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理解语境义     
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往往会产生一种“临时”义,这种临时义就叫语境义。根据语境辨析词语意义,是历年中考的热点试题。例如广州2002年中考语文试题中就有这样一道题:  相似文献   

2.
“义随境迁”,一个字、一个词只要进入文句,就会与文句中的词语、句子、段落乃至篇章发生联系并受其制约。因此,同一词语在不同的语境条件下有不同的含义,即语境义。理解字词的语境义,有助于理解句义,进而理解段篇内容,所以,解释词语语境义是中考阅读测试中经常出现的一个考查点。具体的语言环境,决定了词语的含义,这个含义有时是字词的基本义,有时是引申义,有时是比喻义,有时可能是“临时义”。这种“临时义”的语言形式,有时是隐含意义,有时是感情意义,有时是修辞意义。因此,要准确确定某个词语在文中的特定含义,必须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根据上下文去推断词语含义。尤其是遇到生字词时,由于不让翻查字典,更须结合语境条件去解释,一味停留在这个词语上硬抠,是抠不出来的。  相似文献   

3.
严格地说,高考很少考查根据语境辨析词语的读音,而是主要考查根据语境辨析词语中多义语素的读音,亦即多音词,而字音依据字义来决定。因此,要从语境义入手辨析读音正误,正确理解词义是前提。词语的意义会随语境的变化而变化。多义词的语境义判定,就是要我们根据语境判定词语的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要注意词语在特定交际环境中所产生的特定意义和临时意义。比如如果一对恋人用亲昵的语气说出“你真  相似文献   

4.
考测点导航“重要词语”是指:①体现作者立场观点的词语;②表现主题思想的词语;③反映深层含义的词语;④反映具体语言环境的词语;⑤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词语。“重要词语的含义”包括:①词语的语境义,包括词语临时义、比喻义、象征义等;②代词和某些非代词的指代义:③作为科学概念的词语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语境能确定或限定话语中词语各种各样的意义,制约着词义的理解,对词义具有调适作用:使词义单一化,使词义具体化,使词义延伸,赋予词语临时意义,赋予词语修辞意义。词语的这种受语境调适产生的言语义称作语境义,它在话语中常表现为表层语境义和深层语境义两个层次:表层语境义是理性意义项目在语境中的再现,体现着语境对词义项目的选择性;深层语境义往往是在词语原有概念的基础上通过语境的作用而生成了一个新的概念,词义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观性很强。两者皆与语境信息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陈玉驹 《新高考》2007,(Z1):11-13
高考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义,而是“文中”义,即某个词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因此,解答这类题目时,把握语境是关键所在。结合“语境”做题,“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是其基本原则。语境包括“内部语境”与“外部语境”。内部语境,是指  相似文献   

7.
理解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读懂文章的前提,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所谓“词语的含义”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在一定的上下文中产生的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不同于词典义而又与词典义有着内在联系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8.
仿拟,是为了使语言生动幽默、诗文别出新意而故意仿照既成格式的一种语言形式。仿拟在形式上是“旧瓶装新酒”,仿拟方法一般有仿词、仿句、仿文几种。巧妙地运用仿拟,能匠心独运地突出人和事物的本质,给人—种似曾相识而又出人意料的感觉,令读者耳目一新。1.仿词:比照现成词语,临时巧妙地仿造出新词语。仿词一般分为:(1)反义连用:以反义联想为基础,临时仿造出意义相反的词语。如:①读者定会觉得这是一条“新闻”,其实却是一条“旧闻”。(2)近义类仿:以近义、同义的形式,临时仿造出意义相近的词语。如:②过去,不识字…  相似文献   

9.
临时同义词外显词与潜显词的同义,是“转义同指”,外显词在具体语境中固有义消失或转变,产生临时义,临时具有潜显词的固有义。由此可见,外显词的固有义与临时义之间存在相当的变异,这便是临时同义词的性质之一——变异性。  相似文献   

10.
【基础链接】多义词的义项可分为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基本义是词语最常用、最基本的意义。引申义是基本义发展引申出来的意义。如“鉴”本义为镜子,引申义为“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比喻义是通过基本义的比喻用法而逐步固定下来的新义。如“霜”的比喻义为“白色”。需要注意的是,词的比喻义与修辞上的比喻是有区别的,修辞上的比喻是在一定的语境中临时运用的,离开了当时的语境,这一比喻的意义也就不存在或已经改变了,而比喻义则是词义中已固定下来的语义。从词义的比较方面看,词语可分为同义词(近义词)和反义词。从词义的感…  相似文献   

11.
能够根据语境辩析词语的音义,能正确使用词语 【考点说明】该考点讲的是理解和运用词语。理解要根据语境,就是说要根据词语所在的句子以及上下文所形成的语言环境对词语作动态的理解,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考点对考生的具体要求是: 1.辨析词语中汉字的读音。不少汉字是多音字,(如“行”、“长”、“朝”)但在具体的语境中,读音是唯一的。 2.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词语除了一词多义之外,还有本义、比喻义、引申义之别,有时还有特定的修辞义,只有通过具体的语境,才能准确解释。 3.选用词语要准确。主要是注意词义的细微差別,如语义的轻重、语气的强弱,准确地传情达意。 4.要准确地把握词语适用范围的大小。 5.要准确地把握词语的感情色彩,做到褒贬、庄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指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文中"是指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意的词语理解,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临时的意义。解题技巧有以下几种:一、结合语境,理解词义。这里讲的"语境"即上下文,结合语境即做题时"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文阅读中,"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是指一个词语具体的语境义。"文中"是具体的语言环境,词语含义的理解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整体文意的词义理解,二是具体语言环境中的词义理解。一个词语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受上下文的影响,会有临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辨析词语语境义是语感教学的一个范畴,是体现语文能力的一个标志,也是新大纲对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一个基本要求。语境义教学可借助以下方法。 1.通过反复诵读体味语境义。“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是传统语文教学的经验之谈,至今仍有借鉴作用。用于语境义的教学,使学生通过诵读吟唱,较好地感受语境所赋予的语言的隐含意义。尤其是初中课文,一般  相似文献   

15.
言语活动中 ,两个或两个以上固有义本不相同或相近、词性可同可异的词 ,在具体语境中 ,或者借助词与词本身客观因素的某种联系 ,或者借助特定语境因素提供的联系 ,经过联想推理转换 ,使其中某词固有意义消失或改变 ,产生临时义 ,与其它词的固有义构成“转义同指”关系 ,暂时表达了基本相同的意义。这样 ,含有临时义的词(即外显词 )便与另外含有固有义的词 (即潜显词 )构成了临时同义词。简言之 ,临时同义词是意义本来不同 ,而在特定语境中临时具有了基本相同意义的那些词。请看下面的例子。例 (1)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相似文献   

16.
学生对词语应用感到有一定难度,教师针对性地进行布设和引导,整合词语资源,引导学生结合语境展开深入研究,理解词语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应用义的现实存在,能够为学生提供学习上的支持,使学生形成丰厚的词汇积累。学生对词语的认识比较机械化,难以区分清楚本义和语境义,教师有针对性地给出解读,能够帮助学生顺利建立词语学法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文艺明星舞台上的“大反串”令人啧啧称奇,眼界大开。作家为追求语言的表现力,有意打破人们所习惯的语言常规,遣词时“反串”其“角色”,这是词语的“角色反串”。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义与语境密切相关,它依赖语境而存在,又在语境的制约与影响中不断演变、发展。语境能够使词义变得具体而单一,赋予词汇灵活多变的临时意义,并制约着词义的选择。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词义,弥补了以往单纯研究词语静态语言义的不足,使词语在动态运用中真正实现其交际工具的价值,同时也促使词义分析变得更加全面、科学。总之,语境是汉语词义存在和发展的土壤,语境分析对词义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9.
词语的“别义引申”不同于词汇学上的引申这里是从语用学的角度来讨论词语的引申。在使用语言进行交际时,为临时交际的需要而申发出的非正式词语义,这就产生了词语的别义,这种引申方式即词语的别义引申。象这样引申出来的词语义(别义)和词语的原义是断层的、没有什么联系的。这些词语别义在一般性语文词典中是否收录的。词语的别义引申主要有三种类型:字面引申,译音引申和国俗引申。字面引申,是指通过词语的字面义引出与该词语  相似文献   

20.
潘峰 《新读写》2011,(10):46-48
理解重要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是现代文阅读最基本的要求。“词语在文中的含义”,指的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词典义,而是这个词语在一定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临时的、附加的、具体的、动态的含义。它可能是临时指代的内容,可能是词语的比喻义、引申义、借代义,可能是蕴涵其中的作者特殊的思想感情,可能是用来表明某种意图,可能是事物的作用意义,可能是作者的观点立场,等等。这种含义,是既有别于词典义,又与词典义有着某种内在联系的新含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