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于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用电负荷急剧增加,迫切要求提高电力传输能力,而输电走廊的分布环境及地理位置是影响输电线路数据信息传输的关键因素,针对北斗卫星数据传输特性,能够在保证数据安全前提下快速、有效地处理并传输数据,提出基于北斗卫星传输的信息采集与监控系统,开发了北斗通信系统软硬件及数据接口,同时建立了信息采集监控与传输系统,并在安徽电网220千伏谷南2C19线利用北斗系统进行数据信息实时传输,全面提高了电网运行的灵活性和安全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高寒地区独立光伏电站的运行维护成本高的问题,文章以那曲地区嘉黎县林堤乡独立光伏电站为试点,以北斗卫星通信为数据传输载体,搭建独立光伏电站远程监控系统,完成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的实时监控。并通过电站运行数据的分析,掌握电站设备的状态,及时排除电站运行隐患;根据独立光伏电站特性设定阀值,实时将电站故障信息推送给维修人员;同时为高寒地区光伏电站升级改造提供数据支持,探索更加精准的电站远程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3.
北斗卫星SCADA通信组网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卫星通信技术的进步,成本不断降低,卫星系统在SCADA领域中的应用日益普及。卫星通信大范围、无盲区的网络覆盖优势,尤其适合在地理环境复杂、后勤保障困难的地区用于通信传输。北斗导航卫星具有价格便宜,设备体积小,功耗低,安装、维护和使用方便的优点,在SCADA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将着重介绍北斗系统的技术特点和优势,并提出北斗系统在SCADA通信传输中的建议组网方案。  相似文献   

4.
正为延长北斗救生终端在越野探险、抗震救灾等紧急救援场合下的单次使用时间,提出了从终端的电源管理、处理器工作模式,接口电路设计等软硬件方面降低功耗的方法。工程实践验证,一节1200毫安时的干电池可供终端连续工作84小时,超过黄金救援时间要求,不需要用户更换电池维护,可待机3年以上。北斗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发的卫星导航定位系统,能够提供120个汉字的通信服务,利用北斗系统构建的搜救营救体系已在地震救灾、海上渔业、船舶运输、铁路运输等特定区域环境中得到应用。北斗救生终端作为遇险人员携带的报警  相似文献   

5.
巨丹 《科技风》2011,(23):24
DDN(DigitalDataNetwork)数字数据网。是利用数字信道来连续传输数据信号的数据传输网络。本文介绍了相关DDN数据通信网的基础知识,网络概况及一些相关的维护知识。  相似文献   

6.
创新驱动发展是国家战略,科技创新在我国全面创新中具有核心地位和引领作用。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及北斗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意义重大,不仅对我国北斗产业发展指明了新方向,提出了新要求,也推动北斗产业步入了新的发展领域。文章通过探索浅析科技创新对我国北斗产业发展的驱动引领,为我国北斗系统积极参与国际竞争,提高我国北斗产业市场竞争力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科技短波     
正北斗距全球组网一"星"之遥3月9日19时55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北斗系统第54颗导航卫星,北斗导航工程实现2020年"开门红"。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后,将进行变轨、在轨测试、试验评估,适时入网提供服务。北斗系统建设先后经历了北斗一号系统、北斗二号系统、北斗三号系统三个阶段,目前北斗一号4颗试验卫星已全部退役,从北斗二号首颗星起算,我国已发射54颗北斗导航卫星。北斗三号系统由24颗中圆地球轨道卫星、3颗  相似文献   

8.
汽车总线数据通信技术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这些总线都需要采用专门的数据线束,这将增加汽车的制造成本和维护难度,并给汽车内的数据传输带来不稳定的因素。汽车电力载波总线数据通信技术,在不增加汽车内的线柬的基础上实现汽车内ECU漠块间的数据传输和共享。本文就如何设计和实现该总线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相关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北斗导航系统是由我国自主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近年来发展迅速,已经在国际上占据了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北斗导航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北斗导航系统的居家养老紧急救援与定位的系统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0.
2017年9月份,军委联合参谋部与国家认监委在重庆联合发布了《北斗行动2020计划》,其重点任务之一就是建设北斗卫星导航认证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培育不低于2家认证机构开展北斗导航产品认证工作;其发展目标中指出:到2020年,建成一个至少由2家认证机构和17家检测机构组成的北斗卫星导航认证体系。在此背景下,在国家认监委和中央军委联合参谋部战场环境保障局的联合指导,中国北斗卫星导航产品检测认证联盟组织开展下,广州赛宝认证中心服务有限公司和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认证中心共同开展了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认证工作,并在2018年完成了试点工作,确定了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认证组织机构、产品认证范围、认证认可模式、认证程序规则等内容,为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产品认证在全国推广实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资讯     
正北斗系统迈入全球时代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于20世纪90年代启动研制,先后建成北斗一号、北斗二号、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北斗三号卫星于2017年11月发射,到2018年底,已发射19颗卫星,基本建成全球系统;到2020年前后,全面建成由30颗卫星组成的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2017年11月到2018年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7月31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正式开通,意味着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已全面建成,中国北斗开启了服务全球、造福人类的新篇章。而在北斗研制的过程中,科研人员展现了独特的中国智慧,为世界贡献了创新的中国方案。我国的北斗系统不能像美国的GPS那样在全球建立地面站,因此为了解决境外卫星的管控问题,我国的科研人员在卫星之间搭建的通信测量链路,实现了卫星与卫星、卫星与地面站的建链互通,能够让我们看不见的、在地球的另一面的北斗卫星,与我们头顶的北斗卫星取得联系。星间链路是北斗系统实现全球服务的关键,是自主运行的前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GPS系统伪距双差的数学模型,使用MTLAB编制定位程序,对实测数据分别进行北斗、GPS单系统伪距双差基线解算,北斗/GPS双系统伪距双差基线解算。实现了分米级的北斗、GPS以及北斗/GPS短基线伪距差分定位。通过对结果分析和比较,验证了组合定位的优越性,也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与结论的正确性,并简要展开了今后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社会面貌日新月异,我国各行各业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就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步伐而出现的高新系统,该系统对于监测地面实时的状况起到的作用十分显著。对于我国林业来说,林区一般面积广阔,不易人工排查如森林面积、病虫灾害、森林火灾等问题,而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对林区的监测工作中,可以十分有效的解决这些棘手的问题,并且极大程度的降低了林区日常维护的人力成本,对于保证我国林业稳定健康发展,走向现代化林业发展道路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3月31日凌晨,我国第17颗北斗导航卫星,同时也是我国首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远征一号上面级的接力护送下,准确进入距地面3.6万公里的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标志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迈出了区域运行到全球覆盖的第一步. 这次卫星发射与以往有何不同?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实现了哪些技术突破?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组网后,将发挥什么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在军事和民用方面都得到广泛的应用.文章结合使用实际,着重从组成、技术指标和工作原理上进行了详实的论述,并就北斗导航系统的优势与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有助于在实际工作中对北斗导航系统做更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将逐步为全球提供服务。推动北斗“走出去”的武汉光谷北斗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光谷北斗)近日表示,它将首先在泰国、斯里兰卡打造北斗国际合作“样板间”,再将北斗科技合作推广至东盟10国及更多亚非国家。光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阐述了北斗系统在智慧校园系统中的应用。作为中国自主开发,独立运行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其精准定位,授时,导航功能可应用在智慧校园系统中,更好地为广大师生服务。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科技的持续发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亦随之在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且该系统是卫星导航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高精度卫星导航系统的正常运作离不开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因此及时开展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建设工作势在必行。除此之外,北斗地基增强系统也是高精度卫星导航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显而易见,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全面发展需以标准体系为基础。基于此,笔者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概念进行详尽阐述,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的解决方案及其实际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希望通过对北斗地基增强系统建设及应用研究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其他系统标准体系的建立提供一定有效借鉴。  相似文献   

20.
卫星导航产业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北斗卫星导航产业的专利分析入手,指出了我国企业在北斗专利布局上的发展和不足,并以此为基础给出了进行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知识产权战略部署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