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就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阅读本身应该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绝对不可以由教师来代替完成.因此,在组织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尊重学生个性,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从中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让每一个学生的个性都能够得到发展.那我们该怎样指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呢?  相似文献   

2.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但在传统语文教学中,缤纷多姿的文本内容被衍化为众口一词的结论,呼之欲出的艺术形象被定格为沉闷的概念。浑然一体的完美被人为肢解,阅读成了学生单纯的读书活动。阅读教学越来越多地表现为一种技法,体现不出应有的活力。在当前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  相似文献   

3.
课程改革之初,词语教学一度成为阅读教学的“软肋”。这两年,许多教师逐渐认识到了词语教学对学生整体理解、感悟文本内容的重要意义。许多教师在词语教学上确实下了些苦功,探索出了一些好方法。本期刊发的这两篇关于词语教学的文章,作者着意于把词语教学放到文本解读的整体背景下进行,让词语教学形象生动、富有生命力,值得一读。[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应“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它要求教师高度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广泛进行课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中领会语言规律,提高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课堂教学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对话——生成”的教学观,强凋学生的自主构建、个性化多元化解读,突出学生的活动。[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是在教师引导下通过学习逐步感受、体验并形成个性化阅读的意识和能力的。学生的个性化阅读离不开教师的引导和促进,针对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教师需要在恰当的时机提出深浅适度的问题,促进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把握,并在此基础上通过问题预设引导学生展开恰当的联想和想像,表达丰富而独特的感受与体验。  相似文献   

6.
简绿振 《考试周刊》2011,(20):50-51
阅读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中心与灵魂,语文阅读不仅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而且是教师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教师个性化体验和感知文本之间的过程。个性化阅读是对学生、对教师和对文本最好的尊重。  相似文献   

7.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在阅读教学中,质疑问难是学生独立地与文本对话,实现对文本个性化解读的一种表现。为了让质疑问难进行得更深入、生动、有效、高效,教师必须对学生提出的诸多问题进行分析和处理,从学生的质疑问难中发现学生在知识、情感和心理上不断生成的需要,并对自己预设的教学作出富有创意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自从实施新课程以来,语文教学呼唤个性化阅读,已成为一股异常强劲的带雨的春潮。《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这一句话指出了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发展方向,即提倡个性化阅读教学。曾祥芹教授在《新课标的阅读学阐释》一文中指出:“这句话针对‘讲读’模式的流弊,提醒我们:阅读课虽然是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群体阅读,但是群体阅读必须以个体阅读为基础,以发展读者个性为依归,  相似文献   

9.
所谓个性化阅读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不事先出示教学目标,不总结标准答案,以学生对文本的圈点、批注为蓝本,以师生共同的点评为形式,以学生自己组织语言修改答案为结果,以学生理清阅读思路为目标。教学中,把学生放在突出地位,让学生尽情展示自己的阅读心得,提出自己的阅读疑问,而教师则充当一个旁观者,在需要时以一个阅读者的身份发表自己的见解,与学生协商,以期产生共鸣,从而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完成教学任务。一、语文的特点为个性阅读提供了优势。1.汉文有利于意会性阅读。汉文具有浓郁的人文性,用词造句,偏重心理,略于形式;文章构成以意序为基础,意序组合的过程就是文章内容展开的过程。它重意合,不重形  相似文献   

10.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然而,综观当前的阅读教学,“霸权对话”仍屡见不鲜:教师因在认知、情感、社会等方面占有优势,就认为自己比学生高明,常常主宰学生的对话;学生中的优势群体垄断对话,成了课堂交往中的“贵族”,而大部分学生因为害怕暴露自己的无知和错误,不敢说出所想所感,常常揣摩并迎合教师的需要,沦为了交往的“奴隶”。那么,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究竟如何对话,才算是真正的、成功的阅读教学对话呢?一、教师与文本的对话——走出崇拜教师与文本对话不就是“备课”“钻研教材”吗?没错,但强调“对话”,能使…  相似文献   

11.
个性化阅读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的学生对相同的文本会有共性的认可,但更多的是个性的感受。为此,语文新课程的阅读教学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及其独特性,实行个性化的阅读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关于教师的角色,《新课程标准》有如下陈述:“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新课程自实施以来,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笔者越来越能感觉到,教师除了“促进者、研究者、建设者、开发者”这样的理性角色外,还应当充当更感性的角色,在贴近学生的同时促进教与学的同生共长,切实提高教育教学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相似文献   

14.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同时要注重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善于挖掘创新素材,重视和加强对小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的培养。  相似文献   

15.
孟盈 《现代语文》2006,(10):76-76
阅读是通过与作的对话达到作与自我的双重发现,最终达到知识的传递与精神的升华,使自己内在的生命本质获得一种更高层次的新的形式。新课程标准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本之间的对话的过程。”这种多重的对话关系的中心应该是每个学生个体作为阅读主体与本作心灵的对话。因此新课程标准又认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  相似文献   

16.
目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一些教师常常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伪阅读"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教师应从儿童的需求出发,设计有效教学,为儿童的学习服务,让儿童成为课堂的"演说家""体验者"和"代言人",从而促进儿童深入理解文本,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理解,并学会自主学习。  相似文献   

17.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为我  相似文献   

18.
杨晓晶 《语文天地》2010,(10):64-65
《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可见,学生是阅读的主人.教师则扮演了引领着、帮助者、合作者的角色。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可用“三剂”来形容,即“兴奋剂”、“指示剂”和“催化剂”。  相似文献   

19.
新课程下的阅读教学必须走出以知识为核心对本的肢解式剖析,走向语言和生命的对话。阅读教学中的对话不仅是言语的交流,更是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思维的碰撞和心灵的呼应。阅读教学的对话包括“阅读对话”和“教学对话”两个方面。前是教师、学生与本之间的对话;后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  相似文献   

20.
对文本的解读是新课程背景下阅读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有正确、全面、深入地解读文本,才能在课堂上做到胸有成竹、张弛有度、收放自如地引导学生个性化阅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