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可以说,旧哲学的出发点是实体或本体,行两极性、中心论之思维;新哲学的立足点是关系或价值,讲相关性、共生论之思维。为此,21世纪面对人与世界的关系之离合与抑扬,作整体的、历史的与理性的反思。尤其对马克思的“为我而存在”的主体性原则再阐释更具历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进而看出:人与世界关系是对象性和“为我性”的统一;实践是历史哲学的“普照之光”,是编织人与世界关系之网的纲目;马克思的实践观同时贯注着共生的思想。本文拟以人与世界关系之维为视角,阐述人与世界和谐发展的新出路:人与世界的共生。  相似文献   

2.
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从“经验课程”到“体验课程”:课程哲学观的变迁1.一般哲学观与课程哲学观的内在一致性一般哲学观是时代的一般价值取向、“时代精神之精华”的一般表征;课程价值观则是一般价值取向在教育课程领域的具体化、由教育课程所表征的“时代精神之精华”。二者之间是一般与具体的关系,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反观历史,“浪漫自然主义课程哲学观”对应于启蒙哲学;“经验自然主义课程哲学观”对应于实用主义哲学;“人本主义课程哲学观”对应于现象学、存在哲学、法兰克福学派等当代人本主义哲学。课程哲学观是时代精神的有机构成,教育学…  相似文献   

3.
借助创新生态系统的理论模型,构建适应“四新”建设需要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其涵盖了系统的主体和构成要素、位置与边界、结构与关联、活动与功能等基本要素。从系统构成的不同要素入手,分别对创新创业教育的多维目标体系建设“、跨界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贯穿全程的课程体系结构设置和数智技术赋能的一体化教学平台建设等进行深入剖析,进而引入我国传统哲学智慧“道法术器势”的理论框架及其辩证关系,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实践路径: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根本任务之“道”,强化多维融合的生态体系之“法”,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之“术”,实现实践平台一体化融合之“器”,营造推动创新创业教育顺势而为、乘势而上的生态系统之“势”。  相似文献   

4.
近30年来,中国教学改革逐步形成自己的关键词:一是“主动探究”,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教学实践包括“自学辅导教学”,“八字教学法”.“异步教学法”.“尝试教学法”,“尝试指导、效果回授”,“自主学习”,“主动学习”,“探究学习”等:二是“情感意志”,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教学实践包括“美感教育思潮”,“科玄论战”,“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是“生活实践”.与之相关的词语和教学实践包括“生活教育思潮”、“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活动课程”、“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等。  相似文献   

5.
“中”、“和”的字形字义主要源于古老的礼乐传统,是华夏民族生存智慧与人文理性的凝练与展现,并构成了礼乐的价值内核。“中”强调的是经权相济的经验智慧,为礼乐实践的根本依据;“和”追求的是天人合一的和谐理想,乃礼乐生活的价值旨归。礼乐之“中和”精神的形成有着本体论和方法论两个层面的意义,不仅体现出了华夏民族对于真、善、美的理解与推崇,更是构成了中国传统礼乐文化的核心精神,乃其得以绵延发展的原动力。  相似文献   

6.
“A而B之”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框架式结构,在句中可作谓语,定语,状语等,还可构成独立语或小句。“而”、“之”的法不同,反映出“A而B之”的语义关系复杂多样。“A而B之”表达独特,用法灵活,语用价值颇大,是现代汉语中一种颇为实用的语言结构形式。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其全新的理论视野和深邃的理性向度,极大地开辟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这一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践主体和哲学理性精神在治国理政领域的再度理论升华与全方位彰显,凸显了三种重要的理性向度:一是以“开放包容、文明互鉴”为旨趣的交往理性向度;二是“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性向度;三是以“改革、实干与创新”为旨趣的实践理性向度。以上三重理性向度各有侧重、各显其用,共同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逻辑严谨、观点鲜明、内在贯通、结构缜密之理性运思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8.
老子德论是关于人生价值和价值实现途径的学说。老子“道德合一”的本体观体用形态,既逻辑地展现了老子哲学的德论主题,又首次点明了“德”即得“道”之德性的内涵和实质,并内在地构成德论之“道——德性——德行”的逻辑结构。“自然”的理念则是贯穿老子德论的基本原则。这一逻辑结构内在地体现了老子德论之本体论、价值论、修养论等基本内容,以及德论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9.
“气”和“道”是中国古代哲学重要范畴。从“气”和“道”的角度论述写作活动是古代写作理论的主要特征,“气”说,“道”论构成了古代写作理论的主要理论生发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陶行知哲学认识论问题,历来存在着唯心与唯物的争论。本文以陶行知的教育实践活动为依据,追溯陶行知思想发展的轨迹,提出陶行知的哲学认识论有其独自的发展逻辑,应分为四个阶段加以概括:1、“知是行之始”;2、“行是知之始”;3、“行知行”;4、“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文章最后提出,从总体上了解和掌握陶行知哲学认识论的四个发展阶段,是正确把握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基于胡塞尔“生活世界”理论,伽达默尔重新接续并创新发展了西方实践哲学传统,形成了实践哲学的最新理论形态——“解释学的实践哲学”.正是在以实践理性反思为特征的实践哲学下,人们有了关于哲学的更全面理解,也有了对“生活世界”之实践智慧沦丧的更深刻的把握.惟有回到实践哲学上来,才能对人类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有正确的理解,人类文明之困局才有破解的希望.  相似文献   

12.
儿童哲学与童年哲学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家”哲学,它们在人之成-人与人生的层面回答了人何以为“家”、如何在“家”与如何成“家”的生存论问题。儿童与童年的“家”哲学意涵,不仅说明它们在本源与存在的深度上乃是人之成-人及其所构成人生的栖居地,还显现出“儿童是诗人”“儿童是哲学家”“儿童是艺术家”等观点背后所蕴含的成“家”之意。  相似文献   

13.
“知”“行”是多学科的核心范畴。我国认识论史上“知”范畴概括了天与人、心与物、先知与学知、可知与不知、格物与致知等关系问题,涉及“知”范畴的逻辑基础、方法论基础和发生学基础。“知”对于促进人的发展的教育活动而言,具有历史、文化和社会意义。“行”范畴概括了人的感性活动、主体性活动和目的性活动的实践本质,它概括了人对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的活动本质、价值取向、人的行为的伦理品质,以及人的社会行为的实践特质。对促进人的发展而言,“行”是人获得真知和观念的感性基础,是人结成与客观世界的社会关系的根本途径,是人能动地参与客观世界并改造客观世界的目的性活动。“知”“行”范畴的对立关系主要反映在难易、先后、轻重之辨等方面,其统一关系或合一关系体现在知与行互为基础、互为目的和过程,以及育人功能的价值关联性和价值一致性等方面。“知行合一”本质上是知行相须、知行相资、知行一体。面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育人方式改革必须遵循知行合一规律,发挥知与行的育人功能,实施全面发展教育,促进教劳结合、身心和谐;维护学生与客观世界的实践关系,增强教育的实践感;优化学习形态,促进感性学习与理性学习的进阶,实现知识观念化、知识...  相似文献   

14.
<正> 艺术是人类按照美的规律创造世界,同时也按照美的规律创造自身的实践活动。艺术创造的目的,主要是实现它的审美价值。它要满足的是人们心灵的渴求和精神上的需要,它要唤醒的是人们超越美学贫困的自创力。艺术与科学、哲学、文学等学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也有互相渗透的影响,但也有最本质的不同,其中差别较大的就是艺术讲究“言外之意”、“弦外之音”。这尤其表现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诗歌等艺术形式中,而最具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意象就是“空白”。  相似文献   

15.
考察21世纪英语国家的教育哲学研究可以从组织视角着手.英语国家主要的五个教育哲学组织包括国际教育哲学家网、美国教育哲学学会、英国教育哲学学会、澳大利亚教育哲学学会以及加拿大教育哲学学会.这五个教育哲学组织虽然近十年来在组织结构与宗旨上并无太大变动,但是在研究主题、内容与方法上却呈现出新趋势.教育哲学的学科身份引发了学界持久的争论.其中,以“赫斯特—卡尔”之辩为缘起,形成了理论哲学路向、实践哲学路向和“温和二元路向”这三种路向.总体而言,英语国家教育哲学研究凸显了关注教育实践、强调跨学科研究与价值理念多元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6.
李静玲 《文教资料》2020,(5):225-227
英语教育具有独特的价值,现今大学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价值日益突出,人文价值和教育性价值日渐迷失。本文在教育哲学视域审视这一问题,通过“立教育哲学之基,转教学理念;借教育哲学之力,改教学实践”为大学英语教学价值的重构探寻路径。  相似文献   

17.
传统“化”之观念的本土心理学探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化”是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化”与“人”几乎一开始就是密不可分的;“德化”与“自化”是人之化的作用机制,“化”体现了中国儒家积极的人生观;中国传统“化”之观念,不仅具有重要的哲学价值,更有重要的本土心理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意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转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内部相对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一种新的理论倾向和动向,其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实践唯物主义的理解和诠释。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实践唯物主义”转向构成了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一个新阶段,具有新质性,即这一转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维度的注目、发掘和弘扬,有其深厚的人文根基。人文作为实践唯物主义转向之根,具体地表现在:理论表达的人文化,思想支撑的人文蕴涵以及原发动力的人文性。  相似文献   

19.
词缀“的”有所有格性和形容词性之分,前者来源于唐代“底”字,后者来源于上古“之”字,“的”与其前成分构成“所有格短语”和“形容词短语”,“的”字是插入到“的”字短语里的,“的”与其前成分组成的语法单位使独立“的”字结构成为可能;现代汉语人称代词所有格意义的非“的”字短语用法源自古代;独立“的”字结构是名词化结果,不同于数量词短语的独立使用。  相似文献   

20.
伦理感、道德感与“实践道德精神”的培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道德精神有“理论道德精神”与“实践道德精神”两个结构和两种形态。前者是道德教育的意识和思维,即“知”的结构;后者是意志和冲动,即“行”的结构。在广义上,作为“行为一般”的意志有客观意志(狭义的意志)和主观意志(情感)之分。中华民族精神及其传统以“理性 情感”为精神结构,以情感为“实践道德精神”的精神哲学基础。据此,伦理感与道德感就是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及其发展传统的道德教育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伦理感”以“单一物”与“普遍物”的统一感、实体感、精神感为基本规定,道德感以得道感、敬重情感、义务感为基本规定。现代道德教育哲学应当由对“理论道德精神”的偏执,转向对“实践道德精神”的深切关注,实现道德教育的精神哲学范式的转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