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徐铸成先生撰述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6年12月第1版),对报人张季鸾先生的功过是非,重新做了比较公允的评价,是值得赞誉的。但其中关于张季鸾先生早期活动片断等史实,多有舛错,列举如下:1、张季鸾先生赴日留学的时间徐铸成先生写道:“我看过美国人编写的《中国近代名  相似文献   

2.
2016年适逢徐铸成《报人张季鸾先生传》出版三十周年.尽管有这样那样一些不足,这本小册子仍然不失为一部重要作品,当年、后来乃至现在,都曾经让不少人由此增进了对张季鸾这位名报人的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3.
文人的骨气     
解放前的《大公报》是一家颇有影响的报纸,过去我们评价它是“小骂大帮忙”,如今有人提出新的观点,值得商讨。总编辑张季鸾是《大公报》三位创始人之一,他的办报指导思想,他的新闻编排业务和社评写作技巧,他大胆起用人才和培养人才的经验等等,都是新闻史上的一笔宝贵的财富。著名记者王芸生、徐铸成、萧乾、范长江等,几乎都与张季鸾的裁培和使用分不开。徐铸成晚年写过一本《报人张季鸾先生传》,从中可以看到一个文人的思想变化轨迹。  相似文献   

4.
著名的爱国民主人士、一代报人张季鸾先生,早年追随孙中山先生,投身反清活动,编辑《夏声》、《陕北》和《民立报》,为民主革命奔走呐喊,大造舆论。武昌起义后,先生积极参加创建民国活动,并曾应孙中山先生之邀,出任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总统府秘书,起草《临时大总统就职宣言》等  相似文献   

5.
2011年6月1 7日,国内第一家以进步报人命名的新闻博物馆——张季鸾新闻馆在西安外事学院开馆。据介绍,这既是为了纪念季鸾先生作为一代报人的丰功伟绩,为社会各界提供一个缅怀先生的场所;同时也是为新闻事业的研究和新闻人才的培养搭建一个平台,以光大季鸾先生的新闻精神和爱国情怀。此举立意可谓高远,宗旨可谓正大,相信必能有助于三秦子弟与当代中国新闻人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以季鸾先生为代表的不党不卖、文章报国、救世济民、追求进步的报人传统。  相似文献   

6.
近读新闻界前辈徐铸成老人写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谈到当年新记《大公报》在天津创刊后,“编排参差错落,不像别的报纸那样呆板。特别是头条和几个三栏标题,准确而生动,正如袁子才《随园诗话》所说的是‘立在纸上’,而不是躺在纸上,有强烈的吸引力,引人急于阅读新闻全文。”从而,联想到新闻写作,怎样才能“立在纸上,而不是躺在纸上”呢?笔者认为,写新闻多用巧用动词,是“立在纸上”的一个诀窍。动词的特点,是陈述人物和事物的动作、行为、变化等,成为语言文字中最生动、最活跃的一个因素。所以,古今名家赋诗著文都讲究巧用动  相似文献   

7.
亦杰 《今传媒》2009,(6):74
最近,在《百年五牛图》一书中,读到了一代报人张季鸾的事迹,受益匪浅.张季鸾,祖籍陕西榆林.1906年赴日留学5年,1911年学成归国,应于右任邀请,出任辛亥革命前后很有影响的上海《民立报》编辑,正式开始报人生涯.此后十余年,他辗转京沪办报,历任多家报社总编辑,文名天下皆知.1926年9月,他出任"新记"《大公报》总编辑兼副总经理,主持编辑、言论工作.  相似文献   

8.
佟彤 《新闻传播》2010,(9):131-131
他的政论,论事析理,稳健明达,娓娓道来,入木三分。他就是民国时期最为著名的报人——张季鸾。研究张季鸾的办报思想,对于研究《大公报》,研究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的思想与现今从事传媒工作都具有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李伟 《中国编辑》2005,(6):91-93
徐铸成(1907~1991)是名副其实的报人,宝贵的一生中有60年都奉献给了新闻事业。他先在《大公报》,是继张季鸾后,由该报理监会通过任命的两位总编之一(另一位是王芸生),显系居举足轻重的地位。后到《文汇报》,更达到事业的顶峰。近年有人著述《大公报》史而曲意回避徐铸成,然而无法磨灭他为《大公报》消磨的18年岁月,以及由此带来的恩恩怨怨。  相似文献   

10.
在“文革”中,张季鸾先生碑铭也遭到同样政治厄运,一些失去理智的人们将它砸成碎块,然后四处随意扔弃,从此,完碑已不复存在。幸运的是,前不久,笔者在榆林市政协的帮助之下,在刘少英家中发现他收藏有完好无损的《中华民国故报人榆林张季鸾先生碑铭》拓片,它为我们系统研究张季鸾先生的生平、思想等提供了翔实的、重要的资料,因此价值极其珍贵。征得刘少英的同意,遂将拓片拍照下来,并加以标点、整理。现将碑铭全文抄录如下,仅供研究张季鸾先生的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报人张季鸾的新闻生涯长达三十年.其与友人合伙接办新记《大公报》以前那十五年(1911~1926)的早期经历,鲜有人对此进行深入细致的考察.比如作为《民立报》的“学徒”,他在辛亥革命前后的若干言行,各种著述一直语焉不详,甚至颇多不确.其典型者,大概莫如所谓发出中国新闻第一电.  相似文献   

12.
牛济 《新闻知识》2003,(3):55-56
关于张季鸾赴日留学的时间,徐铸成撰写的《报人张季鸾先生传》(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一九八六年十二月第一版)是这样记述的:“我看过美国人编写的《中国近代名人传记》,对张季鸾的生平记述很详,评价极高。关于张赴日的年月,说他为了补习日文,一九○五年没有跟同伴同行,迟一年于一九○六年夏才东渡。时间可能是经过反复考证的。所以迟一年去的原因,我判断一定是为了守孝,等了一年,距母丧已历三个年头,向例可算是服阕期满了。”此说一出,多为新闻史及张季鸾研究者沿袭引用,似乎成为定论。但不管是美国人“经过反复考证的”,还是徐铸成“判断”的,均无可靠的史料作为依据,因此,是难以成立的,无法令人信服。  相似文献   

13.
最近,国家语言资源监测与研究中心,中国新闻技术工作者联合会等联合发布了"2010年度中国媒体十大流行语".著名报人、"一代宗师"张季鸾的名字也有幸上榜,并名列文化类之第二位.  相似文献   

14.
著名爱国人士、一代报人张季鸾家乡的各界600多人,9月2日在陕西省榆林市集会,纪念张先生逝世50周年。会后接着召开了张季鸾学术研讨会。此项活动是由陕西省榆林市政协筹办的。会议共  相似文献   

15.
《张颔传》的成功,至少一半得益于使用了访谈体闫文盛(以下简称"闫"):韩先生您好,今天访谈的重心是《张颔传》,一个大的主题背景,是您的传记文学。我知道迄今您已出版了三部传记作品,除《张颔传》外,另有《李健吾传》和《徐志摩传》,我认为这三部传最能体现您的文学风范。可以说是您此  相似文献   

16.
1935年9月,上海创刊了一张特色鲜明的四开小型报——《立报》。为它的诞生打响第一炮的总编辑,就是当时被誉为编辑全才的张友鸾先生。当年,在立报编辑部里集中了一批颇有名望的编辑记者,如复旦大学新闻系主任、作家谢六逸,著名报刊连载小说作家张恨水,擅长写小评论的老报人严谔声,以及中共地下党员、新闻宣传多面手恽逸群等。在外勤记者中有谢六逸的高足舒宗侨和熊岳兰,以及熟悉文艺界情况的钱台生、张常人等。正是这些为国家、民族灾难而痛心疾首的爱国报人  相似文献   

17.
解放以后的四十年之间,我参加过两张报纸的创办,一张是《光明日报》,另一张是《中国日报》。在这40年的报人生涯中,我尝到了意想不到的滋味。 1949年4月,我刚从上海经香港来到北京。党中央已经决定,要由中国民主同盟来创办一张报纸,起名为《光明日报》。当时的国家领导人对这张报纸都寄以热望。毛泽东主席为它写了“团结起来,光明  相似文献   

18.
3月《北京周报》创刊30周年 (1958年) 3月15日《北京晚报》创刊30周年 (1958年) 3月20日张季鸾诞生100周年(1888年) 张季鸾是民国初期著名的新闻记者、报刊评论家。1905年在日本担任《夏声》的主编。1910年在《民立报》工作。1913年创办《北京民立报》并主持评论。以后又先后担任《大共和日报》的编译和《民信日报》的总编辑。1916年应聘为上海《新闻报》驻北京记者。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1995,(5)
秦牧与《西安晚报》副刊文/@@张月赓编者按:由于新闻价值含有“知名度”这个因素,报人追逐名人新闻似乎成了一条定则。报人与名人的交道中,有奇闻钱事,有哲言壑语,刊发出来,总会给人以玩味与感奋。为此,《报刊之友》开辟“报人与名人”栏目,现以《一个记者与冰...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相关史料重新梳理了西安事变前夕,著名报人张季鸾赴西安休养、与蒋介石谈话以及与松本重治约谈等史实,发现他是始终主张维护国家统一、赞成团结一致抵御外辱的.从这样一种时局观察、国家观念和政治立场出发,他在西安事变后开始酝酿并逐步明确提出了维护国家中心等主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