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1966年至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以下简称“文革”)期间,是建国后一个特殊的历史时期。在“文革”这种特定的社会背景条件下,竞技体育随着整个政治局势的变化由几乎完全湮没消失到逐渐复苏,并一度恢复并得到局部发展,呈现出一个小小的波峰后,最终又陡然滑...  相似文献   

2.
为了贯彻和落实"十二五"规划对竞技体育的要求,努力推动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竞技体育发展目标,对"十二五"期间,我国竞技体育面临优势项目发展空间趋于饱和;田径、游泳等基础大项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集体球类项目大部分水平不高;冬季项目虽有进步,但总体上大大落后于世界先进水平等问题进行分析并从战略角度重新理解"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选择,最后提出相应对策及建议,旨在缩短实现竞技体育大国向强国目标迈进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研究方法,以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发展现状、竞争格局等,提出发展对策:(1)推进训练模式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变;(2)发挥地缘优势促进人才培养;(3)加大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体育产业开发补给项目发展需求;(4)关注后备人才培养促项目可持续发展;(5)进一步完善现行竞技体育运行体制和机制服务于全民健身.旨在通过本研究厘清新疆竞技体育潜优势项目发展脉络,助推新疆竞技体育发展,为"十三五"期间新疆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竞技教育学理论下要求竞技体育既要"夺标",又要"育人",只有在"夺标育人"的社会价值取向下才能实现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从竞技教育学视角认为我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全运会为核心的竞赛体系、竞技体育人才文化水平有限、竞技体育人才人文素养缺失、竞技体育人才社会适应能力不足等是制约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竞技体育人才的人格修炼、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社会化进程等对策,构建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发展新模式,以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作用与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咨询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我国在2000—2005年期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作用与贡献进行了定量和实证研究。测算了2000—2005年期间体育科技进步对我国竞技体育的贡献率,分析了体育科技进步与我国竞技体育的动态性关系.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竞技体育伦理的理论界定及与相关概念的关系的探讨,旨在更好地认识竞技体育伦理内涵。研究对竞技体育伦理中的"竞技体育"的多重含义、伦理与道德的涵义和关系、竞技体育伦理的内涵和竞技体育伦理的划分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对竞技体育伦理与思想政治工作、竞技体育伦理与竞技体育文化及组织文化和竞技体育伦理与非智力因素等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竞技体育软实力以反映竞技体育水平的硬实力为基础,竞技体育水平越高,软实力的体现越重要.竞技体育软实力的核心内容包括竞技体育所创造的精神财富、竞技体育所包含的道德观念、竞技体育的制度安排和竞技体育的影响力.竞技体育的软实力通过训练与培养体制和方式等制度层面、竞赛过程和运动行为等操作层面、竞赛结果评判等价值层面、运动主体的形象树立和文化传播等文化层面体现出来.竞技体育是世界范围内最直接、最通用、最易为人所接受的语言,具有公开、即时、外显等特点.竞技体育体的过程和结果反映了国家的社会制度、发展模式、价值观念,国民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道德品质以及民族的文化传统,这就使得竞技体育的软实力具有综合反映国家软实力的功能.必须站在文化的高度完整地理解体育的内涵,竞技体育,只有当其"物化"、"人化"与"灵化"有机统一时,才是完美的.  相似文献   

8.
李宝华  刘志民 《体育科研》2016,(6):47-52,68
以SWOT分析法对德国竞技体育强国的进程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990年后,德国竞技体育内部优势明显,主要体现在其制度统一后的国情、经济的复苏、竞技体育理念的改变和精英体系的严谨、规范;德国竞技体育面临的外部挑战主要来自欧盟,也包括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统一后的德国,面对一系列的威胁和挑战,在遵循全球化背景下的评价标准的前提下,不断进行战略选择,制定竞技体育战略,以规避威胁,应对挑战,成为竞技体育强国。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珪塘村原生态村落体育"三公下水操"的活动源起、活动过程、变迁历程及价值进行研究。主要结论:"三公下水操"是叶氏族人为了纪念南宋左丞相陆秀夫背帝跳海及叶氏先祖保家卫国等事件而开展的村落民俗活动;发展变迁历程体现为文革前的传承期、文革期间的搁置期、文革后的修复期、当前的繁荣期四个阶段;传承中所体现的体育价值有宗族文化认同价值、情感表达及心理慰藉价值、身心兼修的健身价值、当代体育的有益补充价值、特殊的社会教育价值等。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强国的战略出发,根据第二十三届到第三十届夏季奥运会我国体育代表队所取得的成绩,对优势项目、潜优势项目以及其它项目做出了整理与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主要结论:优化竞技体育项目格局,实现均衡发展;完善与创新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竞技体育与群众体育协调发展;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竞技体育"走出去、引进来"战略;鼓励科技创新,促进竞技体育科学化发展;创建"三多"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效仿国外足球的"拉玛西亚青训营"的运作模式;稳步推进竞技体育职业化、市场化、产业化等。  相似文献   

11.
从制度经济学视角看中国竞技体育生产制度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的合理性及存在问题、成因予以分析.基于中国竞技体育生产项目资产专用性考察,结合"举国体制"形成的初始条件、竞技体育生产要素禀赋现实来看,中国现行"举国体制"有其存在的一定合理性,但同时存在竞技体育政府组织规模超过其效率边界、处于"悖论"状态制度均衡、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制度发展滞后等问题.据此提出相应对策与建议:优化竞技体育生产组织规模,发挥中国竞技体育"举国体制"优势;追求预算硬化约束下经济利益和政治利益协调发展;结合产权初始状况和制度环境约束条件,以收益权、使用权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整体改革、采用"模糊产权"作为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过渡状态、注重人力资本产权权能适度分解和人力资本所有权与载体结合齐抓并举等推进竞技体育人力资本产权改革的举措.  相似文献   

12.
中国竞技体育从"优先发展"到带动群众体育"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后面临的重要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对中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式进行深刻反思,推进从发展理念到具体体制机制的全方位变革。提出可持续发展和功利主义理念下竞技体育的发展路径;在竞技体育管理体制上,从扩大体制改革范围、管理重心下移以及管理的社会化等三个方面,保证竞技体育管理体制更加以人为本;在群众体育工作机制上,从考核机制、资源整合机制、健身氛围培养机制等三方面入手,实现与竞技体育"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3.
运用归纳逻辑、演绎逻辑和文献资料调研、访谈、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梳理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成绩特征的基础上,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向和驱动因素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1)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方向,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是指以能够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竞技体育需要为目标的高量、高质、高效的发展方式,包括竞技体育成绩保持世界前列、竞技体育成绩"含金量"高、竞技体育参赛项目不断扩大、竞技体育高效率发展、竞技体育纯洁参赛等主要方面。2)科技助力是引领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在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过程中,科技助力是指在奥林匹克公平竞争原则下运用科学技术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和服务方式的集合,由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和竞技体育科技服务两个方面组成。竞技体育科技创新包括竞技体育领域的科学创新和技术创新。竞技体育科技服务主要是把体育科技成果推广、应用至竞技体育领域,旨在推动体育科技成果转化,促进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科技创新和科技服务对竞技体育高质量发展的贡献度呈螺旋状上升。3)竞技体育科技助力要素由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要素和竞技体育科技服务要素组成。竞技体育科技创新要素由核心...  相似文献   

14.
张鲲  蔡恩伦  姚婧  李刚 《体育学刊》2008,15(2):32-35
分析了我国当前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形式和特征.认为合理流动是实现竞技体育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的前提条件.我国目前的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流动还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竞技体育人才资源在地域、项目等的分布存在极大的不均衡.只有促进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才能改善我国竞技体育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整合.提出了我国新时期应建立"三位一体"的竞技体育流动模式,应建立健全竞技体育人才资源流动的保障体系和法制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竞技体育在成就"中国崛起"的同时陷入了发展困境,竞技体育的转型发展呼唤竞技体育以人为本、重视民生。在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背景下,公共服务是竞技体育的应有之义。竞技体育精彩赛事、竞技体育场馆设施、竞技体育精神理念和竞技体育明星效应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的内涵体现,竞技体育从资源垄断、体育管理、计划体育、精英体育向资源共享、体育治理、市场体育、群众体育进行转型发展是竞技体育公共服务价值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6.
“文革”前我市竞技水平处省内前茅。“文革”期间有所下降,“文革”后至80年代中期,又迅速恢复。在田径、游泳等8个项目上为省和国家培养、输送了马建平、杨青、齐建国、方敏等10多名著名运动员。曾获全国比赛前三名的奖牌近  相似文献   

17.
北京奥运会之后,党中央、国务院明确发出了"进一步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号召,实现竞技体育人才队伍法制建设是体育强国的重要目标体系之一。用SWOT分析法对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从内部优势和劣势及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通过系统论的思想方法从中长期竞技体育人才立法规划的制定、创新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加强竞技体育人才市场法制化建设以及完善激励保障机制等方面,提供一系列优化我国竞技体育人才法治环境可供选择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在全面、系统分析湖北省竞技体育发展进程、现状特征及各种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依据湖北省社会、经济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宏观背景下竞技体育的新任务,提出了湖北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构想;筹谋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规划;建立完善的"以人为本"的竞技体育管理机制;协调好竞技体育与其他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加强和完善后备人才梯队建设等。  相似文献   

19.
针对"体育与智育并重、力量与知识并举"的完人教育理想既促成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繁荣,又维护了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纯洁性的说法,通过对完人教育理想的本体溯源以及在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中的转变过程,发现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的现实选择是完人教育理想的破灭与重塑,而能够与其保持一致的"非功利性"和"非职业化"的古希腊竞技体育独有特征只不过是古希腊竞技体育发展与完人教育理想矛盾对立的产物,直至柏拉图等哲学家从理论上解决了这个矛盾,古希腊竞技体育的独有特征亦随之丧失,与现代竞技体育也就相差无几了.  相似文献   

20.
试论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及其"以人为本"的特征进行了探讨.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是一种体现竞技体育本质的发展模式."以人为本"是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根本特征."以人为本"体现在三个方面,即以运动员为本、以竞技体育系统的"人力资源"为本、以竞技体育的"欣赏者"为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