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著名学者戈公振在其力作《中国报学史》一书中,曾指明:“米怜创《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其内容有言论,有新闻之记载,是为我国有现代报纸之始。”戈公振的这个观点为后来的新闻史研究者们所接受和沿袭。然而,我在阅读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后,觉得这个观点似乎是难以成立的,它在论点和论据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反差。首先,从大的历史环境中考察。中国近代史的起点是以1840年的鸦片战争为发端的,这是史学界经过充分研究和严格论证后得出的结论。而《察世俗》创刊于1815年8月5日,把它列为近代化的中文报纸,显然与中国的大的历史环境产生了违悖,《察世俗》提早25年进入了中国近代史的进程。当然,我们不排  相似文献   

2.
吴翔 《传媒观察》2012,(3):36-37
正一、戈公振——开启中国新闻法制研究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不惟是中国新闻史系统研究的开始,同时也是系统研究新闻法制的开山之作。书中开宗明义指出:"报律一名词,见于光绪二十四年六月二十九日之上谕,至三十三年十二月始行颁布的《大清报律》"①;尤其是第六章《报界之现状》中第十七节《关于报纸之法律》,对于中国新闻法制进程,进行专门的总体记述和讨论。戈  相似文献   

3.
戈公振先生长期从事新闻报业工作,是我国三十年代著名的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学研究的第一个开拓者。一本30万字的新闻学论著《中国报学史》的出版,不仅决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研究中的先驱地位,而且揭开了我国新闻史研究的新的一页。《中国报学史》的重要价值首先是在于她的系统性。该书按照时间顺序把我国从古到今的新闻事业作了全面的阐述和分析。戈公振为我们所勾勒的中国新闻事业史轮廓清晰明了,这正是由于其资料浩瀚,有史有论,内涵丰富殷实。  相似文献   

4.
戈公振(1890—1935)名绍发,江苏东台人,是我国著名新闻记者、报刊主编、新闻学家,早年参加上海《时报》、《申报》工作,从校对、助编、编辑到总编辑。他著有《中国报学史》一书,是我国新闻史研究的奠基之作。戈公振逝世后,李公朴曾回忆说:“记得  相似文献   

5.
蔡斐  陈玲霖 《青年记者》2009,(24):97-98
长期以来,“新闻自戈公而有史”的.论断奠定了戈公振在中国新闻史学界上不可动摇的地位。一本洋洋洒洒的《中国报学史》成为戈公振一生中最引人注目的亮点。实际上,“戈公振是中国新闻事业史上不可多得的全才”,除了对新闻史学的研究,戈公振在新闻教育、媒介经营、新闻实务等诸多方面都颇有见地和建树。  相似文献   

6.
由东台市人民政府、江苏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电视台联合拍摄的上下集电视剧《戈公振》日前在南京开机。戈公振(1890—1935),江苏东台人,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新闻记者、中国新闻史研究的开拓者和我国早期的新闻教育工作者,曾先后任上海《时报》和《申报》的主笔。该剧以戈公振1914年进入上海新闻界至1935  相似文献   

7.
唐红波 《新闻三昧》2006,(12):54-56
戈公振是20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著名的报人,是一位集记者、学者、社会活动家于一身的爱国知识分子。他的多重“角色”均以新闻为轴心,“与新闻事业相始终”(于佑任语)。戈公振一生编辑和创办了《东台日报》、《时报》、《图画时报》、《申报》等主要报刊,曾先后在上海的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复旦大学等高等学校新闻系任教。他的译著《新闻学撮要》和《新闻学》、《中国报学史》等专著是中国最早的新闻学著作。特别是《中国报学史》被公认为中国新闻史研究方面的奠基之作。他还于1927年和1932年前后两次出国考察,总结出《世界报业考察记》、…  相似文献   

8.
由东台市人民政府、江苏电视艺术家协会、江苏电视台联合摄制的电视剧《戈公振》。是第10部江苏爱国名人系列电视剧,也是第一部为我国新闻记者立传的电视剧 戈公振(1890—1935),江苏东台人,我国近代著名爱国记者、新闻史学家和新闻教育家。电视剧《戈公振》以文献体记实手法,凝炼而真实地再现了戈公振20余年的报业生涯,展示了他下新闻事业相  相似文献   

9.
戈公振先生是我国著名新闻学家,对新闻摄影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曾多次出国考察,寄回大量新闻图片.本文以《良友》为中心,系统考察了第22期至111期相关图像,论述了《良友》对戈公振国外行踪的图片报道,分国际联盟情况、苏俄情况、艺术情况三部分阐述戈先生从国外寄给《良友》的图片,并在此基础上解析了戈公振国外新闻图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新闻学刊物的发端我国最早有关新闻学研究的刊物是《新闻周刊》,由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创办。该会成立于1918年10月14日,至1920年12月停止活动;在此期间,训练了两批学生,共约70人,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的新闻学研究团体。他们所创办的《新闻周刊》也是我国有关新闻学研究的第一个刊物。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评价说:“国立北京大学……设立新闻学研究会,是为报业教育之发端”;“曾发行《新闻周刊》,对于一周之  相似文献   

11.
戈公振是我国新闻事业史上卓有建树的记者和新闻学者.他先后在旧中国有名的大报——《时报》和《申报》工作将近二十年,同时潜心进行新闻学和报刊史的研究,撰写有《中国报学史》、《新闻学撮要》等著作.一九二七年初至一九二八年底,他用自己的积蓄,游历了欧美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考察并研究了这些国家的新闻事业.回国以后怀着爱国热枕,为改进我国的新闻事业奔走呼号.本篇介绍他回国以后不久,在上海复旦大学、大夏大学的演讲.这个演讲稿原载  相似文献   

12.
近代中国的许多第一是由传教士完成的,报刊业即为其一,名报学史家戈公振云:“我国现代报纸之产生,均出自外人之手”,实非虚言。传教士即是其中重镇,所办中报刊名有《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东西洋考每月统计传》、《中西闻见录》等,尤以《万围公报》为,外中有Chinese Repository(中国丛报)知名。传教士所办报刊对于输入近代新闻理念,推动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3.
我国最早的新闻学杂志,当推1927年1月在北京创刊的《新闻学刊》。它由黄天鹏主编,北京新闻学会出版。该会由北京平民大学和北京大学新闻学研究会出身的记者所组成,他们在1927年1月成立学会之时,出版《新闻学刊》。该刊“以研究新闻学术、提倡新闻事业为宗旨”,从性质上看,确为纯真的新闻学杂志,所以黄天鹏在《中国新闻事业》一书中断定它“为我国有新闻学专门杂志之始”。这本杂志的撰稿人,如徐宝璜、邵飘萍、戈公振、黄天鹏、胡政之等等,多为当时享有盛誉的新闻学著名学者  相似文献   

14.
蔡斐 《青年记者》2007,(20):91-91
戈公振在新闻学教育方面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他不仅先后被国民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大夏大学等沪上名校争相聘为教授,主讲《访事学》和《中国报学史》,就连时任北大校长的胡适先生也亲自来函,意欲邀请他前往北京大学讲学。在大学讲课的同时,戈公振还亲自发起成立上海报学社,从事新闻学术探讨,组织短期新闻培训班等活动,使之成为旧中国时期上海地区存在时间最长、影响较大的新闻学术团体。另外,他还先后两次出国考  相似文献   

15.
戈公振(1890~1935年)是中国近现代的著名新闻学家。他1913年到上海有正书局工作,次年入著名的《时报》馆任编辑,前后工作十五年,历职至总编辑。1929年又参加《申报》工作,任总管理主任等职。其间,他还先后任国民大学、南方大学、大夏大学、复旦大学新闻系教授。戈公振先生是中国近代新闻学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他也是新闻所有权保护的倡导者之一。清末,中国政府也颁布了著作权法(律)。但还不完善。尤其是《大清著作权律》规定:“各种报纸记载政治及时事上之论说新闻”,都不能获得著作权。可见,清末的著作权法对新闻作品是不给予著作权保护的…  相似文献   

16.
广告是经济和文化的结合体,它在推销产品的同时也传播着文化。这种文化带着明显的时代文化的痕迹。早在1927年,戈公振在《中国报学史》中就说过:“广告为商业发展之史乘,亦即文化进步之记录”。无疑,广告在追求商业目的的同时,还蕴藏着某种文化观念和文化价  相似文献   

17.
(一)关于我国最早的画报的不同记载关于我国最早的画报的记载,在报学史上一直是众说纷纭。一种说法是《点石斋画报》。较早的是1927年戈公振所著的《中国报学史》中说:“石印既行,始有绘画时事者,如《点石斋画报》、《飞影阁画报》、《书画谱报》等是”。1931年萨空了在所著《五十年来中国画报之三个时期》中说:“中国之画报始祖,说者皆谓上海《点石斋画报》、  相似文献   

18.
蒋忠波 《编辑之友》2010,(3):101-104
戈公振,江苏东台人,我国著名的爱国报人、新闻学者和新闻教育学者。戈公振先生参与报纸编辑工作的时间最早可以追溯到1912年,当时他参加了《东台日报》的编辑工作,担任图画编辑。  相似文献   

19.
本剧将向观众介绍的是:我国二、三十年代杰出的爱国新闻记者、新闻教育家、新闻史学家——戈公振先生。(一) 关于主题意蕴的把握《戈公振》是“江苏爱国名人电视系列剧”新近推出的又一重要人物,亦是《朱自清》的姐妹篇,拍出新意,并非易事。戈公振的一生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强烈的爱  相似文献   

20.
今年11月27日,是我国新闻学和新闻事业史研究的开拓者戈公振诞辰一百周年。最近,我有幸到江苏省东台市访问了他的故居和故居内的戈公振纪念馆。戈公振故居座落在东台市城区的兰香巷11号。在纪念馆的第一展室,首先映入我们眼帘的是“我是中国人”几个大字,使人对这位爱国进步的新闻界前辈,立即产生无比崇敬之情。戈公振1990年出生在东台城内一个“世代书香”的人家。他的侄儿著名翻译家戈宝权同志说,戈公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