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文学家宋濂的一篇劝学名篇。该文既是一篇赠序,又是一篇优美的说理散文。作为说理散文,文章具有寓理于事的说理美、处处对比的手法美和朴实生动的语言美等艺术特色,是宋濂散文中的佳作,也是学习写作的范本。  相似文献   

2.
论宋濂的诗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对明初宋濂诗学思想的系统研究.文章认为作为浙东文派的代表人物与明初的朝廷重臣,重视宗经原道与政治教化是宋濂的一贯主张,并形成了其发乎情止乎礼义的诗歌创作观念.但他也强调诗歌技巧格律的训练、诗人个体情感的抒发与诗歌审美特征的追求,显示出他诗学思想的复杂丰富内涵.同时文章还探讨了形成其诗学观念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宋濂的思想以理学为体,注重经世致用,可以代表明初帝王推行的国家意识形态,对明代文学理论发展具有导向作用。宋濂的文学理论主要由文学本体论、文学创作论和文学批评论三部分组成。宋濂认为文之本源是道,文之本质在于明道,明道之途径在于宗经,文之功能在于实用。其创作论首重养气,要求师古但从心出,以五美言诗。雅正中和是宋濂的文学批评标准。文章通过——宋濂身份的变化与其文学理论的关系,洪武朝的政治思想环境与宋濂思想的关系,洪武朝的文章风貌与宋濂文学理论思想的关系——三个维度论述宋濂的文学理论思想与明洪武朝政治文化语境之关系。  相似文献   

4.
宋濂与“台阁体”的关系是明前期文论研究的重要命题,历来争议颇多。根据宋濂的“台阁文”观念、“台阁文”创作以及台阁体作家对宋濂文学的接受,并结合“台阁体”的不同发展阶段,重新审视此论题,可以推断,宋濂不是“台阁体”作家。受政治身份影响;以“三杨”为代表的“台阁体”前期作家并不推崇宋濂,因而他对“台阁体”的产生只起了间接引导作用。天顺以降,台阁体中、后期作家一致推崇宋濂文章,他对“台阁体”的发展演变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5.
曾焕鹏的专著《中国当代散文论》和《当代散文再论》在散文批评实践和散文理论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体现在富有个人创见的散文理论观,注重散文理论建设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以及对散文创作·领域新人的扶植和支持,对散文薄弱研究领域和福建散文创作的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宋濂对于方国珍碑铭撰写中所采用的叙述策略及其原因的探讨,揭示了其中所体现的文章观念。文章认为,宋濂为了迎合朝廷需要,对于方国珍的生平采取了许多美化的手段,他不仅隐藏了自我的真实情感,同时还隐藏了传主的许多生平史实,最终写出的是未能反映历史人物真实面貌的遵命文章,从而体现了他在明初的实用主义的文章观。  相似文献   

7.
戴良的诗学观点散见于其序、跋、记或书信中,涉及到诗之本体、功能、发展及创作路径等方面,粗成体系,可成一家。他既对元代诗文进行了总结、评价,又与宋濂、刘基等一起扮演了明初文坛开拓者的角色,在批评史上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8.
刘熙载的散文理论由三个部分组成:一是“特质论”,探讨散文的内实;二是“创作论”,这是其文论的重点,论述散文的写作;三是“品评论”,阐明散文的批评。刘氏“文论”为中国散文理论体系的当代建构提供了借镜。尤其是其中主“情”尚“意”、讲“法”论“辞”、追求“雄而逸”之美等凸出汉语散文特征的论述,更是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赠予其老乡浙江东阳青年学子马君则的一篇文章,文中宋濂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其少时的读书之苦,也暗含了对官学中诸生读书不用意的批评。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散文创作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回故世纪之交散文创作的特点和脉络对研究新世纪散文创作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从新散文关注的主要内容:一般人日常生活和普通人的情感情绪;新散文关注的主题:个体情趣和主体精神;新散文关注的创作方向:对人生的哲学思考及文化探索三个方面探讨了世纪末散文创作的历史趋势。  相似文献   

11.
<正> 桐城派文论的集大成者姚鼐提出的阳刚阴柔说是中国古代散文风格学和审美理论的一个重要命题。它不仅是对桐城派前辈方苞、刘大櫆文论的扩充和发展,而且也是对整个中国古代文论的一个重要理论贡献。探讨这一命题的历史渊源和基本涵义,评价和认识它的理论价值和借鉴作用,对于批判地继承古代文论遗产,提高阅读和欣赏古代散文的水平,为繁荣今天的散文创作服务,无疑是很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后世散文创作曾产生过较为明显的影响,故对其散文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在介绍刘禹锡的散文创作概况和成就后,从刘禹锡所提文、道的涵义及其诗论与文论之比较等方面对刘禹锡的文道观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刘禹锡散文当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13.
刘禹锡是中唐古文运动的积极参与者,对后世散文创作曾产生过较为明显的影响,故对其散文思想进行研究很有必要。该文在介绍刘禹锡的散文创作概况和成就后,从刘禹锡所提文、道的涵义及其诗论与文论之比较等方面对刘禹锡的文道观进行了分析,对进一步研究刘禹锡散文当不无助益。  相似文献   

14.
散文的意象。过去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文章考察了我国传统文论和西方文学中的意象演变。将散文意象分为精致或繁复的意象、象征性意象、叠合式意象、潜沉或扩张式意象四种类型,并提出了散文创作中营构意象应遵循的几个审美原则。  相似文献   

15.
穆修是宋初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其文必载道和学尚古文的文论思想深刻影响着其散文创作,使其在散文创作上内容充实,情感真切,具有多样的叙事风格和气势恢宏、笔力雄健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6.
刘秀峰 《中国教师》2012,(16):60-61
<正>《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诗文三大家"之一的宋濂赠予其老乡浙江东阳县青年马君则的一篇文章,文中宋濂以自述的口吻讲述了其少时的读书之苦,另一方面也暗含了对官学中诸生读书不用意的批评。文章一方面褒奖马生虽处太学  相似文献   

17.
《送东阳马生序》是明初著名文学家宋濂写给他的同乡后辈太学生马君则的一篇赠序。明洪武十一年(1378),宋濂写老还乡的第二年,应诏从家乡(义乌)到应天(今江苏南京)去朝见朱元璋,正在太学读书的同乡晚辈马君则前来拜访,宋濂写为他写了这篇赠序。  相似文献   

18.
余光中是台湾当代文坛的著名的多栖作家,他以其独特的散文创作理念指导着他的散文创作,对台湾文坛乃至整个华语世界的散文创作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本文主要试图从其散文创作理念出发,探讨余光中独特的散文理论、对台湾散文的创新以及其散文创作的文化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9.
宋濂在元末坛已声誉鹊起,入明后,却黯然失色。朱元璋实行钳制思想、摧残人的政策,使士们一个个如惊弓之乌。宋濂没有才尽,但明初的思想化政策、学术氛围以及他自己的庙堂心态,限制了他的学才能的充分发挥。  相似文献   

20.
宋濂从元末以文名扬天下,自与朱元璋相知相遇后,便以帝师身份辅佐朱元璋夺取天下,治理国家,教育皇子。然而,宋濂与朱元璋在议孔与政治上的分歧,使得二者愈离愈远。终于,朱元璋借胡惟庸案之机,促成了宋濂的悲剧晚年。宋、朱之矛盾,实则也是明初专制皇权下君臣关系日趋冰冷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