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文莉 《天津教育》2020,(1):187-188
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积极发言,通过学生的发言,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然后采取下一步的教学策略,针对学生出现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上课的时候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积极发言,给学生创造一个发言的良好的机会。学生要大胆地发言,表达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在发言的过程中要克服胆怯心理,针对问题要逻辑思维清晰,先说什么再说什么,自己心中必须明了,不能含糊其词。学生的发言要有新意,能够引起其他同学讨论的兴趣。让学生在课堂上喜欢发言,有针对性地发言,课堂才能活起来,才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农村高中的学生在课堂中发言的积极性远远不如城市的学生,为此政治教师可采取多种途径改善这一现状。如采用师徒制,让发言积极分子带动不积极分子活跃起来;消除不积极发言学生的畏惧感与羞怯感;帮助不想发言的学生树立荣誉感,有意安排他们充当组内发言人。  相似文献   

3.
雷茜 《教育》2011,(7):5-5
在某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评价一节学习“杜郎口”模式的课:对于学生有明显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发言,教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与纠正,只一味地强调学生开口发言,忽略了基础知识,课堂上学生只足抢着发言,  相似文献   

4.
邝金山 《教育》2011,(19):5
在某次教研活动中,一位教师这样评价一节学习"杜郞口"模式的课:对于学生有明显不到位甚至是错误的发言,教师没有很好地加以引导与纠正,只一味地强调学生开口发言,忽略了基础知识,课堂上学生只是抢着发言,以增加"积分"……课堂的形式就是让学生在课堂中玩一场游戏。但大多学生都说很喜欢,原因就是一个:好玩!  相似文献   

5.
李友军 《江苏教育》2022,(25):71-72
<正>绝大多数学生在发言时,便开始关注教师对自身发言过程的反应和期待教师对自身发言的反馈,这是一种评价期待。课堂理答是对评价期待的反馈,这既是一种教学行为,也是一种评价行为,对学生表达力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1.积极理答,让学生敢于表达。首先,在课堂中,学生被他人尊重的需要常常表现为学生表达时被倾听的需要。在学生发言过程中,无论学生表达的质量如何,教师都应扮演好学生的忠实听众,这不仅有助于教师把握学生理解的偏差点和观点的创新处,  相似文献   

6.
维护学生的话语权现实生活中,学生没有发言,并不代表他们不想发言:没有发言,并不代表他们没有地方发言。我们有时忽视了受教育者的权益,使学生有话无处说,而网聊,就维护了学生的个人话语权,拓展了教育的时空。下面是我QQ的一组留言:  相似文献   

7.
一、善待学生发言。让学生敢于表现课堂上经常出现这样一些现象。①学生回答不完整时,教师说:“他说的不完整,谁来帮帮他呢?”(潜台词:这个学生的发言不行。这样会挫伤学生思考和发言的积极性。)②“不对,请坐。”(潜台词:说不对就不要发言。下次学生还愿意举手发言吗?不管对不对,学生能发言,说明他已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相似文献   

8.
正课堂发言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堂发言表述自己的思考,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进行评价,给他们必要的鼓励和启发,促进学生更好更主动地进行学习。在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点策略来使课堂发言评价更加"有效"。一、重赏识激发兴趣班杜拉指出,当学生确信自己有能力进行某一活动时,他就会产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并会去实施那一活动。相反,缺乏自我效能感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在一次听课中我看到这样一件事:一位学生连续两次回答(都说错了),得到的都是教师责备的眼神,至此后面的教学中这位学生没有再举手。这使我想起:课堂上,一部分些学生很少发言,是否与我们不够注意对他们出错的评价有关系?如果有关系,那么在课堂上学生出错时,教师怎么评价才比较恰当?调查:你很少发言是因为……如果注意细心观察,我们会发现低年级课堂上学生发言很踊跃,而中高年级特别是高年级课堂上发言的学生总是那几个“尖子”。这是为什么?随着年级的上升,学龄的增长,一些同学渐渐变得不爱发言,这又是为什么?这是否与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有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一、对本班学生发言情况的调查分析我接手六年级的一个班,发现班里学生在课堂上普遍不爱发言,课堂气氛比较沉闷。于是,我设计了一份问卷,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都是想发言的,只是觉得发言比较难,有各种顾虑。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影响着学生课堂发言的积极性呢?1.畏惧、依赖心理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来说,回答老师的提问是"苦差事"。他们往往缺乏自信,发言时磨磨蹭蹭,希望  相似文献   

11.
正一、让学生主动发言培养学生举手发言的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每节课都要有发言,然后积分,回答一次得一分。每天每周都有。每天发言好的学生,发言次数最多的,分出前三名,根据发言的内容,适当地减轻他们的作业。虽然有的学生积极举手没有答对,但是通过举手也能在站起来的那一会儿努力地想答案,这就是一个进步。所以,不要让学生害怕举手,要让他们知道,举手是一件值得夸奖的举动,这样才会调动学生们主动举手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我的一位同行朋友写了一篇章:《影响学生上课发言的原因及对策》,认真读过之后,觉得有两个问题。首先,题目是“影响学生发言的……”,中讲的却仅限于学生回答教师提问是否积极。发言是一个大概念,回答提问只是发言之一种。仅仅分析回答提问这一种发言,不足以回应题目中提出的发言问题。  相似文献   

13.
在日常的课堂中,我们经常能够看到这样的情景: 情景一:只听教师,不管同伴。教师的权威性使得学生能给予关注,而同学发言时,则不屑一顾。情景二:争抢发言,不知所云。大部分小学生都有极强的表现欲,一名学生在发言,自己感觉有话可说,便情不自禁  相似文献   

14.
在教学实际中,我们发现在学生中举行课外阅读成果交流会是一种较好的方式。在会上,学生自主发言,可以介绍自己近期读书的内容,或是谈谈自己阅读的感想、体会,也可以针对其他同学的发言提出问题,共同探讨。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时机,变换角色,以与学生平等的身份加入交流,在交流中,以建议或论题的形式迂回、巧妙地提出自己的要求。这种方式对引导学生课外阅读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一、能够激发和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在动机交流是自愿、平等的,这符合学生自我决定的心理需要。会上,学生可以自行决定是否发言,发言内容也是自己课外阅读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佐藤学的《静悄悄的革命》一书中,有这么一段文字: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远比发言更加重要。然而,大多数教师却仍然以学生的"发言"为中心来了解他们的想法,而并不认真地对待"倾听"。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偏离了主题,  相似文献   

16.
语文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学生从小就接触、学习。但在教学中口语教学是教师面临的一大难题。学生在课下能滔滔不绝地讲很多,但是课堂上发言却不积极,或者只有几个人发言,其他学生埋头看书,课堂气氛沉闷。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简单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学生要实现主动发展,参与是基本的保证条件。然而,专家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记者日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某学校听课时发现,一个班40多个学生中有14个学生没有机会发言,而个别学生却发言8次。小组讨论时,有的学生抢着发言,有的学生却一言不发,甚至脸上连一点笑容都没有;有时一个学生发言,其他学生不认真倾听,而是各说各的。实际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实质性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  相似文献   

18.
学生发言是课堂组织的重要环节,教师据以自评课堂质量。但是发言需要时间,相对于大量发言主体而言,课堂上时间资源的稀缺性会导致学生为争取发言机会而出现激烈竞争,课堂上的学生因而会出现多种样态,学生也会因为竞争发言机会而在博弈过程中存在严重的内卷问题。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状态将学生进行归类分级,针对学生所处的分区对症施策,通过“口头发言+书面表述”相结合的方式拓宽发言通道,激励学生在课堂上进行高质量的表达和贡献智慧。教师在课堂上起主导作用,需要通过创新性的课堂组织方式为学生创造发言空间,通过讲课留白等方式为学生创造发言悬念,扩大发言主体规模,形成“守望相助+相互制约”的互利共赢的课堂。  相似文献   

19.
课堂发言是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重要途径。学生通过课堂发言表述自己的思考,反映自己的学习成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进行评价,给他们必要的鼓励和启发,促进学生更好更主动地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20.
邵琪 《教学与管理》2012,(14):17-18
一、课堂发言自我效能感的概念及功能"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由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0世纪70年代末提出,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1]学生课堂发言自我效能感是指学生对自己能否在课堂上成功发言的主观判断。众所周知,学生课堂的发言表现是学生学习情况与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