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使我们在学习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
加强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使我们在学习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 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加强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3.
一、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必要性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是使我们在学习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实施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一般特性和规律的一种概括性的、间接的反映过程。思维活动能使我们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离开了思维活动,感性认识就无法上升到理性认识,理性认识也无法指导实践活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也明确提出: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语文教学的改革势在必行!怎么改?考虑未来社会的发展,就语文教育而言,也就是抓住智力培养的本质,强化语文教育思维能力训练。林崇德教授在他的《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曾说:"不管是智力还是能力,其核心成分是思维。"曾祥芹在他的《文章学与语文教育》一书中也说:"思维,作为智力的核心,总是和语言互相依存,密不可分的。"言语一旦脱离思维,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声音和符号。  相似文献   

5.
汤瑶 《考试周刊》2012,(87):99-99
本文试从英语实践性学习活动的不同类型角度来分析多样化学习形式对活跃学生英语学习认知思维,增强语言表达能力所起到的促进作用。实践性学习活动强调以学生自我活动为主线。注重设计灵活性和表达多样化,拓展延伸学生的英语课程知识,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表达运用能力。实践活动学习活动对延伸课程教学过程和丰富学习方法形式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符合学生英语学习的认知思维规律。  相似文献   

6.
启发式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起点,以科学地引导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为手段,从而达到使学生经过自己的思维活动而获得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启发式在素质教育中的运用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
疑窦丛生真质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习活动,其实是思维的活动,思维活动往往始于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是"自我卷入"的方式之一。语文知识蕴含在一篇篇文本之中,学生在文本学习中丰富知识、累积能力,深厚素养。研究自主课堂以来,我们越来越发现,学习主体是一个个生动鲜活的生命,面对语文书上的一篇篇陌生静止的文本,不与"自我"发生联系就无法进行学习。  相似文献   

8.
学生在学习物理的过程中,往往要经过几个层次的思维加工,首先是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接着是第二层次的加工,即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分析、解决物理问题。有些学生的思维活动只停留在第一个阶段,这给学习物理带来困难,在新的物理问题面前感到困惑。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的物理教学没有很好地培养学生新知识组块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9.
历史学习活动是实现知识与思维的聚合,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途径之一。历史活动学习的意蕴是学生在“参与活动”“解决问题”“完整体悟”,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是知识的结构化重组、思维的迁移式运用、素养的综合性学习。以历史知识学习的活动化意蕴、表现形式为理论和实践基础,历史活动学习组织的具体策略为历史工具的操作应用、历史理解的图式表达、历史价值的多位汲取、历史项目的综合实施。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考试制度的改革和现代教学观的形成,教师不仅需要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思维能力是中学生物学习能力的核心内容,它与观察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密切相关.观察时没有思维活动的参与,是不可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做实验必须手脑并用,不假思索的机械操作将无法提高实验水平;  相似文献   

11.
“数学教学的过程是思维过程”,更确切的说是“展示和发展思维的过程”.这一思维过程就是对数学知识和方法形成规律性的理性认识的过程。学生学习的数学知识虽然是前人创造睦思维的成果,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处于再发现的地位,学习活动实质上仍然具有数学发现和创造的性质。实际上,在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中,也常常产生对他们来说是新鲜的、开创的因素,只要有新的思想、新的观念、新的设计或新的方法,就称得上创造。  相似文献   

12.
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数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是教师与学生相互沟通,这种沟通是数学信息的接受、加工、传递的动态过程.学生是过程的中心人物,是认识的主体,知识要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如果离开了学生的参与,整个过程就难以畅通.学生成绩的优劣,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自主参与程度的强弱是密切相关的.我们必须确立学生主体观念,不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的思维活动.  相似文献   

13.
正小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是一个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基础上进行新的构建的过程,当他们遇到新问题时,总是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想办法解决。一旦有了明确的方向,学生就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同时情感上会得到极大的满足,对学习更加有兴趣。但是如果学生遇到思维的岔路口,而无法继续深入下去的时候,那么学生表现出来的则是一种无奈,究其原因是学生无法正确把握前后知识的联系。针对这样的现象,我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思索:备课中如何才能清晰地把握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在上课中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动思考,积极思维呢?怎样的思维才是更有效,更有价值呢?  相似文献   

14.
刘永明 《成才之路》2014,(15):28-29
正数学是逻辑性和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小学数学是学生掌握数字运用和空间基础知识的一门科学,小学又为中学学习打好坚实基础的重要阶段,而小学生所处的年龄决定了他们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的思维模式。纯粹的知识讲授,不但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使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让学生失去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充分体验学习活动的快乐,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人  相似文献   

15.
李树荣 《广西教育》2011,(19):21-23
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的灵魂。为提高数学活动的思维价值,不仅应关注课堂,更应关注学生的数学思维。在数学活动中,我们应让学生经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和形成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只有通过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设置富有悬念的探究,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数学思考并加以拓展运用,我们的课堂才能真正成为学生乐学的天地,散发出浓浓的数学味。  相似文献   

16.
双向思维即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正向思维是指导思维活动按照事物发展的方向进行,而逆向思维是指思维活动从一个方向转向相反方向,在数学教学中双向思维比比皆是,运算与逆运算,定理与逆定理,分析与综合,以及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等,数学中不但要求学生能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正向思维,而且还能运用逆向思维解决相应的问题,使学生在思考问题时形成互逆联想,并不断提出“相反的思路”,重视双向思维能力的训练,有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可以克服由单向定势造成的解题方法的呆板,僵化,以及不善于在新的条件下独立发现新方法,新思路等弊端。如能正确引导学生进行双向思维,特别是进行逆向思维,往往会跨入一个新的知识领域,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双向思维呢?  相似文献   

17.
张静娟 《物理教师》2010,31(4):62-63
在高中物理的学习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取主要是建立在抽象思维基础之上的概括和总结.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和物理学规律.一个学生的抽象思维的深度和广度是有限的,它总有一个临界极限,这使得大部分学生在解决某些物理问题时只能徘徊于某一层面,在思维的深度和广度上无法取得突破性进展.因此,如果我们能准确的抓住学生的思维临界点,并采用有效的方法把它构建成一个能促使学生思维再发展的平台,  相似文献   

18.
思维活动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能继承人类的知识,并能运用知识来解决学习中的各种问题。掌握正确的科学思维方法,对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大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应引起广大教师和学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元认知是主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认知,其实质是主体对认知活动和结果的自我意识、自我监控和自我调节.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掌握有关自己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的知识,具有对自己思维活动和认知活动的控制能力,即学生应具有元认知能力,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因此,适当的数学元认知的培养和训练,能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和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针对学生的认知情况,我们提出了在初中阶段进行元认知数学教学的设想,即运用元认知理论指导数学教学,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元认知能力为突破口,达到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汤久妹 《考试周刊》2013,(51):66-67
<正>数学是思维的体操,数学思维是数学教学的灵魂。数学教学活动的核心是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数学新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明确提出,要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和其他学科学习中的问题"。新课标强调:"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