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华夏星火》2008,(10):48-4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充分发挥科技和人才优势,顺应多元化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要求,率先在全国创建了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活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校长李华认为,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新时期农业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创举,  相似文献   

2.
在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民办实事的工作中,市科技局首批无偿为全市26个乡镇配备“电脑农业专家系统”,使各乡镇切实地尝到了科技带来的实惠。市中区朝阳镇运用“农业专家系统”指导农业生产和调整产业结构尝到了甜头。  相似文献   

3.
将智能化信息技术与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紧密结合,为农副产品打通“绿色通道”。这一被农民称为“电脑农业专家”的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系统最近在内江市中区朝阳镇开通。  相似文献   

4.
农村劳动力知识结构、年龄结构的严重失衡,造成了农村“空心”的境地。传统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已经不能适应“空心化”后的农村形势,必须在实现服务对象转变、发展多元化主体、促进城乡服务市场一体化等方面实现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5.
科情 《内江科技》2001,(5):10-11
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是指应用于种植业、养殖业及加工业生产和管理等领域,具有辅助或替代农业领域专家解决实际问题的计算机系统。适用于农业科技人员和生产管理人员,用于指导农业生产决策及农业科技推广。  相似文献   

6.
柳艳秋  朱方长 《科教文汇》2012,(30):133-134
农业科技园区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具有产业集聚性带动的外部规模效应、强大的科研支撑能力、科研与市场的紧密对接等明显优势.在农业推广服务中形成的模式主要包括农业技术经营模式、农业专业合作社模式、农业展会模式、农民培训模式、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模式。  相似文献   

7.
中国政府援建的津巴布韦-中国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建设目前已接近尾声。津巴布韦官员和当地农业专家都对该示范中心寄予厚望。认为在它的帮助下,津巴布韦有望很快重新成为“南部非洲粮仓”。  相似文献   

8.
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刍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分析,指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在理念、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思想观念落后,科研、推广、教育割裂现象明显,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等。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策略、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应该具备的基本功能和特点,以及建立服务型农业推广体系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9.
《华夏星火》2008,(5):57-57
近年来,安徽省滁州市在农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中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农业新科技为支撑,以各类"农业专家大院"为阵地,加快普及农业新技术,实行产学研对接,100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走下基层向广大农民传授新技术,为农民掌握新技术和实现增产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农业科技推广长效机制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农业科技推广现状的分析,提出了建立我国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思路以及建立健全服务型农业推广体系长效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农业科技推广效果评价对发展农业科技推广事业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以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双百对接”工作为例,研究构建了农业科技推广效果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并找出影响服务效果的具体因素和关键因素,以期掌握农业科研院所科技推广的水平以及未来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2.
资中县银山镇是我市应用“电脑农业专家系统”最早的镇。99年12月,该镇被省科技厅确定为“电脑农业专家系统”在我市的唯一示范镇。在省、市、县三级科技管理部门的支持、指导下,通过两年多的示范,取得了显著成绩。为开展好此项工  相似文献   

13.
农业科技推广不力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率,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因此,大力推广农业科技成果,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势在必行,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本文针对农业科技推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的对策与措施。 1 农业科技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1)主要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科技推广。在计划经济时期,农业科技推广主要是依靠行政手段,60年代进行“高杆改矮杆”的良种更换,推广矮脚南特、珍珠矮、红410等优良品种;70年代推广杂交水稻“南优、汕优、威优、四优”四大组合;80年代推广旱季杂交水稻威优77、桂32等优良品种都是以政府干预,依靠行政手段进行推广的。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落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过去延袭下来依靠行政手段进行科技推广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必须建立一套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科技推广体系。   2)农业科技推广项目缺乏必要的论证。农业科技推广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发挥区域优势,实行规模经营,也就是从实际出发走“特色+规模+档次”的路子,实行“开发、加工、流通”三结合。要根据区域的当地条件,如气候、土壤、地域等条件进行技术引进、成果推广。有些地方科技新技术、新成果引进推广,缺乏科学调查研究和论证,盲目引进、盲目推广,造成不少经济损失,如1998年不少地方引进热带植物台湾木瓜进行种植,没有考虑到当地的气候因素,盲目引进推广,结果一场霜冻使种植农户遭到严重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4.
资中县是国家科技部863计划和四川省科技厅重大招标项目“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县”之一,该县继2000年在银山镇开通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后,经过近一年时间精心筹备,利用全县的光纤电视网络,今年7月4日在全县开通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 为了有效地利用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为指导资中县的大农业服务,该县采用自办节目的方式,扩展了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的内涵,节目定名《农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农村出现了女性化趋势,这意味着农村妇女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服务对象。男女两性农民在推广过程中的参与程度、生产决策、技术选择、获得信息的途径等方面有明显的性别差异,诱发着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变革。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根据服务对象变化,而在推广计划和培训方案、推广项目的选择、推广目标等方面进行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16.
构建成熟高效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政府参与是必不可少的。我国农业科技推广模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势头强劲。县级政府组织在我国行政管理体制中,处于基础地位,直接进行着管理和引导农业生产。县级政府组织应该成为农业科技推广的主要力量,更有效地综合各方力量,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文章结合调研材料,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实现县级政府组织在农业科技推广中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运用DEA-HR-LCV三步法模型,测度与分析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系统内部融合程度及其制约因素。研究结论显示:(1)农业科技研发团队与农户技术效率的提升受制于其规模效率,专业协会组织作为新型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组织,其技术效率显著高于传统农业科技推广部门;(2)专业协会组织的融入显著提升了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创新能力,整体处于“协调且一般有效”状态,但尚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而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极弱融合”是主要制约因素;(3)农业科技系统内部子系统间尚未实现深度融合,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尤其是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间的“极弱融合”,其原因主要表现为科研及研发不足、农业科技推广与社会化服务不足与农业科技采纳与应用不足。据此,作者提出了加快新型经营主体的培育与完善、深化农业科技体制改革、加强农业技术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以及构建与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系统的协同机制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难点在农民、关键在科技、突破在科技体制创新。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是适应我国新阶段农业发展特点,为解决“三农”问题而进行的探索和创新,是大学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投资3000多万元的“寿光国际农业科技培训中心”近日在山东寿光市动工兴建。该中心发起人之一的寿光市三元朱村党支部书记王乐义说:“原来我们习惯把有手艺的农民叫做技术员,今后我们将培养自己的农业专家,从这里走出去的都将是‘国际农业专家’。”  相似文献   

20.
为丰富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影响的经验证据,探索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有效途径,将中国2012年启动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计划”视为一次准自然实验,选取江苏、湖南、安徽和浙江四省188个县2010-2019年相关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显著正向影响;(2)促使政府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和提高土地生产率是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产生正向影响的重要原因;(3)教育部直属高校发起的大学比省属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更加显著的正向影响,在农业发展基础适中的地区开展大学农业科技推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更为明显,校企资源结合型高校比校地资源结合型高校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正向影响更显著。研究发现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完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运行机制以及推动地方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扩大大学农业科技推广覆盖面、创造适宜高校开展农技推广服务的外部条件、全面加强高校服务地方农业发展的能力以及强化校地校企深度融合等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