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不久,我出差外地,意外遇到我的一位师弟,我问他:‘你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他说,他已经下海经商,在这里做生意。我莫名其妙:“你不是在一所有名的重点中学做了心理老师吗?我还记得当初你去的时候是满怀信心与希望,准备在心理教育事业上大干一番、有所作为。”哪知道他这样回答:“做心理老师没意思,没有地位,工资又低。”我问他为什么?他接着跟我谈了参加工作后所遇到的各种烦恼和不快,他甚至怀疑,这样下去会不会自己的心理也不健康了。  相似文献   

2.
人物行为强化人物内心活动——心理看得见还摸得着。“他将目光移向窗外”的行为强化了“我有些不知所措”心理;“他在车内正向我不停地挥手”的行为强化了“他有些诧异,却也有更多惊喜”心理。  相似文献   

3.
我的困惑     
我们都是初中生了,不少同学的心理、思想开始发生许多微妙的变化。 我的同桌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有时会莫名地伤感,我不解,低声问他:“是不是每个青春期的同龄人都会这样呢?”他答非所问,重复他经常说的一句话:“我心理年龄25岁。”我困惑不解,是什么让我的同桌开始了早熟?  相似文献   

4.
由于这位中学心理老师向我求助,让我得以参与此次心理案例咨询的整个过程.在与这位心理老师交流以及对他进行指导的过程中,不仅心理老师得到了成长,我也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5.
由于这位中学心理老师向我求助,让我得以参与此次心理案例咨询的整个过程。在与这位心理老师交流以及对他进行指导的过程中, 不仅心理老师得到了成长,我也感触良多。给人的第一感觉——一脸的无所谓他是一名初二年级男生,名叫小雨。班主任老师不许小雨进教室上课,因为他不遵守课堂纪律,不认真听课,做小动作,讲废话,惹周围同学甚至动手打同学……老师批评他,他骂老师“侬脑子坏忒了”。现在,校长要心理老师来处理。(这种现象现在越来越多了,学生身上有了难以处理的问题,老师和学校领导马上  相似文献   

6.
个案内容我任教的三(2)班有个学生小B。这个学生虽是男孩,却很腼腆,平时不愿意跟别人打交道,上课也是闭口不言,即使你提问,他的声音也小得几乎像蚊子一样。多年的班主任经验告诉我,小B同学心理有一定问题。如何帮助他克服自卑心理,走出这个阴影呢?于是我决定会同本校的心理辅导老师以及其他科任老师,还有家长组成“攻关小组”,力争形成教育合力,尽快帮助他走出困境,使他尽早体验成功的快乐。令我欣慰的是:我的“暗示心理疗法”居然起作用了。通过努力,他已经逐步消除了自卑心理,真正体验到“我能行”的愉快。个案分析1.个体心理原因。小B…  相似文献   

7.
巴述丽 《家长》2010,(10):17-18
中午的时候,朋友打来电话,就孩子的教育问题向我求教。朋友说,她的孩子心理特别脆弱,老师的一句批评、家长的一次呵斥,他都接受不了。朋友问我该怎么办。我告诉朋友,要锻炼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要让孩子明白,有些苦他必须吃。作为家长,我们一定要多注意对孩子进行正面引导,结合事例,让孩子领悟其中的道理,这样他才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健全的人格,他的心理才能健康。  相似文献   

8.
电话铃突然响过之后,我听到一位父亲急惶惶的声音。他说他的儿子跟老师发生严重冲突,心理压力很大,非常冲动,急需心理疏导。他说孩子也很想找位心理老师谈谈。既然是紧急情况,就得紧急处理。我放下手中的事情,立刻约见了他们父子俩。  相似文献   

9.
儿子14岁了,叛逆心理渐露端倪。有时候我说了他不爱听的话,他会一言不发,过后照旧我行我素。给他讲了那么多道理,他一点听不进去。我对他越来越气,以至于和他说话,我的音量会不由自主提高八度。  相似文献   

10.
曹冉 《中学生博览》2022,(30):68-69
<正>心理课上开展活动,全班同学都饶有兴致地沉浸其中,只有他呆呆地坐着,一动不动。这个特别的男生引起了我的注意。我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你怎么不和同学们一起参加活动?”男孩有些拘谨,没有任何回应。旁边的同学告诉我:“老师,他一直这样,您不用在意。”“一直这样!”我有些震惊。下课后,我找到心理委员询问情况。  相似文献   

11.
作为心理描写大师享誉世界文坛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其小说《罪与罚》中深刻剖析了主人公在犯罪前后的心理挣扎过程,其精巧度和深刻度让读者震撼。本文试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三重人格论对《罪与罚》中男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的心理变化过程进行分析,指出他在不同心理阶段所体现的弗洛伊德人格理论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揭示他在这人格三结构之间的挣扎矛盾,表现出他的双重人格。  相似文献   

12.
田淑琴 《陕西教育》2005,(11):47-48
女儿洋洋8岁那年.我和丈夫的感情出现了问题。他内疚却又坚决地告诉我,他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在经历过几番痛苦的折磨之后。我最终和他分手了。我们商定:女儿跟我生活.考虑到女儿的心理承受能力。我提出暂时不把离婚的事告诉她。他毕竟也很疼爱女儿.另外可能是出于一种补偿心理。他悄悄地收拾了自己的衣物。告诉女儿爸爸要出差.就这样离开了我们曾经共有的家.  相似文献   

13.
1.个案介绍 2001年10月10日5点,我刚打开心理辅导室门口,就有一个脸带忧郁,神情沮丧,充满痛苦表情的男生向心理辅导室走来.他胆怯地站在门口,把头向里伸.我微笑地向他问好,亲切地问:"找我吗?"他怯生生地回答:"是".  相似文献   

14.
我以前有一个学生,高中毕业后凭借父亲的资产和关系开了一家沙石厂,又通过自己拼搏,很快有了房有了车。可是,虽然衣食富裕,以前班上的同学也都羡慕他,可他总觉得生活缺少了点什么,一点也快乐不起来,每天除了拼命地挣钱外,不知还要去做什么。终于有一天,他熬不住内心的苦痛,专程去母校请教心理老师,他对老师说:“我有很多钱,事业也很成功,有着很好的前景,每个人也都对我客客气气的,可为什么我还是觉得不快乐呢?”心理老师把他带到教学楼顶层,问他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说:“我看到了路上匆忙来往的人群。”心理老师又把他带到一楼的整衣镜前,再…  相似文献   

15.
1.个案介绍 2001年10月10日5点,我刚打开心理辅导室门口,就有一个脸带忧郁,神情沮丧,充满痛苦表情的男生向心理辅导室走来。他胆怯地站在门口,把头向里伸。我微笑地向他问好,亲切地问:“找我吗?”他怯生生地回答:“是”。 我热情地请他到里面坐,并倒了一杯温开水请他喝。他低着头慢慢走到沙发边坐到沙发上,并轻轻地喝了一口水,我也轻轻地坐到他的旁边。他一直低着头,不敢看我。我以一种平和的亲切的语调微笑着对他说:“很高兴你来找我,我将给你最大的帮助,你希望我给你什么帮助呢?” 他慢慢地抬头看了下我,以很微弱的语调…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心理辅导室,笔者经常看到情绪抑郁或焦虑的孩子,年纪轻轻却心事重重。曾经,一位九年级的男生走进心理辅导室,流着泪诉说:最近过得很不开心。细问之下,原来这位男生有位控制欲非常强的母亲,比如当他写作业时,母亲会经常走进他的房间,看看他在做什么。我想,长此以往,这位男生内心一定会非常无助和崩溃。无独有偶,曾经还有位高中生,忐忑地走进心理辅导室,向我说:老师,我最近很焦虑。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学习,而且要为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必须做到“细心观察、广泛了解、努力沟通”,因此教师应该与学生做朋友,与学生零距离。我曾教过一名叫姜龙的学生。母亲的突然离世,让他变得意志消沉、情绪低落、沉默寡言。他常常因一些小事与同学大打出手。上课时老师提出的问题也常被他冷冷的一句“我不会”应付过去。眼见小龙的变化,我心痛不已,并决心帮他从悲痛中走出来。我明白他的“病”在心理,心病还需心药医。利用周末,我把小龙约出来,我们两个在田间边走边聊,我对小龙说:“老师知道母亲的去世给你的打…  相似文献   

18.
<正>被心理委员紧急拉到心理辅导室的男生一天,高二心理委员林峰(化名)拉着同学李志(化名)来到心理辅导室。林峰对李志说:“你跟老师说,你为什么买刀。”没等李志回答,林峰又转向我,“老师,李志说他自残过,我刚刚又看到他买刀,你说是不是很危险?”李志没否认之前的自残,但强调买刀是为了削水果。为了解李志是否需要进一步干预,我让他留下来单独谈话。  相似文献   

19.
俞群 《家庭教育》2008,(7):54-55
某校学生心理辅导室来了一位初二学生,他叫晓伟(化名)。下面是他的自述。 3岁时父母离异,我被判给父亲。父亲把我扔到乡下奶奶家,奶奶非常疼爱我。6岁时,我被父亲接到他身边,在城里小学上学。我学习很好,也很用功。  相似文献   

20.
故事一 那个六年级的男孩,和老师当堂打架,被带到学生成长中心的时候,手握双拳,怒目圆睁,任何人的劝慰他都视而不见,一副要与老师以死相搏的样子. 我领他来到心理教室,他仍然沉默不语,胸脯一起一伏,怒气难平.我望着他说:"付老师不认识你,你也不认识我,但我是心理老师,知道你非常生气,也觉得非常受伤,如果你想说什么让自己好受点,那是你对我的信任,我一定为你保密,可以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