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过马路本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普遍的一种现象,但你听说过"中国式过马路"吗?近来,"中国式过马路"这一话题引发了全社会的热议,随即又涌现许多形形色色的"中国式××"。先来说说"中国式过马路"吧。"中国式过马路"——原系网民对行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调侃。"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与红绿灯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2013,(17):58
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走了,不理会红绿灯的"中国式过马路",从去年开始就成为舆论热议的话题。而如何管理,是令各城市头疼的问题。3月1日,浙江省实施新规,行人只要被交警现场查获有闯红灯和过马路不走斑马线的行为,就会被处罚5至20元。为此,当地政府投入了大量警力。此次对"中国式过马路"的处罚,范围之大、处罚之  相似文献   

3.
“中国式过马路”的解决之道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 为了有效治理“中国式过马路”这一陋习,各地纷纷开始出台惩罚措施.在北京,“带头”闯红灯的行人将面临罚款.  相似文献   

4.
陆可爱 《教学随笔》2013,(Z2):38-47
<正>【论题聚焦】"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出现这种现象是大家受法不责众的"从众"心理影响,从而不顾及交通安全。"中国式过马路"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发网友对交通、国  相似文献   

5.
近来,"凑够一拨人就走,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持续"发酵",已从备受关注的社会现象演变成社会管理的难题。在"集体闯红灯"的"队伍"中,那些充满稚气的中小学生或三五成群直闯过去;或和父母一起有说有笑,轻松而过。他们无视于"红灯停,  相似文献   

6.
<正>据相关部门统计,在汽车保有量达到1.04亿辆的中国,每年有6.2万人死于车祸,而在这些交通事故中,又有53%致人死亡的交通事故是由行人和非机动车过马路闯红灯引起的,这已经成为交通安全的主要杀手之4一4。到底怎样才能平息交通事故这场灾难呢?最近,深圳交警推出了一款"中国式过马路"神器——智能行人过街系统。该设备体积小、功能多、价值高,由视频采集分析存储上传系统、控制器、显示屏、闸机和前  相似文献   

7.
"中国式过马路"的微博称,"在中国,凑够一拨人就可以过马路,和红绿灯无关。"其实,红绿灯时间设置不合理,也折射出行人与机动车辆路权分配不合理的问题。No.1实地调查与亲身体验《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要求,行人步行穿过一般人行带,应按照步行速度4千米/小时,即1.1米/秒进行配时。经过长期的实地考查,我发现,临沂市兰山区丁字路口支路方向"红肥绿瘦"过路难的状况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行人穿过主干路,绿灯时间太短,不  相似文献   

8.
<正>尼达是德国柏林市交通部门的负责人。近年来,柏林市区因行人乱闯红灯而导致交通事故频发,死亡人数逐年递增。尽管交通部门加大了闯红灯危害的宣传和处罚力度,但闯红灯的行人依然有增无减,这令尼达头痛不已。怎样才能让行人不闯红灯呢?一天,尼达走上街头进行实地调研。在一个繁华的十字路口,很多行人都站在马路边  相似文献   

9.
连日来,“凑足一撮人就走”的“中国式过马路”现象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热议。现实生活中,随意横穿马路、践踏草坪,公共场所大声喧哗、乱扔垃圾……许多人一边对这些陋习义愤填膺,一边依然在自觉不自觉中继续“随大流”。继“中国式过马路”之后,又有网友循着“中国式过马路”的思路,将翻越马路护栏称为“中国式跨栏”。将逆行造成的堵车称为“中国式堵车”,将随地吐痰称为“中国式吐痰”.  相似文献   

10.
于丽华 《中国德育》2013,(24):73-74
“中国式过马路”,是网友对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现象的一种调侃,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  相似文献   

11.
《学习之友》2014,(10):8-9
2012年年底,人们发明了“中国式过马路”,所谓“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管它红灯或绿灯”,一时议论纷纷。后各地交管部门宣布将严格执法,对闯红灯的路人将予以罚款,事情从舆论发展到了实际行动。 强硬措施一出台,立即激起争论。很多人从素质角度表示支持。反对的理由也很多:有人说地道、天桥太少,政府应修建更多地道和天桥;有人说红灯时间超过了行人的忍耐限度,且马路太宽绿灯时间太短,政府应更科学地设置信号灯时间;还有人说中国的汽车更不守规矩,政府要治理“中国式过马路”,必先治理“中国式驾驶”……这些辩护全都成立,但忽略的是:交规的本质便是用“不方便”换取“安全”,再人性化的规则也必然会带来个体的不方便,如果没有对规则的敬畏,任何微小的原因都会成为人们打破规则的借口。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0月11日,网友“这个绝对有意思”在微博发消息称:“中国式过马路,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微博同时还配了一张行人过马路的照片,虽然从照片上看不到交通信号灯,但有好几位行人并没有走在斑马线上,而是走在旁边的机动车变道路标上,其中有推着婴儿车的老人,也有电动车、卖水果的三轮车。这条微博引起了不少网友的共鸣,一天内被近10万网友转发。网友纷纷跟帖“太具象了”、“同感”、“在济南就是这样”,还有网友惭愧地表示,自己也是“闯灯大军”中的一员。  相似文献   

13.
别闯红灯啦     
虽然现在是文明社会,可还是有很多不讲公德的人。最近,电视新闻里总在说:现在闯红灯的车辆越来越多,害得行人都没法过马路了。我不以为然,心想:闯个红灯也要上新闻,这也太小题大做了吧?这天,我出门去超市。来到马路边时,我看到好多老爷爷老奶奶在等红灯。我好奇地走过去问道:“爷爷奶奶,你们是在搞活动吗?”一个老爷爷愣了一下,说:“什么?  相似文献   

14.
[题目] 宽阔的马路,矗立的天桥,匆忙的人流,成为现代化城市的一道风景线.有的人在亨受现代物质文明的同时,精神世界却显得苍白、荒芜.他们闯红灯,跨隔离栏,不走天桥,横穿马路……请写一篇关于行人过天桥的微调查报告,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相似文献   

15.
人行横道的一端,我同许多行人一样,等待着绿灯的亮起。可是,就在红灯闪烁、绿灯将亮未亮之时,身边总有一些人“蠢蠢欲动”,从他们前倾的身姿就可以看出,他们要闯红灯了。当第一个人冲到斑马线上时,等候的大多数人也毫不犹豫地跟着一起走了过去,一大群人就这样顶着红灯,浩浩荡荡,雄纠纠、气昂昂地穿越马路,而正常行驶的车辆不得不停下来,给行人让道。  相似文献   

16.
所谓“中国式过马路”,是指国人不看红绿灯、凑够一撮人就走的集体闯红灯现象。本文结合新课标相关内容要求,剖析它的危害及形成原因,并渗透生命安全意识、法制规则意识和公共精神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17.
《父母必读》2013,(4):34-34
认识斑马线,会看红绿灯,能让宝宝更安全地成长!现代社会,车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拥挤,让宝宝从小就知道一些马路上的安全常识非常重要!认一认,马路上的交通标志红绿灯指挥汽车和行人的提示灯地下通道到马路对面去,可以走地下通道斑马线这是行人过马路的地方  相似文献   

18.
正8月7日上午,北京大学东南门被挤得水泄不通,酷暑抵挡不住修学游的脚步。一名10岁左右的男孩两次被挤哭,另一名十二三岁的男孩被挤得呕吐不止。"中国式修学游"放大了其背后应试教育体制下的痛感。(《燕赵都市报》2013年8月11日)  相似文献   

19.
卷卷猫 《成长》2006,(10):49-51
微微被侮辱时,我就在她身边,也只有我在她身边。 那时是晚上11点多,我们刚从省艺校回来。从省艺校门口出来,有条小马路,没走多远,右边是家濒临倒闭的钢铁公司,再往前走一公里,有个类似地下隧道的行人过道,这条行人过道尽头有左右两条十几米高的台阶,爬完台阶,就是大马路,我们学校的侧门就在马路对面。  相似文献   

20.
我,叫“人行横道”,是保护行人过马路的卫士。行人只要从我身上走过,就非常安全,因为车辆到我跟前都减速慢行。但是,目前有许多车辆到我这里不减速,从我身上飞驰而过,仿佛这个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我的存在;有些行人为了走近道,也不从我这里走,好像我是没有用的废物。这些车辆和行人怎么就不想想不遵守交通规则的后果呢?我几次相劝,他们就是不听,终于,悲剧发生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