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情绪理解是心理和社会适应的重要指标,对幼儿的社会适应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儿童情绪的社会化也是儿童社会化的重要方面,而情绪理解能力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旨在了解3-6岁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特点与趋势。研究采用情景故事方法考察幼儿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结合研究结果提出促进幼儿情绪理解能力发展的教育建议:(1)创设丰富情境、培养儿童情绪理解能力。(2)重视儿童多种能力、促进儿童社会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刘小童  刘灵 《科教文汇》2020,(11):165-166,169
情绪表达是儿童情绪胜任力的关键内容,在儿童发展过程中有重要作用。本文拟从儿童情绪表达能力的发展特点、影响因素及其干预方式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并从概念界定、研究对象、情绪类型和研究内容几个方面对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3.
儿童对情绪的理解是儿童与外界沟通的一个重要环节。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发展成为许多学者和专家研究的焦点,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概念与成分、发展特点以及影响儿童情绪理解能力的因素等。  相似文献   

4.
儿童情绪调节能力的发展是衡量儿童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也是当前诸多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该文对儿童情绪调节的涵义、方式及研究者研究儿童情绪调节运用的方法进行了综述。此外,并在评述的基础提出了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5.
仇艳玲 《科教文汇》2008,(30):37-37
在当代社会更多地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因素是情绪智力,而家庭是培养儿童情绪智力不可忽视的重要环境。本文认为影响儿童情绪智力的家庭因素有父母的意识、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自身的行为,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培养儿童情绪智力的对策。包括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儿童的情绪智力,营造民主温暖的家庭气氛,在游戏中培养孩子的情绪智力,父母自身的榜样作用。  相似文献   

6.
情绪能力是儿童在引发情绪的社会情景中做出有效的和适当的行为的能力。社会能力是儿童为了顺利地适应社会而具备的社会、情绪和认知方面的技能和行为。本文首先探讨了情绪能力的定义、成分以及情绪能力和情绪智力的联系,然后分析了社会能力的定义、结构和作用,并阐述了情绪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关系、影响两者的因素,以及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相似文献   

7.
王敏 《科教文汇》2011,(35):200-201
情绪是影响中学生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情绪管理有助于中学生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因此,应加强对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尤其要重视对中学生的认知调控能力、情绪宣泄能力、对象转移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袁媛  祁宁 《科教文汇》2013,(4):192+194
青少年焦虑症状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探讨儿童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修订版对苏州地区小学生进行了焦虑情绪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小学生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成绩、家庭暴力、玩电脑和网络游戏、学习压力。此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困扰小学生的一个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值得广大心理和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9.
袁媛  祁宁 《科教文汇》2013,(12):192-192,194
青少年焦虑症状已逐渐成为心理、教育及其他社会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重要问题之一。为探讨儿童的焦虑症状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采用儿童焦虑量表修订版对苏州地区小学生进行了焦虑情绪和影响因素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小学生的焦虑情绪发生率较高,焦虑情绪的影响因素有:性别、成绩、家庭暴力、玩电脑和网络游戏、学习压力。此研究表明焦虑情绪是困扰小学生的一个较明显的心理问题,值得广大心理和教育工作者重视。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是非简答法,对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练习情绪的诸因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学生体育课练习情绪主要来自教学方面、教师方面和学生本身三个主要方面。对圆满完成体育课的任务,提高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校重视大学生情绪教育刻不容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莉 《大众科技》2008,(3):131-132
情绪教育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保障,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各方面的影响,在情绪控制方面十分薄弱,分析和改良情绪教育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时候,既要考虑儿童全面发展的需要,又要符合未来社会对人的情感方面的需求。良好情绪的培养对于幼儿来说尤其重要,因此我们设计出以突出情感为重点的教育过程,并对教育过程出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3.
陈燕妮 《中国科技纵横》2009,(12):195-195,197
家庭是儿童出生后最先接触到的环境,家庭关系、家庭长者的言谈举止,都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因此,要积极发挥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杨薇  方平  顾凯 《科教文汇》2011,(10):176-176,200
在传统的情绪理论和研究中,意识体验被看成是情绪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随着无意识研究的兴起,心理学家提出的"无意识情绪"挑战了传统的心理学观点。本文主要从无意识情绪的概念、产生及其理论和实证支持进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15.
杜琼 《科教文汇》2008,(36):55-55
在构建和谐农村的进程中,留守儿童的心理和谐是构建和谐农村的重要内容。本文着重分析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存在着学习、情绪情感、道德和个性方面的问题,分析影响因素并探讨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6.
情绪是复杂的心理生理学现象,反映了心智状态与个体内在的生物化学系统和外部环境影响的相互作用。情绪的识别、产生和控制主要依赖于腹侧系统和背侧系统的功能整合。对情绪的遗传机制研究有助于人们在理论上加深对情绪本质的理解,在应用上进行情绪障碍的预防与干预。情绪与认知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具体反映在情绪与注意、工作记忆和决策等方面的关系。焦虑症和抑郁症作为情绪障碍的代表,具有重要的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7.
陈烨 《知识窗》2023,(11):90-9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情绪智力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影响,从而为培养大学生创造力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内容:主要涉及情绪智力和创造力两个概念。情绪智力是个体在理解和表达情感、控制情绪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等方面的能力。创造力则指的是个体寻找并提出新颖而有价值的观点、想法或解决问题方法的能力。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选取了一定数量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并利用相关量表对他们的情绪智力水平进行测量。结论:情绪智力培养对大学生创造力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因此,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情绪智力水平可以促进他们的创造力发展。  相似文献   

18.
左臣伟 《内江科技》2009,30(11):136-137
本文着眼于社会化的涵义及儿童社会化的意义、城市中出现“问题儿童”的原因、跆拳道运动本身所蕴含的价值功能,分析了跆拳道运动对城市儿童两个主要方面的社会化影响。  相似文献   

19.
农然午 《科教文汇》2013,(4):138-139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来到城市务工,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随之增多,据调查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大概有5800万人之多。在留守儿童这一弱势群体背后的各种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因为家庭教育在儿童一系列社会化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个人初始社会化的主要方式,是人一生社会化的基础,所以本文探讨了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意义和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20.
魏子瑜 《科教文汇》2010,(17):1-1,7
学校是儿童进入社会的第一站,学校教育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是影响儿童社会化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论述了学校教育中对儿童的社会性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三个主要因素:班集体、教师、同伴关系。班集体是儿童在学校中的"家",是学习、游戏的主要场所,教师就是这个"家"中最权威的"家长",主导儿童的一切行为,而同伴关系对儿童发展自我、人格以及学习必要的社会交往技巧等都有帮助,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