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学《小音乐家扬科》(部编六年制十一册)最后一自然段时,一个学生突然提出:“小音乐家扬科睁着眼睛,睛床已经不再动了’这一句中的‘再’写了别字,应该是‘在’”。是“再”还是“在”,同学们争论不休。我启发学生先想想“再”和“在”在这句话中各表示什么意思?学生分析后回答:“在”是“正在”  相似文献   

2.
我看到不少教师在教《在仙台》这一课时,没有很清楚地讲通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这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有关。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完第一自然段时,这样问学生:“作者在仙台,除了几个职员关心优待他外,还写了谁关心他呢?”这位教师的本意是为了引出藤野先生。但是,他这一问就肯定了那几位职员也是“关心”“我”的,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颇。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石榴》是苏教版教材第五册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全文以季节的变化,按照抽枝、长叶、开花和结果的顺序描写了石榴的成熟过程,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石榴的喜爱之情。课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写我的家乡有驰名中外的石榴  相似文献   

4.
我看到一些教师在教《在仙台》这一课时,没有很清楚地讲通第一自然段在全文中的作用。这与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有关。比如,一位教师在讲完第一自然段后,这样问学生:“作者在仙台,除了几个职员关心优待他外,还写了谁关心他呢?”这位教师的本意是为了引出藤野先生,但是,他这一问就肯定了那几位职员也是关心“我”的。这是一种理解上的偏颇。  相似文献   

5.
《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中有许多表达强烈感情的句子。第1自然段中有这样一句话:“人们臂上都缠着黑纱,胸前都佩着白花,眼睛都望着周总理的灵车将要开来的方向。”教学过程中,忽然有学生问我:“老师,这句话连续出现了三个‘都’字,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这不是重复啰唆吗?”是啊,这是不是重复啰唆呢?我顺势引导学生:“大家再仔细读一读课文,品味一下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相似文献   

6.
家乡的桥     
家乡的桥是我梦中的桥。家乡的村边有一条小河,曲曲弯弯,河中架起一弯石桥,弓样的小桥横跨两岸。每天,不管是鸡鸣晓月,日丽中天,还是月华泻地,小桥都印下串串足迹,洒落串串汗珠。那是乡亲们为了追求多棱的希望,兑现美好的遐  相似文献   

7.
煮花生     
两处增加引号,构思别具匠心!一是在标题上加引号;二是在第二自然段中添加带引号的“煮花生”,即将第二自然段中的“爸爸指着后园说”改为“爸爸重重地叨念‘煮花生’三字,指着后园说”——以“挖”扣题中的“煮”,让“花生”——“我”——成熟起来!  相似文献   

8.
析“梦”     
一开课,我让同学们齐读《〈呐喊〉自序》的首段。“这一段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学生默然。我点拨:“请思考段中的‘而’字所表示的意义关系。”有同学点明“而”字表转折,“而”字所领起的文句是全段表达的主旨。“很好。‘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是什么?”“梦。”“那么‘梦’指喻的内容是什么呢?本节课希望同学们解决这个问题。”(板书:梦) 同学们兴致高了;我开始布置任务:按照行文的顺序找出带“梦”的文句,同时对“梦”所确认的内容尽量用文中的语句来回答。 “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  相似文献   

9.
《说谦虚》一课,我教过两次,觉得有几个问题需要提出来。现将我对这几个问题的看法写在下面,请行家指教。一,关于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课文后面的“思考与练习”中说:“‘谦受益、满招损’是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五省(区)编的教学参考书上也说:“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提出中心论点,——‘谦受益,满招损’。显然,两家对这个问题  相似文献   

10.
选自《朝花夕拾》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第9自然段写道: 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句中“Ade”一词,课本注释为:“德语,意思是‘别了’或者‘再见’.”基于初一的学情,普遍的解释是,作者无意之中运用了德语“Ade”一词,表现了童年的“我”告别百草园时的依依不舍的心情.  相似文献   

11.
《幼学纪事》是于是之同志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这篇文章以时间的先后为顺序,以对良师益友的诚挚谢忱的感情为线索,回忆作者在家境贫困中顽强求学的情况以及良师益友对作者的启蒙,表达了对良师益友的深沉怀念。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前六个部分都冠以数码,后两个自然段为第七部分,以隔行为标志。第一部分,回忆幼年学作文的事。作者出生在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他居住的杂院也都是穷困人家,在那个杂院里,“出个小学生,就顶得上个知识分子”,同院的拉车夫老郝叔“叫我帮他起草一个‘请会’的‘通知’”,这对一个不到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该有多大的困难啊!然而,老郝叔“照我说的写,他们都懂”的鼓励给少年的“我”增添了勇气,“居然写出来了”。作者回忆说,倘若按照当时关于文学的定义,“我替老郝叔起草的  相似文献   

12.
朱瑛  熊伟 《辽宁教育》2010,(7):96-97,127
片断一:生成精彩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山后,正准备转入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此时,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平常我们都说一步一步地走,为什么作者不说爬山虎的脚‘一步一步’爬,而说‘一脚一脚’爬呢?”当时我虽感突然,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准确性的契机,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设,转而关注学生的质疑,从而生成了一段精彩的教学。  相似文献   

13.
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爬山虎的脚究竟是怎样爬以后,正准备转入对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的学习,此时,一个学生举手质疑:“老师,平常我们都说一步一步地走,为什么作者不说爬山虎的脚‘一步一步’爬,而说‘一脚一脚’爬呢?”当时我虽感突然,但马上意识到这是一个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遣词造句准确性的契机,于是,我改变了原来的教学预设,转而共同关注并针对学生的质疑,从而生成了一段精彩的课堂。  相似文献   

14.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课本第十二册的讲读课文。这一课教学的任务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他的杰出才能在文字教材中通过“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两个自然段反映出来。对于这两段文字,我分别在三个班选用了不同  相似文献   

15.
我国作家郑莹的《家乡的桥》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桥》,是两篇题材相同、风格迥异的美文。郑莹的《家乡的桥》以“桥”作抒情对象,将“小桥”和“长虹”作比,联系着过去和现在,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又抒发出了对家乡巨变的赞美  相似文献   

16.
“‘吱’的一声,一辆‘奔驰’停在了某上市公司的大门口,一个身穿名牌西服的人走下车来,一个个精神的保安叫这个人为‘董事长’——这个人就是我。”这是一名学生作文第一自然段的内容。可以这么说,在这次题为《我的理想》习作过程中,有将近一半学生的理想都是希望成为像比尔·盖茨、李嘉诚那样的巨富。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作家郑莹的《家乡的桥》和奥地利作家卡夫卡的《桥》,是两篇题材相同、风格迥异的美文。郑莹的《家乡的桥》以“桥”作抒情对象,将“小桥”和“长虹”作比,联系过去和现在,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思  相似文献   

18.
此文出彩句是现在第一自然段中的“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文章不是罗列“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材料,而是从中找出可资借鉴的思想:用夫差的材料,蕴含“国家至上,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用司马迁的材料,蕴含“有事业心,从而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思想。作者从两个方面回答了“如何才能‘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问题。此文还可锦上添花,将现在倒数第五自然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放到文章的最前面——先交代“缩小痛苦,放大快乐”效果,再写实现“缩小痛苦,放大快乐”的根本思想——层层深入,升华文意。  相似文献   

19.
这是一篇议论文。全文共14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第1-4自然段,主要阐述“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第二部分是第5-9自然段,主要阐述创造性思维有哪些要素,表明作者自己的观点。第三部分是第10-13自然段,论述  相似文献   

20.
一、词句训练词句训练应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在进行《海滨小城》第一自然段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浩瀚”的意思.我先让学生熟读课文,找出作者的观察点即“街道的巨头”,再让学生思考:“课文中用哪个词描写了大海的样子?”学生回答:“课文中用‘浩瀚’一词描写了大海的样子.”我继续问:“‘浩瀚’是什么意思呢?”学生联系前文可以答出:“‘浩瀚’是指海水广大无边的样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