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古代类书是我国古代的百科全书性质的著作.<皇览>是我国类书之始.百科类书有两个渊源:<吕氏春秋>和<尔雅>.中西方古代百科全书在形态和性质上各有不同的传统.  相似文献   

2.
论古代类书的起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古代类书始于何时,尚有诸多说法。作者归纳,分析了各家说法,认为中国古代类书应起源于三国时期编纂的《皇览》一书。  相似文献   

3.
日本的类书     
《出版史料》2004,(1):128-128
日本的类书始于平安时代源顺所编的《和(倭)名类聚抄》(934年)。日本的学术和文化都受唐代文化的影响,中国的类书自然也传到日本。日本的类书源于中国殆无疑义,这一点也为日本学术界所承认。《和(倭)名类聚抄》原为10卷,后来又有人补编10卷。全书内容分为天地、人  相似文献   

4.
论类书的目录学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全波 《图书情报工作》2011,55(23):122-130
千余年来,类书在目录学中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先是被载入史部,后又被置于子部,甚至还有不少学者提议于四部之外为其另立一部;即使在子部中,类书先是被归入“杂家”,后又被置于“事类”、“类书类”、“类事类”之中。类书在目录学中的演变根源于不同时代的类书发展状况,更体现了古人对类书的认知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开元时代,《古今书录》编纂之时,类书从"杂家"之末独立,并以"事类"之名在子部中单立门户,类书的官方地位、学术地位皆获得较大提升;唐宋以来,类书发展迅猛,数量众多,卷帙浩繁;清末以来,西学东渐,邓嗣禹之类书十分法广为学界接受,但分类过多,取材太泛,致使义界不明,而刘咸炘之类书五分法更为精准,更适应类书研究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6.
明代日用类书的出版事业得到了巨大发展,各种日用类书不断被编纂、刊刻出来,版本繁复,数量众多,加之书坊、书商经营有方,遂成为明代繁荣发展的出版事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内容丰富、价格低廉的日用类书受到广大士农工商的青睐,成为普通民众了解世界、开拓眼界、增长知识的万宝全书。  相似文献   

7.
8.
中国古类书研究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类书考源,类书结构形式的流变,类书编撰的社会文化背景角度剖析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中国古代类书。  相似文献   

9.
评当代类书的滥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典型书例和各种数据,从四个方面评论当代类书的滥抄粗编现象,即:选题既滥又缺,滥抄错引,剪裁失度;类目体系紊乱;缺编索引,检索不便。  相似文献   

10.
着意改革类书的研究方法,深入揭示类书的本质特征,客观描绘了类书的发展轨迹,系统构建了类书的理论框架,《类书通论》给类书研究开辟了全新的途径。该书承类书研究之传统,谱类书研究之新篇,探赜索隐,撷英集萃,新见叠出,是类书研究的又一力作。  相似文献   

11.
金传道 《兰台世界》2021,(3):135-138
古籍书目对于元代类书的著录,有将非元代类书当作元代类书的情况.《声律关键》《群书会元截江网》《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源流至论》《类编名公四六启劄云锦续集》为南宋类书,《韵类节事》《群书会要》为金代类书,《裁纂类函》《群书集事渊海》《群书类编故事》《群书备数》为明代类书,均被著录为元代类书.此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元...  相似文献   

12.
书肆是图书(交易)贸易的市肆,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古代文献流通的重要渠道之一.书肆的产生对古代的藏书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催生我国近代图书馆产生的滥觞之一.根据古代文献记载,最早的书肆起源于西汉末年,但是也有人从历史事物的发展特点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如陈文豪、林应麟二人就分别指出书肆应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从简册(策)的使用时间、造纸术的发明时间以及历史背景的影响等诸因素入手,同时结合相关文献记载,笔者认为书肆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宋代具有代表性的类书,利用举例、图示和表格,对其类目体系进行全面梳理,展示宋代类书类目设置异彩纷呈、纬目逐步固化与丰富、论说型主题类目自成体系的特征,从而揭示出宋代类书类目体系是一种横向扩展、纵向深入的多维立体结构,是日益庞杂的社会知识体系在类书编纂形式上的集中反映。  相似文献   

14.
王雪玲 《出版科学》2015,(6):104-109
事始类类书始于南北朝,盛行于宋、明,终结于清;此类书籍主要由私人编辑,以单册印行和汇刻入丛书两种方式出版流通,目的在于增广见闻,普及知识,并具有名称类似、递补增删等特点.事始类类书是查找事物起源的工具书,其在研究古代文化史、科技史等方面亦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档案凭证属性来源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凭证属性是档案的重要属性,以至失去了这一属性档案就会不复存在。所以探询档案凭证属性的来源,始终是档案理论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当前,对档案凭证属性来源的一般看法是,档案的凭证作用“是由档案的形成及其本身的特点决定的”。①这一结论是正确的,但存在的问题是,它没有明确地指出档案凭证作用的直接来源。现在我们将依旧沿着这一传统的认识,深入到一个更深的层次,以期找到档案凭证属性的直接来源。一、档案凭证属性来源研究的几个理论前题。在深入探讨档案凭证属性来源问题之前,需事先言明它所涉及的3个理论前题,因为这些理论前题与档案…  相似文献   

16.
"新闻评论"这个词组是我国新闻教学和实践中常用的术语,但是,如果细心研究之后便会发现,在英语中没有一个与其完全对照的概念。弄清楚这个问题,对于我国新闻评论的特性、历史以及发展的研究都是很有价值的。本文经过大量的资料分析,得出这样的结论,"新闻评论"一词不是从英文或其它外文中翻译而来的舶来品,而是一个本土化生成的词汇,其可能产生于20世纪我国新闻学教育萌芽期的20年代。  相似文献   

17.
“案牍”是由“案”和“牍”两个单音词素组成的联合式复合词。该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其原始含义包括泛指的官府文书、特指的司法刑狱专门档案以及用来指代公务活动。此后,逐步延伸出名册、官名等含义。使用次数在宋代达到了第一个高峰,之后小幅回落,到了清朝出现了最高峰。民国以后,随着“档案”与“文件”二词的产生与发展,“案牍”一词逐步消亡。  相似文献   

18.
从文献考据学角度,对“信息”一词源流加以考证,指出并修正当前学术界存在的一些误读、误判。通过探究“信息”一词在我国古典文献中的详细出处,提出 “信息”一词最早辞源出自唐朝崔备的《清溪路中寄诸公》中这一论点。进而对“信息”一词的内涵、发展、演变进行剖析并得出结论: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会产生信息,信息不是事物的本身,而是由事物发出的由接收者感知、分析、判断出的消息、情报、数据、指令、信号等当中所包含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题跋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史料价值。本文在述评各家关于题跋起源时间观点的基础上,以文献学为视角,结合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对题跋的起源进行了讨论,认为题跋起源于先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