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家"内的"豕"乃"豭"(公猪)字之省略."家"就读音来看是形声字,就内涵来看是会意字."家"中"豕",喻指家中的丈夫.古人用"豕"造"家"字用了取象比况法,与《易经》的表意方式相似,其目的是为了确立"家"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家"字乃中华先民养猪成就与一夫一妻制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远古社会走向文明的记录.  相似文献   

2.
刘周全 《语文知识》2012,(1):126-127
"豕"、"猪"二字都表示猪,但两字的竞争却贯穿了汉语发展的整个过程。"豕"字在甲古文中已经出现,并被大量使用,而"猪"字尚未出现。在先秦时期两字就开始竞争,同时语体差异初显端倪,直至隋唐以后,语体分化已见分晓,"豕"向书面语发展而"猪"朝口语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家"字,宝盖头下的"家",是猪的本字。许慎在《说文》中把家看作是形声字,曰"家从‘宀’,‘豭’,省声。"段玉裁对许氏的说法提出质疑,认为这个省声,为什么不直接用"叚"作声符?所以段氏说"家"字的本义是豕之所居,由于猪是人类图腾的崇拜对象,故而引申假借为人之居。史证记载,"家"字的出现应当在畜牧业产生以后。这时,人类的家庭经济与畜养开始发生密  相似文献   

4.
<正>逐会意字,《说文解字》:"逐,追也。"部首:辶部外笔画:7总笔画:10甲骨文的逐,(?)是上面一个"豕"(野猜),下面一个"止"(脚),有的甲骨文写作上"鹿"下"止",通常把它理解为动词,表示追赶。那么古人到底在追赶什么呢?是猪还是鹿?当人们在木牌上刻下一个"逐"字时,是想传递什么信息呢?如果追的话到哪里去追?其实,"逐"字是告诉对方要像豕或鹿等动物的样子去做,  相似文献   

5.
“豕”是个象形字,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体有许多形体,我们把“豕”字横过来看,真能发现它清晰地保留着猪头、长鼻、猪身、双脚和猪鬃的影子。甲骨文中另有一个“豕”字,系与“豕”为同一体,仅在腹部多一短画,这短画表示雄性生殖器。故豕豕同义,“豕”为公猪,“豕”为母猪。两字的甲骨文和金文字形比较如下:  相似文献   

6.
不少同学认为,偏旁就是部首,部首就是偏旁。其实,这种看法是偏颇的。因为偏旁、部首并非完全等同。在古代,人们把合体字左边的组成部分称为"偏",把右边的组成部分称为"旁"。后来,随着人们对汉字构成的进一步认识,才把一个字的左右、上下、内外等各组成部分统称"偏旁"。如果这个字是形声字,就把表示字义的部分称做"形旁",把表示读音的部分称做"声旁"。  相似文献   

7.
二师兄列传     
<正>战国末年,《吕氏春秋》中曾经记载过这么一件有趣的事儿——有一个人在读史书,读到"晋师三豕渡河"这一句时,被孔子的门徒之一子夏听到了,当即指出书上的字是错的,说应是"晋师己亥涉河"。因为字形相近,那时候的人写的还是篆字,确实很容易混淆字形,因此书上给写错了。有个成语叫"鲁鱼亥豕",就是用来形容书籍印刷错误的。小时候学写字,有两个是非常容易混淆的——"豕"与"亥"。而巧合的是,亥在地支中正是属猪,猪是十二生肖的最末一位。据《说文解字》解释,"亥为豕,与豕同。"  相似文献   

8.
亲爱的同学们,新年好!又一年过去了,我们迎来了可爱的猪年。你们知道猪象征着什么吗?在古时候,家里有猪意味着兴旺、发达,所以家字里面有个"豕"字,就是代表着猪的意思。怎么样,好玩吗?那么,你们  相似文献   

9.
<正>简写的"听"字,在小篆中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字。左边"口",右边"斤",本义是张口笑的样子。现在这个字已消失了,真正的作用是表示用耳朵听取声音。它是由繁体字"聽"字同音假借简化而来的。所以我们讲"听"字,必须从甲骨文的"听"字讲起,重点讲"聽"字。甲骨文的"听"字是个会意字。一只大耳朵,上下两个"口",这些都是象形字。"耳",是人的听觉器官。"口",是人的发音器官,两者  相似文献   

10.
【教学实录】板块一:巧拆"鹬"字,轻松识记师:我们先来看一个字(出示:鹬),谁会念?生:yǜ。师:这是一个形声字,去掉右边的"鸟"字旁(擦去"鸟",留下"矞"),念什么?生:yǜ。生:"鹬"是个形声字,所以,这个字念yǜ。师:真了不起!你能利用形声字的特点来识字。"矞"的本义是"矛穿过物体"。去掉"矛"字头(擦去"矛",留下"冏"),这个字又念什么?  相似文献   

11.
<正>古代的"默"字是个左右结构的形声兼会意字。说它是个形声字,左边的"黑"字是读音,右边的"犬"字表示这个字与犬有关,它的本义是指犬突然袭击人。说它是会意字,因为"黑"字表示黑暗中犬突然袭击人。犬在突然袭击人之前没发出声音,这就是沉默。古人为什么把这两个字放在一起,用来表示  相似文献   

12.
长期以来,作文一直是很多学生的一块心病,一提到写作便如芒在背,如鲠在喉。同学们要么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不得其门而入;要么是"一叶障目,不见泰山",始终与写作隔着一层轻纱。久而久之,很多同学对写作文产生了"鸡肋情结",其结果只好是敷衍了事,疲于应付。究其原因,大多缘  相似文献   

13.
    
蒋岭 《小学生》2006,(1):20-21
“家”的来由 我们的“家”字,由“宀”和“豕”构成,是房子里放着一头 猪。现在的都市人,除了把猪当宠物外,没有谁会把猪养在 房子里。但在农村,这却是惯常的事,有些猪养在猪圈里,有 些猪却穿堂入室,在家里走来走去。人类学家从这个“家” 字,看出产生这个字的时候,古人已经过了游牧时期,进入 定居生活,房子里才会有猪啦!  相似文献   

14.
<正>在演化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汉字的不断形声化、简化、美化及异化等原因促使了部首"艹"的不断演变。1.形声化形声化是汉字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之一。汉字的发展过程,就是汉字朝着形声化方向演变的过程,这在形声字所占汉字的比重中便可以看出。在汉字的发展过程中,形声化是一条重要的发展方向。形声字有声符和形符组成,大多数形声字以声符表示形声字声音,以形符表示本意所属  相似文献   

15.
形声字“声符”表意日益复杂化的另一促成因素,是形声字本身形体结构的变化“。声符”书写变式、变体“,声符”形体改换、借用“,声符”形近,声近混误,讹传的形声字“的声符”误认,或文字归并,致使形声字“的声符”异字同体,因而产生庞大“的共用同一声符”的形声字字群,从而搅乱了形声字“声符”表意的直接性,有序性,往往造“成声符”表意的隐晦,游离。  相似文献   

16.
孙永选 《现代语文》2006,(2):123-123
"徒"是一个常用字,但是常常有人把它拆分成左右结构,其实是弄错了这个字的字形结构.<说文解字>释其义为"步行也",字形结构分析为"从辵,土声",是个形声字.在字形演变的过程中,隶书和楷书都把义符"辵"上部的三个撇拉长,成了"彳",把下半部分"止"写在了"土"的下面,把声符"土"挤在了右上角.巧合的是,右边凑成了"走"字.这样就给人造成了一种错觉,好像"徒"是"彳"和"走"组成的左右结构的字,而且与其意义"步行"还比较吻合.  相似文献   

17.
<庄子·逍遥游>中的"搏"字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搏",但也有的版本认为应写作"搏".本文从版本、字的形音义、刻版及书法中常见的构形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产生"搏"和"搏"分歧的原因是"搏"和"搏"形体相近,在书籍流传过程中很容易出现讹误;同时又从文献的注疏和引用等方面进行论证,从而认为在<庄子·逍遥游>中应写作"搏".  相似文献   

18.
新出楚简中的"性"字都写作"眚",而"情"字则有时写作"青",有时写作上"青"下"心"的结构.结合传世文献进行考察,可知先秦"性"、"情"二字的特殊形体是反映了当时"性"、"情"概念的不同内涵的,而且这些内涵又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先秦"性"、"情"概念内涵的演变及文字形体的选择与当时整个哲学思想的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家”内的“豕”乃“猳”(公猪)字之省略。“家”就读音来看是形声字,就内涵来看是会意字。“家”中“豕”,喻指家中的丈夫。古人用“豕”造“家”字用了取象比况法,与《易经》的表意方式相似,其目的是为了确立“家”的观念,规范人的行为。“家”字乃中华先民养猪成就与一夫一妻制社会相结合的产物,是远古社会走向明的记录。  相似文献   

20.
形声字的读音一般是由声旁表示,但是,不能总是"秀才识字读半边",形声字什么时候该读"半边音",什么时候不能读"半边音",是个复杂的问题。形声字读音的复杂性主要由四种因素造成。一是汉字形体的复杂,加之形声构造中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