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学生的错误答案,教师一般能引起重视,分析学生做错的原因。但对学生的“正确答案”,教师在肯定的时候,往往会忽视对此行深入的分析。有一次,我让学生用“贡献”一词造句。批阅作业时,我发现全班竟有三十多名学生所造的句子与这一名类似:“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作贡献。”区别只是把“好好学习”改为“认真学习”、“刻苦学习”、“勤奋学习”、“努力学习”、等。这绝对不是巧合。仔细回想,我记起几天前上课时我请一名学生用“贡献”造过一个句子,那学生造的句子就是“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为祖国作贡献”。这些“正确答案…  相似文献   

2.
教句子的连带成分时,我先让学生复习句子的基本成分,再用基本句式如“鸟飞”、“我爱祖国”等要学生作扩句练习。在课堂练习中,学生你一句我一句,一下子把这三个只具有基本成分的句子扩成了几十个句子。例如把“鸟飞”扩成的句子有:“鸟在天空飞”、“鸟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飞”、“一群小鸟在头顶上空飞”、“美丽、活泼的小鸟飞过了小山岗”、“一群黄色的小鸟飞到远处去  相似文献   

3.
高中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多是难以挑剔的一流范文,无论是从思想内容上说,还是从艺术形式上看.然而也有一些文章(有的是名家之名篇),其中存在着某些不合现代规范的句子.虽然一两个稍有暇疵的句子,无损于整篇文章的光彩,但“语文都要站得住,没有病句,没有空泛的话”(叶圣陶语).语文课本是学生学习的范本,特别要注重语言的纯洁与规范,让学生从优美的语言、规范的句子中学习祖国的语言,提高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现列举笔者在教学中发现的一些或在语法上、或在修辞上、或在逻辑上值得推敲的句子,供课本编者、同行教师及同学们…  相似文献   

4.
《祖国多么广大》(第二册)一课共有四句话,其中最后一句“我们的祖国多么广大”既是本课的重点句子,也是学生难以理解的句子。以下教学片断可供借鉴。 师:谁知道“祖国”是什么意思? 生:祖国就是“国家”的意思。 师:那美国、英国是不是我们的祖国?为什么? 生:不是。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国家。 师:不是。因为那不是我们的国家。(因势利导提示)所以说“祖国”就是——  相似文献   

5.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应采取多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切实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一、运用学过的词语和句子说话。教完一篇课文或一个“基础训练”之后,要求学生用同一个词语说几句不同内容的话。例如小语第三册“基础训练1”第四题“读一读,把句子抄下来”中的“困困难学习要不怕困难。”可在学生理解其中的词义和句子含义的基础上,进一步启发他们说出“我们学习要不怕困难。”“解放军叔叔不  相似文献   

6.
有一位老师要学生用“因为……所以……”关联词造句,有个学生写了一个这样的句子:“因为我爱学习,所以我一定要把学习搞好。”老师批改时,就用红笔在句子下面划了一道线,还打了批语:“此句不通,另作。”“另作”两  相似文献   

7.
梁莉 《辽宁教育》2002,(10):45-46
学法指导就是着眼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中年级以句、段训练为重点,此阶段的学法指导应以培养学生读懂句子、写好句子、修改病句的能力为着眼点,其中,重点应培养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一、精心点拨,注意渗透,培养学生理解句子、分析句子的能力1.抓住关键词语读懂句子。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包括生词、难词、能突出说明句子意思的词、含义深刻的词、关联词语等。如第六册《荷花》中有句话:“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理解这句话,应抓住句中“大圆盘”、…  相似文献   

8.
《湖北教育》二○○○年第一、二期《抓住重点学句子 联系实际促理解》一文,读后提出自己的一点看法,仅供参考。 首先,我认为执教老师把“祖国”一词狭义地解释为“中国”太片面了。不妨假设一下,这个班有美籍、英藉学生,当他们听到把祖国说成中国也许会拍案而起,岂不是世界上就成了一个国家——中国?执教者把“中国”和“祖国”两  相似文献   

9.
一、教学思路的依据(一)学习要求1、看懂图画,训练观察能力.2、图与文字结合,借助汉语拼音学习三个句子、五个词语、六个生字,能将五个词语用于适当的语言环境.3、继续学习“看图学词学句”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二)对本课看图学词学句特点的剖析本课包括:一幅图、三句话.三句话的前一句(两行)是以纯拼音形式出现的,内容是“我们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后面两个句子是汉字注拼音的句子,第二句讲我们和老师的关系,第三句讲我们应该怎样学习,从句子中提出五个词语.在句子中领会“关心、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内涵,同时进行尊师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10.
1.见“缝”插“针”法。“缝”即是恰当的时机,“针”即是某个具体的学习方法。见“缝”插“针”就是教师根据课堂教学内容的实际需要,把握时机,有意识地渗透某个具体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加以运用。例如,若遇到结构复杂的句子要教学生正确理解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先查出句子的主干(主、谓、表、宾、补语等),然后找出句子的“枝叶”(定、状、同位语等),同时理清两者之间的逻辑事理关系。  相似文献   

11.
设计理念语文教学不是一种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能力的建构。学生语言(听说读写)能力的形成主要是靠语言实践,即“言语学习”。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通过感受——领悟——积累——运用不断吸收和积累语言,习得和积淀语感从而形成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学习目标1.自读自悟,基本读懂课文内容,感悟主动走向生活、广交朋友的人生态度。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我”与罗斯福夫人的对话。2.能组织语言把自己对词语句子的感悟通顺清楚地表达。3.积累文中优美的词语和句子,在一定的情境中运用这些词句。学习准备学生搜集罗斯福夫人的有关资料和…  相似文献   

12.
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培养学生说写句子的能力是日常生活的需要,是低年级语文教学发展学生语言和思维的重要手段之一。低年级说写句子训练是否规范,将直接影响到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所谓规范,就低年级来讲,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3.
造句是学生练习运用词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造句时常满足于造结构完整的简单句。例如:用“不仅……还”造句,学生写得最多的句子是“他不仅爱学习,还爱劳动。”造句是学生练习运用词语的一种常见方式,是学生作文的基础。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造句时常满足于造结构完整的简单句。例如:用“不仅……还”造句,学生写得最多的句子是“他不仅爱学习,还爱劳动。”“他不仅学习好,  相似文献   

14.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创新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教育观念的转变。而教育观念转变的核心是在问题解决中去提高认识,在于中体会,在干中升华经验,在于中走出误区。下面,笔者结合课堂教学,谈谈更新教育观念的问题。首先讲一件实事。在一节一年级的语文课上,学生正在用“爱”造句:爱劳动、爱祖国、爱妈妈……当教师让学生造几个音节的句子时,学生更活跃了:我们爱祖国、我们最爱伟大的祖国……没想到小X举手说:“我不爱祖国。”面对这种情况,教师没有批评或斥责小X,而是问他:“你爱你的家吗?”“祖国就是我们的大家庭…  相似文献   

15.
有一次学生互改作文,班长修改了学习委员作文中的一个句子,引起了一场风波。学习委员作文中的句子是这样的:“张晓明的祖父来参加家长会,弓着背好容易才爬上学校四楼会议室。”班长把“好容易”改成“好不容易”。学习委员看了班长的修改表示反对,说班长改错了。有的学生支持班  相似文献   

16.
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对中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意义作了明确阐释:“使学生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为将来进一步阅读古籍,继承祖国文化遗产,打下初步基础。”目前,中学文言文教学多采用“串讲法”和“评点法”。这两种方法皆以老师讲授为主。我个人认为,欲迅速提高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培养学生自学文言文的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积累词汇,弄清语法积累词汇就是要学生了解并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实词是意义比较具体的词,在句子中处于重要位置。离开了文言实词的积累,…  相似文献   

17.
句子训练应该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在学习句子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能力。有位教师教学一册《小小的船》时,是这样进行句子训练的。课文第一句“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是一个变化了的单句,当中省掉了判断词“象”。教师在指导学生初步看图学文之后,出示小黑板上的练习:“弯弯的月儿象()()。”让学生填空。学生很容易就说出:“弯弯的月儿象小船。”这表明学生对课文第一句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在括号里填上  相似文献   

18.
比较的方法是理解语言文字极其重要的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理解体味作者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妙处,真正达到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的目的。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常用的比较方法主要有如下几种:一、换词比较把句子中一些词语换成另一些意思相近的词,让学生通过比较,领略这个词语将具的情味。如《麻雀》一课中有一个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这句话写出了小麻雀处境很危险。教学时,我把“走”字换成“逼”字,然后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比较理解。通过比较,使学生领会到:把“走”换成“逼”表面看来,能使气氛更紧张…  相似文献   

19.
作为语文教材,自应做到语言文字规范化,才有利于学生正确学习和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下面是高中语文第二册《改造我们的学习》正文第一部分:“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相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就这个句子的表达,我与大家商榷。我认为:此句中“认识”和“贫乏”,“认识”和“丰富”不搭配,表意不够明确。“认识”是文中主语,是名词,它的意又是指人的头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谓语是合成  相似文献   

20.
教学要求: 1.能看懂图意,学习围绕“我”、“浪花”进行观察,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2.理解句子意思,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学会本课的9个生字、8个新词。(注:课文中未出现的“这次”,教学中可避开)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学习围绕重点仔细观察图画的方法;理解句子,启发想象,体会“我”在海边和浪花嬉戏的欢愉心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