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校蒙古学研究院宝音德力根、乌云毕力格、齐木德道尔吉三位教授主编的蒙古史研究丛书《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第一辑已于 2 0 0 0年 9月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 2 0 0 0年 2月 ,教育部正式批准了由宝音德力根教授主持 ,乌云毕力格教授、齐木德道尔吉教授参加的《高等院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专项资金项目—— 15— 17世纪蒙古史研究》。《明清档案与蒙古史研究》丛书是该专项资金项目系列成果之一 ,预计共出版 6辑。这一套丛书的出版将通过刊登一些以档案文书为主要根据的国内外蒙古史研究论文 ,介绍和翻译部分珍贵文书档案 ,以唤起中国蒙…  相似文献   

2.
1980年8月5日至8日,由著名的明清史专家、南开大学副校长郑天挺教授发起和主持的“明清史国际学术讨论会”,在天津召开。来自国内和日本、美国、澳大利亚、瑞士、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德意志联邦共和国、香港等七个国家和地区的一百二十多名明清史专家和学者,参加了大会。这是我国建国以来举行的第一次大规模的国际性社会科学讨论会。与会者欢聚一堂,热烈讨论,既交流了学术,又加深了友谊。提交大会的论文共有92篇,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明清时期的政治、经济、阶级关系、民众运动、宗教、民族、人物评价以及明清史研究状况等问  相似文献   

3.
亳州旧志中收录了许多关于当地教育的碑刻文献,其中部分文字详细记载了明清时期亳州城内官学建筑的创始、修葺、改建等情况,通过这些碑刻文字,可以清晰地了解到,明清时期亳州城内官学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规制也较为完备,形成了由学宫、文庙、书院等组成的庞大官学建筑群,这对深入探讨当地教育和城市变迁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日本东北大学教授、著名明清史研究者、宫城县日中友协理事长,仙台市日中友协付会长寺田隆信先生于四月十八日由津来汴参观访问.为了开展学术交流,特邀请寺田先生来我校讲学.寺田先生在我校期间与历史系宋史研究室,明清史教研室、中国古代史教研室的教师以及部分研究生举行了三次座谈会,给大家介绍了日本的大学历史课教学情况和日本历史学界研究中国古代史的情况,特别着重谈了日本研究宋史和明清史的现状和争论的主要同题:寺田先生还给历史系师生作了有关郑和和山西商人两次学术报告;参观了历史系文物陈列室,资料室和学校图书馆的线装书库,参观了开封市博物馆、巩县的宋陵和康百万庄园;游览了开封的名胜古迹并看了黄河.寺田先生的报告受到历史系师生的欢迎.在讲学期间,我校党委负责同志曾多次看望寺田先生.  相似文献   

5.
在教育活动史研究视野下移、史料来源拓宽的背景下,《红楼梦》成为研究明清教育身体史的重要符号之一。儒家道德对女性教育的矛盾要求,改朝易代带来的极度管控,都将明清时期的女性身体教育推向异化的扭曲状态。在传统礼教标榜塑造"道德的身体"的基础上,明清女性身体教育逐渐由"以礼修身"演变为身体的尊卑教育,进而发展到"以礼为法"。《红楼梦》以比官修典籍更接近世俗真实的笔触反映了明清女性的身体意识,揭露了明清女性教育的奴役原则对身体的"暴政",启蒙我们重回女性身体解放的根本,即找回自我身体的"元话语"。  相似文献   

6.
李光涛先生是我国著名的明清史专家、明清档案研究专家,一生勤奋不懈。1929年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在明清史研究中作出了卓越贡献,著述甚丰,是一位在国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学者。  相似文献   

7.
赵世瑜,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乡土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北京文化发展研究院历史文化研究所所长。研究方向为明清社会史、民间文化史。  相似文献   

8.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勘误拾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收录了明清两代51624名进士,是明清科举史研究的重要工具书,但其亦有不少讹误。试以现存《登科录》和其他科举文献、地方志为依据,指出并纠正书中的8处错误。  相似文献   

9.
主持人语:随着艺术史研究的不断深入,当代书法史、美术史研究的视野愈来愈开阔,取得的成果也愈益显著。以明清书法(含篆刻)史为例,仅江南地区的苏州和无锡最近几年中承办的重大学术活动就达三次,即2007年8月在张家港举办的“明清书法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11月在昆山举办的“明清篆刻史国际学术研讨会”、2012年12月在无锡召开的“明清江南刻帖研讨会”。较之以往,研究者们从更宏阔的社会史的角度探讨艺术史问题,因而上述会议标志着明清书法(含篆刻)史研究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10.
江苏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杨绪敏教授所著《敏学斋史学探研录》2012年8月由黄山书社出版。该书按照作者在不同时期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分为"第一编史学史和史学理论探研篇"、"第二编古籍辨伪探研篇"和"第三编明清学术思想探研篇"三部分,从作者在江苏师范大学任教以来先后发表的学术论文中筛选了近50篇,约70万字。其中不少篇目曾在《史学史研究》、《史学月刊》、《史学集  相似文献   

11.
明清是荀学研究的两个重要时期。《明史》《清史稿》是记载明清历史发展的大宗史料。《清史稿》出现荀子的次数比《明史》多14次,并且与荀子有关的内容在两史中的分布和关切也各不同。荀学对明清官方的影响处于边缘地位,明清时代对《荀子》的重视、荀子性恶论的评价、荀子传经的关注亦各不同。明清荀学经历了由抑荀到扬荀的发展演变,与两代的政治、学术变迁有着紧密的联系。考察两史成书的背景,清代实学发展与荀学复兴基本没有影响《明史》对待荀子的态度,但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清史稿》对荀子的态度。十九世纪末以来的西学传入对《清史稿》记载和评价荀子的影响有限。  相似文献   

12.
南炳文先生的论文集《明清史蠡测》,已由天津教育出版社1996年7月出版.全书44万字,是南先生自60年代以来研究明清史的力作.史料翔实,纠正前人的论证,是该书第一个特点.翔实的史料是研究历史的基础,史料如果不确切,必然误导结论.例如,《绥寇纪略》、《平寇志》、《明通鉴》等,均记载王左桂、王子顺为两个人.但经过作者深入分析研究,在《明末农民战争中的王左桂、王子顺实为一人》一文中.提出“王左桂、  相似文献   

13.
通过上表可以看出来,中国古代史在高考历史试题中所占的比重大约是三分之一弱,在分布上有两个比较突出的部分:从领域上看,政治史题目的比例比较大;从时段上看,明清史的比例比较大。此外,农业史的比重也比较大,这里体现的是对热点问题的考查。上表中体现出来的试题分布的比例特点一方面反映出来中国古代史中  相似文献   

14.
吴仁安同志的《明清时期上海地区的著姓望族》一书已由上海人民出版社于1997年9月出版。该书的作者经过七八年的努力完成的这部50多万字的力作,对明清史,特别是上海地区明清社会经济史作出了可贵的贡献。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的变迁,尤其是名门望族的变迁是社会变迁的一种投影,映照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斑澜特色。中国史学历来就有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氏族资料研究湖南移民史主要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20世纪30年代由谭其骧撰写的《湖南人由来考》,为利用氏族资料研究湖南移民史树立了典范;二是90年代曹树基的《湖南人由来新考》及张国雄《明清时期的两湖移民》对湖南氏族资料的利用更加广泛,结论也更趋于精确。虽然如此,湖南移民史研究对氏族资料的利用还有很大的空间。  相似文献   

16.
20余年来断代史与专史积累的微观研究成果,亟需全局性的整合,用以更新和发展有关中国历史的通感。有了这种“总体史”作依托,明清史的认识眼光就有可能立足于比较高远的基础,避免高低不同的无谓反复。从有关“反欧洲中心主义”中国观、认识明清历史视角的变化以及明清经济的发展与不发展等方面,提出若干研讨性的疑难问题,以期深化对明清历史再认识的讨论。  相似文献   

17.
美国汉学家浦安迪借鉴西方叙事学理论,重新梳理了以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为高潮的中国叙事文学传统,并将之概括为“神话——史文——明清奇书文体”。华夏神话非时间性、空间化的叙事原型与史传文学以人物为纲的复合结构,对明清长篇小说的叙事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以事件为中心的西方叙事观念截然不同,明清长篇章回体小说以人物为焦点,事件的叙述极为简约、松散,并未形成完整单一的叙事框架。  相似文献   

18.
由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王先霈、周伟民教授合著的《明清小说理论批评史》(中山大学黄海章教授作序),最近已由花城出版社出版。我国明清时期,是小说创作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时期。尽管研究它的单篇论文时有见诸报刊,《中国文学批评史》亦有所涉及,但既零碎、简略,又不系统,很少脉络可寻。此书的出版则填补了这一空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为评述原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著名明清史专家李洵先生关于明史的研究方法与学术贡献的纪念文章.李洵(1922-1995),字仲符,辽宁省北镇县人.早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就读,受教于冯承钧、瞿兑之、谢国桢、刘盼遂、容庚、陈垣等知名学者.1948年到东北大学(后改为东北师范大学)任教,直至去世.主要著述有《明清史》、《明史食货志校注》、《下学集》、《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阶段性及其特征》、《孙嘉淦与雍乾政治》等.  相似文献   

20.
夏峰 《上海教育》2006,(9A):60-60
《清史纪事本末》一书从酝酿起笔到完稿整整历经3年时间,承担此项目的是以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南炳文、白新良教授为首的10位明清史专家。该书近日由上海大学出版社隆重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