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洋务运动是中国迈向近代化的开始,中国近代化的民族报业就出现在这一时期。中国民族报业的近代化是中国走向近代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近代民族报业的产生是洋务运动时期中国社会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近代民族报业的出现不仅推动了洋务运动的开展,而且对后来的中国社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2.
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的工业近代化、军事近代化和文化教育近代化,与此同时,洋务运动也推动了中国的交通近代化和通信近代化,对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产生  相似文献   

3.
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开端,而晚清法律近代化则是作为中国社会近代化一部分的中国法律近代化的起点,两者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洋务运动为晚清法律近代化提供了物质基础、人才支持,而且洋务派是晚清法律近代化的倡导者和支持者,其指导思想"中体西用"思想也是清末法制变革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4.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巨大的影响,是在清政府的推动下进行的一次社会改革,发生于十九世纪六十到九十年代.洋务运动涉及的改革内容广泛,包括了经济、军事、教育文化等.在近代史上,洋务运动的开展对社会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当时引起了世界关注.但是,洋务运动最终还是失败了,没能从根本上挽救中国.洋务运动开辟了中国近代化答大门,这一场历时三十多年的改革给中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洋务运动中的洋务派积极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兴办学校等事业,为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晚清两次改革对中国近代化产生双重影响。一方面,两次改革都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即洋务运动启动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清末改革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两次改革因其历史局限性而又延缓了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6.
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然而,洋务运动没能推进中国近代化继续前进,最后以中日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而宣告破产。本文将从当时中国文化环境的主、客观两个方面,论证中国传统文化因素是如何影响洋务运动并最终导致洋务运动夭折的。  相似文献   

7.
<正> 洋务运动是世界近代化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顺应了世界潮流;洋务运动期间进行的各项改革也都是围绕近代化而展开的。因此我认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列宁说过:“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我们在评价洋务运动时,也应把它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去考察。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决非偶然,是和当时世界近代化运动的蓬勃发展密切相关的。其时,欧美各国都在进行近代化运动。所谓近代化,在欧美各国就是资产阶级通  相似文献   

8.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因此,它大力发展了中国的军事、经济、教育事业,促进中国近代化的发展,使中国的近代化向纵深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对李鸿章和洋务运动的评价,史学界争议较大。以前较长时间(特别是"文革"时期),对李鸿章以及洋务运动评价是基本否定。洋务运动为中国社会催生了前所未有的近代企业,对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起了促进作用,因而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进步运动;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第一人。  相似文献   

10.
近代化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过程,本文认为,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使中国的近代化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化有着不同的特点。十九世纪六十——九十年代进行的洋务运动,使中国的军事、经济、政治、文化教育等方面开始走上近代化的道路。因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11.
浅谈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尹春芬近代化是中国近代面临的一个重大历史课题,是中国人多年流血奋斗的目标。一般来说,近代化的标志是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上的民主化。它是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社会生活等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中国近代化是伴随着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展开...  相似文献   

12.
在洋务运动中,译书成为洋务派的主要事业之一。但是中国境内的传教士是译书的主力。传教士的译书一方面满足洋务学堂的需要,一方面向社会发行,广泛传播了西学,促进了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促进了洋务教育对民智启蒙作用,为洋务教育的深入开展奠定了社会基础,间接地加速了科举制度的解体。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上承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某些思想,下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骤变时期,其所创设的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60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上承鸦片战争时期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某些思想,下启资产阶级维新运动,是中国近代思想骤变时期,其所创设的近代工业促进中国社会经济的变化,也是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进行的 ,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 ,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对中国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变革进行的,它受到社会经济、政治的深刻影响。在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进程中,洋务运动、维新运动、辛亥革命和新化运动不同程度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对中国家庭婚姻关系的变革起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冶高平 《考试周刊》2013,(42):19-20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社会颇有争议的政治人物之一。他一方面推行洋务运动,图谋富强,促进了中国近代化事业的起步,备受当时国内的关注,名噪一时。另一方面,他效忠清王朝,代表清政府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一贯坚持妥协政策,对外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大肆出卖国家主权,民族利益,而成为中国近代的一大卖国贼。  相似文献   

18.
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兴起与中国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中国的职业教育肇始于洋务运动的兴起,发轫于培养翻译人才的外语学堂,伴随着近代中国制造业的起步,为培养专门人才的各级各类职业教育学堂应运而生.近代中国职业教育的创办是中国社会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型的产物,而又对中国社会转型给予巨大的促进和推动,加速了中国经济、国防、思想文化和教育近代化的进程,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袁辉 《新高考》2010,(2):35-36
日本的近代化开始于明治维新。中国的近代化发端于洋务运动。中国与日本山水相依,在历史上也有着源远流长的联系,两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状况及其所处国际环境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都是在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中国的洋务运动和日本的明治维新,  相似文献   

20.
李鸿章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第一实践者,他在洋务运动中的一系列活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本文仅就他在创办近代军事工业、改革军事制度、加强海防建设等方面的努力略作述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