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牧区经济工作是乌兰夫牧区工作中的重要方面,社会主义发展新时期乌兰夫领导内蒙古各民族人民建设和发展内蒙古牧区经济工作。乌兰夫牧区经济工作思想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得到创造性的发展的。乌兰夫的牧区经济建设思想是非常全面系统、精辟的。探究了乌兰夫同志的牧区经济工作思想及其对内蒙古新牧区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乌兰夫在内蒙古牧区进行民主改革运动时期提出的"牧场公有,放牧自由""三不两利"政策为其他少数民族地区民主改革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今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繁荣及完善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仍有重要启示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领导和开展牧区工作,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善于总结经验教训,制定正确方针政策,是乌兰夫成功领导牧区工作的重要经验和思想精髓,这些经验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及今后牧区工作中有重要启示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
乌兰夫领导牧区工作的宏观思路是:充分认识和掌握牧区客观实际是在牧区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牧区一切工作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建设的核心是发展畜牧业;牧区要“以牧为主”的同时,发展其它行业,各行各业要相互支援;围绕经济建设,必须同时开展各项社会事业的建设;加强民族团结,为牧区发展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牧区建设要靠自力更生,同时需要国家和其他地区的大力支援和帮助.  相似文献   

5.
乌兰夫关于党领导内蒙古民族实现区域自治思想主要包括:为什么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充当内蒙古民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是怎样领导内蒙古民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如何保障中国共产党对内蒙古民族实现民族区域自治的领导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乌兰夫的民族思想是它所处时代的产物。蒙古族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压迫的斗争史以及国际、国内无产阶级民族运动的理论和实践是乌兰夫民族思想得以形成的客观条件;强烈的追求民族解放和发展的民族民主主义理想和抱负、勤奋好学、求知若渴的精神以及面向现实、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是乌兰夫民族思想形成的主观条件。  相似文献   

7.
藏传佛教在内蒙古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对蒙古民族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影响。乌兰夫全面、正确并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宗教政策,在主持内蒙古社会改革中,采取慎重、稳妥、宽容的办法解决了喇嘛和庙产问题。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改革藏传佛教以适应社会、民族繁荣发展的思想并付诸实施,使这个过去被统治阶级利用来统治蒙古民族的精神工具、消极力量,变成与社会、民族的繁荣发展相适应的积极的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8.
乌兰夫建设民族军队的思想是毛泽东军事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毛泽东军事思想在民族地区的运用与发展。乌兰夫结合内蒙古的实际情况,把建军和治军有机地结合起来。即把改造旧军队的治军过程与建立正规化、现代化革命军队的建军过程有机地结合起采;明确了“从旧到新,从旧变新”的方针实质和改造整编的方针形式。用军方面,强调骑兵部队内部以厦与兄弟部队的蒙汉团结,组织内蒙古人民自卫军进行剿匪。取得重大胜利;解放战争中的内蒙古骑兵发扬了蒙古族骑兵出奇制胜的特点。出色地完成了党和人民交给的各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10.
本文回顾了乌兰夫对创建内蒙古自治区高等教育体系所做出的突出贡献,认为重视发展民族地区教育事业、注重培养民族地区各种人才是乌兰夫的一贯主张。论述了乌兰夫关于发展民族地区高等教育事业的一系列可贵的思想,指出这些思想对今天民族地区高等院校的建设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公共服务对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既是普通居民生存发展的重要条件,更是其生存发展的重要内容。研究牧区公共服务供给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而且又选取我国牧区典型代表内蒙古地区为例,将对内蒙古和我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和谐发展有着广泛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从可持续发展对牧区公共服务的内在要求来看,牧区公共服务供给必须要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理应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构成,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效率需要不断提高,公平需要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12.
人口因素是牧区发展的新支撑要素,牧区有可以开发利用的丰富的人力资源,新牧区建设应该重视解决人口发展问题。内蒙古牧区人口问题是多元、复杂的,牧区人口质量较低,其消极影响日益显著,牧民家庭致贫过程复杂化,人口结构不合理阻碍牧区人地关系协调,牧区人口流动缺乏积极的、多样化的政策支持。牧区人口发展应实施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主、控制人口增长为辅的质、量兼顾发展战略,以促进人口非农化为主、人口适度迁移为辅的人地关系调整战略,人口脱困与生态可持续发展并重兼顾、相互促进的可持续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3.
秦、汉农业移民的进入使内蒙古草原的人口形势开始发生变化,而从清末和民国时期起内蒙古人口数量才有了较大幅度的持续增长。建国后内蒙古牧区人口变动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7年到1957年,人口增长主要以人口的自然增长为主;1958年到1986年主要以特殊历史时期、特殊原因导致的人口的机械变动为主;1987年至今,根据为数不多的统计数据得出结论,牧区人口增长以人口的自然变动为主。以各种名目进入牧区的大量流动人口,由于其较长时期的居住及不同于牧区的文化、思维方式、生活、生产方式,给牧区带来了极大的冲击。  相似文献   

14.
社会化养老服务作为一种老年福利制度,是国家为了满足老年人的经济支持、起居照料和日常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文化、社会参与等特殊的生活需求,保障并提高老年人生活水平而采取的养老政策措施和提供的养老设施服务。本文解析了当前牧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个人层面、政府层面、社会层面的三个维度探讨如何创新牧区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处祖国北疆民族地区,为了对自治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工作有个较全面的了解,尤其是分析当前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2001年下半年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农村(牧区)蒙语授课中(小)学校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了对边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开展、推进、导向、决策等方面有所参考的一些思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区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仍处于试点阶段,问题尚存。影响其发展完善的关键在于非正式制度约束、正式制度约束、筹资困境等瓶颈问题。农牧民基本养老保险金的获取是农牧民自己具有劳动力阶段自身创造价值的补偿,非"负担"。其实现程度深受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应正确宣传和引导农牧民参保意识和养老意识,破除农牧民养老负担思想,夯实物质基础,规范相关制度,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促进我区农村牧区基本养老保险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城乡结构转型过程中的城市化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乡结构转型是城乡结构从一种型式向另一种型式转换的运动过程,这种转换主要是通过城市化过程实现的。内蒙古自治区的城市化进程有着不同于东部地区的特点,因此,内蒙古的城乡结构转型主要应通过加快城市化进程来实现,把重点放在提高和扩大现有中心城市和培育发展新的经济中心上,逐步建立以大城市为中心,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为基础、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城市体系。  相似文献   

18.
扶贫开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苯课题组通过对内蒙古固阳县近年来扶贫开发工作的深入调查和研究,指出当前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中存在条件恶劣、多头领导、社会参与不足等困境.扶贫工作难度越来越大。本课题组依据调研成果,结合西部欠发达地区实际,提出解决西部欠发达地区扶贫开发工作中存在问题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牧区教育是阿坝州民族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阿坝州牧区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对如何推进阿坝州牧区“普九”进程、改革双语教育模式、加强师资培训等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为推进牧区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