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体育行为疗法干预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体育行为疗法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干预,发现体育行为疗法对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信心、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有显著的效果,而且能够得到巩固。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体育教育干预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通过研究海南省大学生的运动量、体育锻炼感觉、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干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的运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程度与心理健康水平呈低度的正相关;体育锻炼感觉与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线性关系。此研究提示,通过体育教育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上海市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上海青少年儿童参与民间体育活动表现为总体性“冷”与个别项目“热”的两种态势;民间体育活动对青少年儿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学生、教师及家长对民间体育活动应走进学校有较一致的看法。从我国民间体育发展的历程、现状及其与学校体育的关系等方面,追溯民间体育活动在青少年儿童中开展不力的社会根源,据此提出发展我国民间体育活动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如何去更好的帮助空巢老人去克服心理健康现状问题,通过体育干预来提高空巢老人的幸福指数,促进空巢老人身心健康,使空巢老人愉快地安享余生.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空巢老人心理健康及体育干预的研究进行综述分析.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组织化的青少年儿童体育活动的作用、存在问题等进行分析,从儿童、教练、家长等三方面探析组织化体育活动的内涵,进一步改革和完善组织化的青少年体育活动,最终使组织化的体育活动成为青少年儿童最近发展区的支架,从而推动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干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基础上,阐述高校体育对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出改革对策,从而推动高校体育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7.
试论体育游戏与青少年儿童个性发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杜典英 《体育科学》2002,22(6):107-108
1 个性的概念及青少年儿童个性的基本特征 1.1 个性的概念 <普通心理学>中对个性是这样定义的:个性,即指具有个人意识倾向和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的总和;<心理学概论>指出个性是个体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点的表现;西方心理学常常又把个性说成"人格"(Personality),Personality是拉丁语中"角色"的意思,认为人格是人们在人生舞台上扮演的不同角色的反映,它决定一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可见,个性是个体的意识倾向性和心理特点的统一体,是倾向性与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反映,是个体适应环境的独特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的表现.通常,个性包括人的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实验法、测量法、访谈法等方法,以长沙师范学院为例,运用体育干预实验,探讨了体育干预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期为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实际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地方农业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体育教学干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直接影响着社会相关职业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而且关系到我国农业的发展水平。通过对仲恺农业工程学院200名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中存在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为14,8%;可能存在某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为50.9%;暂时没有心理健康问题的为34.3%。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创建特色课程、改变教学模式、角色互换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体育教学干预。  相似文献   

10.
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继明 《湖北体育科技》2002,21(4):440-441,443
对一所大学两个校区的校园体育文化建设及心理健康水平进行调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校园体育文化的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讨了心理健康水平与校园体育文化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对整体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1.
运用课上有氧运动+课外有氧运动+课外理论干预+医疗监督的方法,对肥胖大学生进行综合体育教学干预,结果显示:综合体育教学干预对减少肥胖学生体重、体脂,促进身体成分的合理化;降低血压;增强肺活量和心肺功能水平,增进心理健康水平和自信心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新课标的教学理念为指导进行教改实验,使教学模式得以更新、教学方式发生变化,并且确立了新的水平领域目标,改变了评价方式,从而使教学内容的设计更加适用。结果显示,课改教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能够极大的调动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与动机。  相似文献   

13.
武海潭  黄沙海 《体育科研》2017,(2):87-91,98
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以学校为基础的青少年儿童体力活动干预研究进行综述。结果发现:(1)青少年儿童时期是身体健康发育的关键时期,以学校为基础的干预策略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2)国内外的干预策略都比较注重干预的系统化,但发起单位不同。(3)国外注重的是学生参与的自主性,注重手段的多样化,关注学生长期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改善;国内则更加关注的是学生体力活动的内容,强调学生身体活动的时间保证,运动负荷的保障,突出干预的针对性,干预后的效果也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号称“百慕大三角”、“特殊儿童之王”的自闭症是一种由大脑、神经以及基因的病变所引起的综合症,集人际关系隔离、语言困难及行为障碍等于一身。对有关自闭症干预文献进行了系统的整理与分析,发现存在很多不足,试图通过实验对体育干预的效果进行检验。实验研究的设计:采用单因素组间多基线设计,将筛选好的8名被试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自变量:体育干预(体育游戏主要指动作模仿、感觉统合训练、按摩、远足旅行与一定量专项练习等);因变量:幼儿自闭症发展程度。结果表明,体育干预可以作为现行自闭症幼儿早期干预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5.
区域民俗文化与体育旅游开发——以湘西自治州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州岁时节日、民间舞蹈、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间文学等民俗文化进行概述,并就民俗文化对体育旅游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从提升湘西州体育旅游知名度、挖掘湘西州体育旅游文化内涵、打造具有湘西州特色的体育旅游线路、建立以湘西州民间体育为主的民俗文化园、培养具有湘西州民俗文化素质的体育旅游人才等方面提出建议,为湘西州体育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马加香 《体育科技》2013,(6):77-79,83
主要采用测量统计和实验法对宿迁学院甲、乙两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体育干预的心理疗法个案研究.实验前运用成熟稳定的全国通用的心理状况自评量表(SCL-90)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问卷测试,身体条件能够支持完成体育干预-心理疗法的实验,并根据被试的身心状况、运动能力、兴趣爱好、生活习惯等个体特点合理选择各种运动项目和运动方式,灵活安排各个运动时间并结合适宜的日常心理疗法对其心理健康问题进行15周的试探性干预实验.实验证明,合理运动负荷体育干预和日常心理疗法的结合互动能够很好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进一步丰富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法和干预措施,有效促进大学体育教学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体育干预对边缘化大学生的影响,以4名不同程度边缘化大学男生为个案,以体育游戏和拓展训练为主要干预内容,运用实验、观察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其进行为期3个阶段共计12周的体育干预。结果表明:被试在体育干预结束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其SCL-90量表总分及部分因子得分均有一定程度下降,阳性项目数明显减少;干预结束后,被试的集体荣誉感有所提升,且边缘化程度部分下降;体育干预对改善边缘化大学生的情绪状态、沟通方式和问题行为均有明显效果。但研究发现,体育干预并未使被试的心理健康完全恢复正常水平且对躯体化症状影响不大,另外,中、重度边缘化被试的边缘化程度也未降至下一等级,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排舞教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多维度的影响。方法:对太原科技大学1000名大学生进行SCL-90调查,抽取其中102名学生采用排舞教学形式对大学生进行排舞教学干预实验。结果:实验组干预后各心理因子得分明显低于干预前,其中强迫、焦虑、偏执性因子方面差异显著,锻炼后感觉各因子也呈显著性差异。结论:排舞教学干预能促使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发生积极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不同类型健康体育课程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不同类型健康体育教学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不同维度的影响,选择普及性较广的9种运动项目的健康体育课程,并根据其项目的特点设计了对抗合作交流类、艺术表现类、以个人形式为主的对抗类的3种类型的健康体育课程干预模式,以南开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选修健康体育课程的246名大学生为试验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不同类型的干预模式实施前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变化进行测量调查.通过一个学期的健康体育课程的干预后,被试者在5项指标,如躯体性、抑郁、自卑、社会退缩、社会攻击上有显著性影响,同时发现不同的项目类型对心理健康不同维度也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良好的心理素质将是21世纪的大学生走向成功的通行证,身心的健康、人格的健全,将是他们走向社会的重要条件。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资料、实验法、对比法,在大学体育的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访谈。结果表明:在体育教学中,可根据运动项目的特点、采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及手段针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进行体育教育,不仅增强了学生体质,而且大学生心理健康得到很好的改善,让学生们真正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