+文综/理综高考方案的第一年,2010年的广东高考文综试题延续了近年的风格,保持了鲜明的广东特色,实现了高考方案改革的平稳过渡。2011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命题又有哪些新思路?如何指导2011届高三学生进行有效复习?笔者试从一位高三普通班历史教师的角度,结合教学过程中的亲身体验,谈谈目前高三学生在复习中普遍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对策与建议,更好地指导高三学生有效的复习与备考。  相似文献   

15.
新课程、新教材、新的考试模式需要全新的教育观念。历史教师只有以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学行为应对新课程改革、新教材改革,明确新的教学理念,才能寻找到符合高考模式的新方法和新视觉,才能抓好历史备考复习教学。结合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做好“文综”历史知识复习。一是把握主干知识。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就是指在纷繁复杂的历史现象中最能反映历史发展趋势和本质特征的知识。它集中反映了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过程,内容涉及人类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任务、政治制度、社会性质、经济状况、民族交往、国家关系以及科学技术…  相似文献   

16.
高考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首次在浙江、江苏、山西、吉林四省实行的综合科目考试,尤其引起大家的高度关注。今年文综高考结束后,我重新就文综考试的有关文件,对照试卷和实施的具体情况,作了仔细的分析,对我深有启发。下面我从对试卷的总体印象、试题编制的新变化及对我们教学与复习的启示,谈一些个人看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备战高考的复习阶段,你是否意识到: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至关重要。在文综试卷中,无论是史、地、政单科的综合还是三个学科之间的综合,实际上都是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运用与迁移。下面以2002年高考文综试题为例。  相似文献   

18.
2012年高考浙江文综政治试卷,结构简约,形式活泼,既保持了相对稳定,又做到了稳中有变。试题着眼学科基础,突出能力考查,注重价值引领,体现新课改理念,对今后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及2013年高考备考复习具有导向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2008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向中学历史教师释放了十分明确的讯息:传统的教学理念、从业素质和师资培养模式已经真真切切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更新教育理念、重  相似文献   

20.
从2008年高考文综全国卷Ⅰ、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来看,处于新旧交替时期的2008年历史高考,已呈现出向新高考过渡的特点。文综的历史科目命题逐渐形成了立足书本、考查能力、时事切入、不避热点的趋势,因此,深入解读2008年试卷,有利于今后的复习备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