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 (实验稿)》 (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 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 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 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 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 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 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 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 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 好的心灵品格。  相似文献   

2.
《英语新课程标准》已经出台,它使我们认识到,课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发掘教材中的道德因素,寓道德教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做人,养成和谐和健康向上的品格。在《英语新课程标准》中,不仅强调学习外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明确确立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的地位。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育,让小学英语教育也充满人情味儿。  相似文献   

3.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手中的教材以及一切可能的机会,进行德育渗透,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道德素养的精华,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相似文献   

4.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目标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五个方面。文化意识是英语教学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交际习俗与礼仪如打招呼、称赞、称谓、访友做客等,都是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智育的目标不仅在于发展和充实智能,而且也在于形成高尚的道德和优美的品质。”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适时进行礼仪教育,让学生在掌握并准确运用英语语言的同时,汲取文明礼仪情感素养的精华,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相似文献   

5.
美术课程是中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人才培育中的特殊任务。《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础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因此,美术教育已经突破传统的教育功能,实现了由单一向多种功能的拓展,即不仅传授美术知识和技能,而且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剑萍 《考试周刊》2013,(72):90-90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相似文献   

7.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相似文献   

8.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发展个性和提高人文素养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而且还要关注每个学生,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形成良好的心灵品格。教师应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情感教育因素,寓情感教育于语言教学之中,以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情操。  相似文献   

9.
新课程下,课堂不仅仅是知识传承的场所,更是师生间智慧启迪智慧、思想唤醒思想、爱心升华爱心的园地。作为一名教师,要善于抓住瞬间教育契机。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还应当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利用专业知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让学生在学习语言之际汲取情感素养的精华,从而接受品德教育,形成美好的心灵品格。  相似文献   

10.
《英语课程标准》中指出:英语课程的学习.既是学生通过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逐步掌握英语知识和技能、提高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过程,又是他们磨砺意志、陶冶情操、拓展视野、丰富生活经历、开发思维能力、发展个性和提高入文素养的过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也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传授知识.较少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同时对“语文素养”的内容要素作出了如下具体解说:“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2.
2001年6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 要(试行)》使我们达成这样的共识:课程的 功能绝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而应当在课堂教学 中注重发掘教材中的道德教育因素,寓道德教 育于语言教学中,使学生学会如何求知,如何 做人,养成和谐与健康向上的品德。根据这一 精神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高级中学英 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 不仅强调学习外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 且明确确立了文化素养、情感态度和学习策略 的地位。因此,笔者认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应 创设各种学习活动,加强学生的自主性道德教 育。  相似文献   

13.
侯天高 《陕西教育》2011,(11):25-25
2004年9月.教育部正式启动了我国第八次课程改革实验。陕西省从2007年9月也开始进入新课程改革行列。《新课标》不仅注重知识的呈现.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和情感目标的达成。在生物教学中.以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养为核心任务,坚持把学生知识建构、能力达成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作为教学目标,坚持以教材中丰富具体的教学资源作为战略平台,创造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4.
一、教学立体化是新课程教学理念的要求〈br〉 本文所说的教学“立体化”,是指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传统的线性课堂教学,形成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开发、思想情操陶冶于一体的多维课堂。《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上。”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重视传授语言知识,训练学生语言运用能力,还要引导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掌握学习方法,熏陶学生的情感,培养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形成“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课堂教学形态,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内容的选择、教学方法的运用以及情景的设置等各方面都要服务于三维目标,并从三个维度进行拓展。  相似文献   

15.
乐春林 《考试周刊》2012,(9):125-126
高中历史课程改革本着继承与发展的原则.在课程目标上,《历史课程标准》改变了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了新的高中历史课程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体现引导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培养和学会学习、学会做人的全面发展。在指导思想上,凸显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与全面发展。在课程结构内容设置上,充分体现了高中教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在强调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相似文献   

16.
自上世纪末高校通识教育思想引入我国以来,我国高校纷纷开展教学改革.开设通识教育课程.进行通识教育探索。但是通识教育不仅仅是课程的开设,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创新。通识教育不仅要传授相应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要培养学生通达识事理的自觉。作为通识课程,《中国文化史》的教学更应在传授学生文化史知识的同时.教会学生研究文化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当今社会的文化现象.把握中国文化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17.
课程的价值在于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人类积累的文化财富浩如烟海。而教材中的知识信息不过是沧海一粟,教材、教师、学校并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活都是学生的教科书。在平时教学中我发现,在其他学科的教材中仍然能挖掘出许多数学教学资源。例如《科学》课程中就有许多地方要用到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方法来解决科学问题,如果教师能够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那《科学》教材实在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好资源。如何创造性地使用《科学》教材,开发、挖掘《科学》课程中的数学教学资源.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呢?一、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不仅需要知道传授什么知识,而且需要知道怎样传授知识。”(《教育新理念》袁振国著)在有限的课时内,如何有效利用读本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呢?作为一个语文教师得花点时间思考。在终身教育、自主学习等观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大背景下,作为语文能力培养手段之一的课外阅读,其重要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新编高中语文教材配置必修读本,或许正是适应了这种背景与共识。  相似文献   

19.
罗德莲  张远强 《考试周刊》2012,(22):169-170
《模拟电路》课程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和逻辑性,学生普遍感到很难学。在教学中.如何将知识与情感融为一体,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轻松愉快地学习.实现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根本转变.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难点。作者通过尝试,认为在教学中合理创设情境,可有效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大学,传道、授业、解惑也。大学的课堂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课堂,更应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和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工程实践能力的课堂。本文针对《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程引入工程教育理念,从课程的培养定位、教师的素养、教学内容的凝练、课堂教学的组织、考核方式的优化及学生学习成效等方面阐述让《环境工程专业导论》课堂鲜活起来的改革实践和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