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幼儿韵律活动的核心是通过幼儿能够理解的方式,引导其感受音乐的节律,从中获得愉悦,并通过自己身体的律动再现这种节律和表达自己的愉悦。开展小班韵律活动,应选择贴近幼儿生活经验的内容、有节奏感和重复性的曲目,教师指导语言要具体、明确、适时,动作指导要从自然动作到模仿动作,再到表现动作,让小班幼儿的随乐节奏动作变得更富有艺术表现力。  相似文献   

2.
有效组织韵律活动,对幼儿园教师来说是有一定挑战的。一方面,现用的建构式课程中有关韵律活动的内容不多,教师组织韵律活动的经验不够丰富;另一方面,韵律活动开展难度大,不易把握,容易出现只重纯动作训练而使幼儿产生疲惫的现象。结合小班韵律活动"猴子爬树",分析、总结如何提高韵律活动准备的效度及如何有效规划韵律活动实施的方法,以此来阐述如何有效组织小班韵律活动,并结合活动经验总结有效组织幼儿园韵律活动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3.
凌静 《考试周刊》2014,(36):187-187
<正>幼儿园音乐活动分为歌唱活动、音乐欣赏活动、韵律活动、打击乐演奏活动四项内容。小班韵律活动《两只小鸟》是韵律活动方面的内容。所谓韵律活动,是指在音乐的伴奏下,以协调的身体动作表现音乐的活动。韵律活动既能够满足儿童对音乐的参与、探究的需要,获得表现和交流的快乐体验,更能够促进儿童身体运动能力和协调性的发展,加强音乐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小班幼儿的注意力时间本就只有15~20分钟,在短短的  相似文献   

4.
设计意图靠垫是幼儿非常熟悉的生活用品,它轻巧美观、安全舒适,幼儿在家中也常常会拿着靠垫摆弄和玩耍。本次活动以靠垫这个低结构的材料作为幼儿的游戏玩伴,使孩子既感到亲切熟悉,又有新奇感。结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活动突出一个"趣"字,让幼儿在与靠垫交朋友、做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  相似文献   

5.
李宁英 《学前教育》2010,(12):39-39
在“快乐音符”音乐课程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配上了清新的曲调,帮助幼儿了解优秀的民族文化。这些朗朗上口的古诗有独特的节奏和韵律,活动之前的吟诵有利于幼儿掌握歌曲的节奏。例如小班吟诵歌唱活动《咏鹅》,在学习歌曲之前,教师会结合一些游戏,帮助幼儿感受旋律中的节奏。  相似文献   

6.
郭毅浩 《教育导刊》2011,(10):64-67
律动是幼儿园韵律活动的类型之一.是指在音乐或节奏的伴奏下,以身体动作为基础、以节奏为中心的音乐活动,其特点是节奏感强,动作形象简单。小班幼儿具有动作发展快、爱模仿、“认知依赖于行动”等特点,从这些特点来看,律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学习需要、深受孩子们喜爱的活动类型。  相似文献   

7.
当前,幼儿园绘画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形式多样。但如何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既满足他们涂鸦兴趣又能为中大班绘画活动打好基础的绘画教学活动,是幼儿园教师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在情境游戏中开展的小班幼儿绘画活动,是一种符合小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活动,既能让幼儿体验涂鸦活动的乐趣,又能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美,还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相似文献   

8.
设计意图: 分类是小班第二学期的教学重点,又是较复杂、较抽象的一项数概念.对小班幼儿来讲更是如此,而小班幼儿形象思维和直觉行动性思维较突出,运用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来理解这一概念,相对较容易.本次活动的整个过程都穿插了一定的故事情节,以此来调动幼儿积极性,让幼儿在"表演"中动手操作,让幼儿在"表演"中探索分类.  相似文献   

9.
设计意图 每当孩子们散步经过花圃时,看见各种花儿争奇斗艳,都情不自禁地叫道:"老师,红颜色的花,黄颜色的花,真多啊!""一朵、两朵、三朵……"抓住幼儿的这一兴趣点,我尝试采用活泼生动的情境教学法,让幼儿在创设的有趣、形象的"游万花园"的情境中学习按颜色分类、配对,同时整合美术领域关于颜色认知和粘贴等技能,希望能激发小班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让他们初步学会在生活中感知数学、运用数学.  相似文献   

10.
李淑侠 《成才之路》2011,(21):67-67
小班幼儿动作发展较差,节奏感不强,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音乐经验还比较少,根据这些特点,小班在音乐活动方面应以律动为主。一、带领幼儿进入实际的情境中去亲身感受在刚入园不久的幼儿学习"打鼓、吹号"这一模仿动作之前,我们先让幼儿观看本园哥哥姐姐们为庆祝国庆而练习打鼓、吹号的活动,幼儿会对哥哥姐姐的这一活动产生极大的兴趣,看得非常认真、仔细。待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再教他们做打鼓、吹号的动作。这些孩子由于进入了生活的情境,  相似文献   

11.
小班音乐教学的点滴体会杨化冰如何引导幼儿步入奇妙的音乐世界?怎样利用“音乐”这门独特的教育工具,使幼儿获取多方面的艺术感染和启迪?围绕这个问题,我在小班中进行了音乐教育的连续活动。1.引导幼儿学习听和唱音乐是听赏的艺术。小班幼儿都是第一次入园过集体生...  相似文献   

12.
王悦 《幼儿教育》2012,(16):30-31
设计意图:《公共汽车》是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智慧树"栏目曾经播放过的一首歌曲,它富有动感,节奏明快,非常适合小班幼儿学习,于是我选择此内容设计了这个韵律活动。整个活动以生动、有趣的坐公共汽车情景串联而成。  相似文献   

13.
小班幼儿音乐活动激趣法张晓云小班幼儿的活动带有明显的情绪性,他们常常在兴趣的驱使下自发地进行多种活动。笔者在开展小班音乐活动时发现,小班幼儿大都喜欢唱一些熟悉的歌曲,新授课时,他们一般兴趣不太高,第二节复习课时,他们由于熟悉了音乐节奏,表现出浓厚的兴...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20,(32):165-166
针对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一节小班律动《手的舞会》,活动中的音乐则是选择了一段既有趣轻松、又活泼愉快的曲子,并且呈现多次重复,非常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这个活动我实施了两次,通过两次的实践与反思,让我知道了一个音乐活动,可以实现丰富多彩的多元价值,教师可以有不同的风格、不同的特点、不同的思考……音乐活动中的多通道给了幼儿充分体验、表达情感的机会。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绝对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音乐是综合的艺术。幼儿通过多通道的感受、理解、创作来表现音乐,让他们真正融入音乐中,并影响着他们的一生。  相似文献   

15.
在某幼儿园全托班实习期间,我发现该班幼儿(均为婴小班幼儿)对音乐很感兴趣,在一日生活中常自发哼唱歌曲、模仿弹奏动作等。这种完全由幼儿自己发起和组织的自发音乐活动,能够比较真实地反映幼儿的需要,是幼儿自我表现的很重要的手段。那么,幼儿的自发音乐活动是在什么情境下产生和维持的呢?幼儿自发音乐活动的方式有哪些?幼儿喜爱什么样的音乐作品?了解幼儿自发音乐活动的这些特点,将有助于教师和家长更好地了解幼儿对音乐的需要,为幼儿园和家庭更好地开展音乐教育活动提供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16.
设计意图:"猜猜什么不见了"是深受小班幼儿喜爱的一个传统游戏。我以此为基础设计了"猜朋友"这一集体教学活动,试图让小班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来关注同伴的特征,并能凭借自主搜集的信息进行初步的推理、判断。在该活动中,我预设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是唱唱跳跳找朋友。在此环节中,幼儿要边唱歌曲  相似文献   

17.
幼儿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小班幼儿年龄小可塑性较强,在小班阶段是我们对孩子进行良好进餐习惯的培养,及时地纠正不良饮食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实践研究中,我们首先调查、了解、观察和分析了幼儿的进餐能力及习惯,针对问题采取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教学,在"精"字上做文章,在"细"字上下功夫,切切实实把每一个细节做好,帮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相似文献   

18.
综合活动:《我喜欢的水果》设计理念:小班幼儿获得知识、技能和经验的途径主要是通过游戏化的情境和直观形象的感知以及丰富多彩的环境创设和多样化的材料准备。使每一个幼儿在玩中学、玩中乐、玩中得。因此本次活动的设计是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和认知特点,积极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真正使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9.
黄满意 《考试周刊》2014,(66):190-190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应萌发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小班幼儿涂鸦不仅是一种美术活动,而且是他们认识世界、表达自己感受、与周围大人和小朋友交往、获得肯定的一种天然成长方式。但由于小班幼儿绘画的目的性不强,绘画技能不完善,他们不能自如地用绘画表达自己的感受。因此,教师应将情境法运用于小班幼儿绘画教学中,通过具有趣味性和游戏性的情境激发幼儿参与绘画活动的兴趣和动机,引导幼儿通过绘画大胆地表  相似文献   

20.
小班幼儿的思维特点是跳跃、零散的,容易受他人影响,喜欢模仿别人,语言表达也缺乏准确性。因此,教师在组织小班幼儿进行音乐创编活动时,往往觉得现场的情况不易把握。很多时候,幼儿表达的和当下教学的内容不在一个平台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