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再过一个月,很多孩子就要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这无疑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孩子入学前,家长该如何为孩子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做好准备,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呢?这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的推进.如何更好地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全面、健全地培养孩子成为了整个社会的诉求。特别是进人21世纪以来.几乎每个家庭都是一个孩子.家庭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使每位家长都认识到了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希望尽自己所能让孩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得到很好的发展.将来能够在社会上立足。家长们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使学校教育成为了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这对我们学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父母是孩子的教师,孩子的成长受父母的影响。这是人人皆知的常理。过去的时代如此,进入新的世纪后,这个道理仍然管用。有一位作家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民族的较量,实际上是年轻母亲的较量。这位作家并用自己看到的事情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湘君 《家教指南》2006,(11):48-49
孩子发愁,家长跟着愁,甚至,家长比孩子焦虑得还厉害。这是不可取的。培养孩子的乐观情绪,家长先要把自己打捞出情绪深渊.孩子的气质与行为方式,说到底受家长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5.
再过一个月,很多孩子就要告别幼儿园,进入小学开始新的学习生活了,这无疑是孩子成长中非常关键的一步。在孩子入学前,家长该如何为孩子进入人生的新阶段做好准备,使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开端呢?这将对孩子今后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不少家庭已步入“小康”,生活变得富裕起来。于是,生活在富裕家庭的孩子便只是享受:吃任选,穿任挑。不少家长在孩子身上舍得花钱,其目的是不让孩子吃一点苦.受一点累。因此,孩子也变成了整天只知道吃好、穿好、玩好的“三好”人才。这让他们逐渐变得讨厌劳动,怕苦怕累起来。面对这一令人忧虑的变化,家长们却不以为然。  相似文献   

7.
老师说……     
杨燕 《教育现代化》2005,(11):42-42
孩子进入幼儿园,接受人生中第一次系统的学习,老师成了孩子最崇拜的人.老师的一言一行无不成为孩子模仿的对象。在孩子们的眼中.老师是无比神圣和伟大的。幼儿园里.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声音:  相似文献   

8.
情感与共鸣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这是具有教育与心理学基础的。那么如何跨越鸿沟,贴近孩子的心灵,用真情打动心灵.进入孩子的情感世界并与之产生共鸣呢?  相似文献   

9.
一、聋生入学时产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 1.难以适应新环境的焦虑心理 新同学进入学校首先面临的就是生活环境的变化。在上学前,不少聋生没有远离过家门,尤其是受家长过分溺爱的孩子.饮食起居多由父母包办,形成了较强的依赖心理。而进入学校,住宿舍、吃食堂,失去了往日家庭的宠爱和父母的悉心照料.有的同学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一时生活上不能自理;在遇到这些问题时。他们常束手无策,郁郁寡欢,表现出痛苦烦躁、紧张不安等焦虑心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一位朋友说过这么一则益智故事:夏天,大人带孩子到乡间的一条小河中去摸鱼,奇怪的是大人叫孩子“儿子”,孩子却不叫大人“爸爸”.也许是孩子管大人“爹”,亦或叫“父亲”?可能刚认领的儿子还叫不惯“爸爸”?难道孩子不会说话…‘··说来也简单:大人是孩子的妈妈.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面对一个问题,总是以一定的心理准备状态来对待和解决.这种心理准备状态或是受先前活动的影响所致,或是受已有的经验的影响所致.人总是按照比较固定的、习惯的思路来思考,这就是“定势效应”.走势效应即思维定势有时有助于问题的解决,有时却…  相似文献   

11.
乡下孩子生来就比城里孩子矮半截,女孩又比男孩矮半截。两样我全占了。幸亏我爸上过几年学.他忍受着贫穷把我送进了学校。我在好几次辍学回家的动议中读完了初中,不辜负我爸受的苦,考上了中等师范学校。毕业后在县次走出山西地界,第一次出远门,又是独身一人,心中忐忑不安。火车上的一夜我没能进入梦乡,  相似文献   

12.
嘉西 《中华家教》2012,(1):18-19
进入1月份就快放寒假了,不少家长又担心起孩子猫在家里上网的事来。孩子上网,赞成者有之,因为网络是沟通世界的桥梁,是孩子的高效学习工具之一;反对者也有之,因为网站内容驳杂,网游血腥暴力.容易让孩子沉迷,将他们引入歧途。我们应该让孩子离这让人又爱又恨的网络多远呢?本期我们请来了教育专家、畅销书作家东子,谈谈他在现实生活中是如何引导女儿合理使用网络的,同时也给广大家长朋友支支招。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孩子们学习的外界条件越来越优越,在这样的外界环境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自己的孩子越来越难管理。越来越不听话;而作为孩子受教育的学校来说,这种感受更加强烈.现在的孩子管理的难度太大.行为习惯很难约柬.往往就把这类学生定性为“问题儿童”。那么.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应该怎样看待问题儿童.这就需要我们了解问题儿童产生的原因.以便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4.
“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这是受很多家长推崇的教育理念。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很多家长也认为物质与财富的给予.能够换来孩子们的成才与成功。更要命的是,一些家长的物质给予完全脱离了精神意义.孕育出一大批社会的所谓“非主流”接班人.这些孩子的群体心理和意志品质状态令人堪忧。其中的很多人对艰苦朴素嗤之以鼻.对勤俭节约冷嘲热讽,热衷于用名牌扮酷自己,用金钱武装空虚。  相似文献   

15.
最近,受疫情影响,全国多地中小学纷纷宣布提前放假。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孩子、教师和家长都猝不及防,回想起去年的超长假期,不少家长感到压力骤增。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在假期中高效学习与成长呢?一、孩子学习方法不对头怎么办寒假来了,有的家长马上进入"假期模式",与孩子一起放松下来;有的家长给孩子安排了多种课外班,迅速让孩子进入假期学习状态……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现在被学校认为没有什么希望的孩子大约有5000万左右。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为什么受着同样教育的孩子之间差别会这么大呢?他们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了吗?这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我们应时刻清醒地认识到:素质教育的精髓是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功。我们把孩子看成没有希望了,这是教育最大的败笔。教育的本质是对生命的开拓.是培养我们的孩子能够真正的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与自制。孩子的心灵是处在舒展还是压抑的状态,将是教育能否成功的关键。孩子只有在心灵舒展的状态下,才能愉快地学习成长,达到一种“飞”的境界。  相似文献   

17.
王翔宇早产了40天,出生时体重只有4斤1两。孩子的体质一直比较差。上小班后.孩子经常感冒咳嗽。后来又得了过敏性哮喘。由于经常请病假.小班一年,王翔宇实际上只上了半年。考虑到这一点,在第二年转勤北京乐路小学附幼时,我们又让他重读了小班。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孩子在游戏、活动、学习各个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尤其是体质有了显的增强。进入中班后,基本上没再犯哮喘。  相似文献   

18.
孩子缺失了自然,不仅仅是缺失了蓝天、白云、芳草、碧水,更重要的是缺失了儿童与自然本能亲近的天性,违背了儿童健康成长的规律。这正是当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亟须改变的弊端。由上海市有关机构发布的《城市中的孩子与自然亲密度调研报告》指出,在受调查的全国20个省市的1300多名中小学生中,12.4%的孩子具有“自然缺失症”的倾...  相似文献   

19.
正今年9月要进入小学的孩子,恐怕面临的是最特殊的一次开学前准备期。但对于家庭来说,这可能也是一个契机,因为在这个特殊时期,家长正好有足够的时间和孩子在一起,帮助孩子提升这些能力。9月开学,一批孩子即将迈入小学校园,成为小学生啦!但是今年的情况非常特殊,受疫情影响,孩子们在幼小衔接上可能会出现"真空"状态——小学无法接待孩子们前来参观、了解,社会上一切关于幼小衔接的课程也被全部喊停。进行入学准备?全靠家长了!所以,从现在开始就要着手了。  相似文献   

20.
英语是中学必修课之一.但由于各方面的因素.学生们对英语并不感兴趣.甚至有放弃英语的念头。英语作为我们的第二语言.受生活习惯、中外文化差异、缺乏语言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对此并不感兴趣。还有一种原因就是,在农村学生、家长也不重视孩子学习.没有意识至Ⅱ英语知识对孩子的重要性.甚至有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从而导致很多学生甚至放弃了英语学习。笔者发现学生进入初中阶段.虽在小学接触到英语.但他们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