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 ,“要让学生充分地读 ,在读中整体感知 ,在读中有所感悟 ,在读中培养语感 ,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语感的培养现已成为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关注的热点。如何改革小学语文教学 ,提高语感训练的质量 ,使学生的语感不断广化、深化、美化、敏化呢 ?一、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语文教学的主要手段是学生自身的听说读写活动。语文教学要达到培养语感的目的 ,就要求教师冲破应试、升学教育思想的束缚 ,以学生为主体 ,把宝贵的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多读 ,强化读的训练 ,以多读促语感。1.增加读的…  相似文献   

2.
学语文靠语感,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而语感训练则主要靠读,特别是朗读。目前的阅读教学“耗时多,效果差”,许多教师忽略“读”。一堂课中;讲解提问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读得太少,甚至一点读的时间都没有。把重要的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排斥在外,忽视语感的培养,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语文的基本能力是指“听”、“说”、“读”、“写”四种能力 ,而培养这四种能力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语感 ,有了语感才有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自觉能力 ,而语感的形成又必须靠多“读”——“读”各类文体的典范作品来实现。因此 ,“读”是语文教学最基本的教法和学法 ,是语文教学的突破口。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也意识到“读”的重要性 ,但在操作中却存在着种种问题 ,主要表现在 :(一 )粗“粗”,主要指学生在“读”课文时 ,读的粗略 ,只过口 ,不过脑 ,只求读通文字 ,却不求读“懂”内容 ,这样学生在作文中 ,便不能准确地遣词造句 ,也…  相似文献   

4.
苏烨 《考试周刊》2009,(22):163-164
随着高中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入,语感教学更多地受到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的关注.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是提高高中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首先论述了语感的培养对于英语学习的重要性.然后提出通过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增加阅读中“泛”读的量的同时提高“精”读的质,注重学生的语言实践,帮助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使学生运用英语思维等策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5.
谷丽敏 《文教资料》2010,(13):60-61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的培养离不开“读”“想”“练”。教师只有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读”“想”“练”来用心揣摩和体味语言,逐步实现语言的内化和文化的积淀,才能使学生形成对语文的深刻的审美感觉——语感。  相似文献   

6.
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中也指出:“在阅读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可见。没有“读”这个基础,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认为“读——品——诵——用”是培养学生语感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
叶圣陶曾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于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什么是语感?语感就是人们对语言文字的感受能力,是一个人语言素质的直接反映。语文教学如何紧扣课堂教学,依托教材,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呢?一、“读”占鳌头,让语感在充分朗读中积累语文是一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学科,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朗读是最重要的。多年的教学实践,我发现农村不少学生的语感比较薄弱,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孩子。而语感的培养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朗读,学生需要通过充分朗读才能感知语言,习得能力。教师如何紧扣教材特点,创设条件让学生爱上朗读,并在朗读中感悟语言,积累语感呢?例如,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这是一篇色彩明丽,富有童话色彩的文章,描写了“我”在祖父的园子中的快乐童年,教师如何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受到“我”在园中的自由快乐,感受“我”深深地被疼爱。如何让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深层次地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可以说,本文蕴含着作者眷恋童年美好生活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它需要学生经过细细品读才能读出韵味,而基于这样的文本,要培养语感也必须让学生深入朗读,才能逐渐感受到蕴含在朴实语言中的情感。在研读“自由之事”时,教师如何引导学生深入品读,培养语感。以下是教学片段。  相似文献   

8.
徐峰 《考试周刊》2013,(84):41-41
语言教学在宏观上即语文教学,所以语文教学的目的中也包括对学生语感的培养。即培养学生在语言文字方面的感受和表达能力。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有新理念、新策略,然后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育。而这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读”。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多读书。要通过朗读、默读、复读、赛读、整体读、部分读、引读、分角色读、范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从读中得到感悟,培养语感。“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要感悟,就必须充分地读。熟则能悟,悟则能化,因此,只有读得充分,才能悟得到位。教学中如果能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实践活动,以“读”为主,教师主“导”课堂,而不独“占”课堂,有利于培养学生自读自悟的能力。读得充分 悟才能到位@马希芳$宁…  相似文献   

10.
著名的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语感是一种主体对言语的感受能力、理解能力、生成能力和判断能力,敏锐的语感是学生学好语文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呢? 一、以读为本,在朗读中感悟语感 以读为本,让学生在读中感悟,是培养语感的基本方法.通过读,让学生与语言文字多次面对面的接触,指导学生领悟语言内涵,增强语感.  相似文献   

11.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它不仅是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手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语文能力的客观要求和最重要的途径。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因此,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读中感悟,读中积累,读中培养语感。  相似文献   

12.
语教学在本质上可以说是语言教学,语言教学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语感。语感就是人对语言字的感受、表达能力,训练语感具有重要意义。在语感教学中,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讲究语感训练的策略,然后再有步骤地去进行。其途径为“感受——领悟——积累——实践”,核心是多读。  相似文献   

13.
朗读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是全面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方面。《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可见,忽视了“读”或“读”不到位,学生语感的培养和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便成’了无源之水。但是,在目前语文朗读指导中存在着一些值得关注的误区。  相似文献   

14.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而“读”的训练是阅读教学中最经常、最重要的内容。《语文课程标准》在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中都要求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教学中教师们充分意识到阅读教学中“读”的重要性,课堂上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多了,读的形式也多样了。但是不是在课堂上我们把时间还给了学生,教学就有效了,  相似文献   

15.
叶圣陶先生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以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文的锐敏的感觉。”吕叔湘先生也说:“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语感要通过语言实践来培养。这个实践就是学生与教师、与同学、与课文的对话。具体地说,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听、说、读、写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注重听力的训练,是教学中培养、发展学生语感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训练,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听懂一段话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记忆力,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  相似文献   

16.
学语文靠语感,这是我国语文教学的传统经验.而语感训练则主要靠读,特别是朗读.目前的阅读教学"耗时多,效果差",许多教师忽略"读".一堂课中,讲解提问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读得太少,甚至一点读的时间都没有.把重要的朗读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排斥在外,忽视语感的培养,严重地影响了语言文字基本功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还能够发展学生的认识水平.因此笔者就这一问题谈一点肤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朗读是学生理解课文、锻炼语感、内化文本的重要途径,科学指导学生朗读是语文教师必备的教学技能。《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我认为,朗读指导应注意层次性、渐进性、有效性,才能使学生敢读、想读、乐读、会读,  相似文献   

18.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在为《化学奇谈》译本写的序里指出:“国文本是‘读’的学科。”重温这句经典语言,有助于我们把“读”与学习语言的关系想清楚,彻底扭转现在还盛行的“重讲轻读”的偏向。学语文,归根结底是培养语文能力,语感能力是语文能力的核心,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们非常推崇语感教学,叶圣陶先生曾经指出:语言文字的训练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语感。王尚文先生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培养语感,要千方百计提高学生语感素质。在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是纲,其他是目,纲举目张,否则纲不…  相似文献   

19.
随着语文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探究,我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学习语文的最根本方法都少不了一个“读”字,这足以说明语文教学中的“读”是语文教学方法的精华所在,从“读”中来,向“读”中去,培养学生的语感,是学生形成语文能力的必然途径。  相似文献   

20.
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语文学习离不开读。新课程改革提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因此,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在读中产生语感、引发语感、训练语感、强化语感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平时的工作中,我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语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