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不同的解法。例如:李老师带80元钱,准备全部买文具盒、钢笔和笔记本。文具店里文具盒每个10元,钢笔每支8元,笔记本每本5元。李老师有多少种不同的买法?解答这个问题,要按一定的顺序思考才能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排出所有的买法。如:先从最多能买几个文具盒(8只)想起,再依次少买1个文具盒,并与买笔记本、钢笔搭配,这样一下子就能得出12种买法。然后再从最多能买几支钢笔(10支)想起,再想买5支钢笔与其他搭配又可得3种买法(由于文具盒每个10元,笔记本每本5元,所以买钢笔的支数只有是10支、5只,否则不能搭…  相似文献   

2.
巧算奖品账     
鑫海希望小学四年组举行一次数学竞赛,奖品设一等奖钢笔、二等奖文具盒、三等奖圆珠笔。竞赛结果是: 四年一班得到奖品钢笔2支、文具盒1个、圆珠笔1支,总价是15元。四年二班得到奖品文具盒2个、钢笔1支、圆珠笔l  相似文献   

3.
五年制小学数学教材第六册把连除应用题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例题是71页例3:“小华家养了35只母鸡,4个月一共生了3640个蛋。平均每只母鸡每个月生多少个蛋?”第二类例题是71页例4:“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高年级会经常遇到一些条件中含“比”的应用题,如: 例1.一根铁丝,第一次用去全长的2/7,第二次用去8.5米,这时用去的米数与剩下的米数比是9:5。这限铁丝全长多少米? 例2.王老师买来钢笔和铅笔的数量比是5:3,若将15支钢笔换成铅笔,则它们的数量比是5:7,问王老师原来买钢笔和铅笔各多少支? 如何正确解答这类问题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引导学生明确把“比”转化成  相似文献   

5.
[案例]“归一应用题”的教学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你们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出示“‘六一’儿童节礼品调查表”,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调查表:物品名称数量文具盒15个钢笔8支书包5个水彩笔16支…………师:你们能帮老师预算一下买这些礼品需要花多少钱吗?生1:先算一算每样物品要花多少钱,再把它们加起来就可以算出总共要花多少钱了。生2:我们不知道每样物品的单价,没办法算。生3:只要问一问嘛。像这个文具盒是3元5角,就可以算出15个文具盒一共要多少钱:3.5×15=52.5(元)。…  相似文献   

6.
解应用题有“算木头脑”与“代数头脑”这两种思考方法,请看例子: 例鸡兔同笼,数它们的头有20个,数它们的脚有52只,问鸡兔各有几只? “算术头脑”分析从问题的所求出发,进行逆向推理,如果  相似文献   

7.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应用题例6,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教材中第一种解法:先求出1盒钢笔的价钱,再求出每支钢笔的价钱。列综合算式解答:60÷3÷10 第二种解法:先求出3盒钢笔一共有多少支,再求每支钢笔的价钱。列综合算式解答:60+(10×3) 一位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列出与教材同样的解法,并能说出算理,给“正确”的判定,并以鼓励。一位学生说:“老师,我这样列的算式,也得出每支  相似文献   

8.
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总复习,抓住一题多变、一题多解,一解多题这三个环节,有助于减轻学生负担,提高解应用题的能力。一、一题多变。1.不改变原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仅改变题目的表述方式。【原题一】钢笔与铅笔共有120支,钢笔和铅笔支数的比为3∶2,两种笔各有多少支?  相似文献   

9.
我在县里一个学校听了六年制第七册应用题教学,有这样一道应用题(P62—63例6): 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 老师先讲解了通常有两种思考方法的解法。 思考一:先求出一盒钢笔的价钱,再求每支钢笔的价钱。 列综合算式解答: 60÷3÷10  相似文献   

10.
应用题中的关键句 ,在题目中体现不一 ,一般有三种情况。下面以具体题目为例谈一谈我是如何抓关键句进行应用题教学的。一、关键句是题目中的问题例 1 饲养小组养 1 0只黑兔 ,1 6只白兔 ,一共养多少只兔 ?本题中关键句就是所求的问题 ,即“一共养多少只兔 ?”问题中的“一共”指“兔”之总和 ,而“兔”又指白兔和黑兔 ,这样题目中的“一共养多少只兔” ?就是求白兔和黑兔的总和。求白兔和黑兔的总和就是把白兔和黑兔的只数加起来。经过这样引导分析 ,学生就会很快列出算式 :1 0 1 6=2 6(只 )。二、关键句是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例 2 饲养小…  相似文献   

11.
练习是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主线,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是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研究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同时,务必重视优化课堂练习设计。 一、练习要联系生活实际 数学教学要重视挖掘教材中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因素,尽可能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这样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练习效率。如有的教师在教过小数的初步认识之后,为使学生巩固加深对小数的认识,设计这样的练习:“妈妈九月份的工资有100元的四张、50元的一张、10元的三张、1元的二张、1角的六张,妈妈这个月的工资是( )元( )角( )分。用小数表示是( )元”。学小数加、减法时,设计这样的题:“一个文具盒3.86元,比一支钢笔便宜1.44元。一支钢笔多少元?  相似文献   

12.
在我的文具盒里,有一支钢笔。它是那样地不起眼,鲜红的笔身早已失去光泽,连上面原先烫金的“丰华”二字也只是依稀可辨的了。然而,从小学到初中,如今又跨进师范的大门,我却总舍不得丢弃它。同学都说我是“敝帚自珍”,可他们哪里知道我的心曲啊! 那是六年前的事了。自从升到了三年级,同学们都不用铅笔写字了。看他们打开文具盒,拿出一支鲜艳夺目的钢笔,我是羡慕极了!我要是也能有一支钢笔,那怕是最普通最便宜的,也就心满意足了。可是一到家里,我  相似文献   

13.
[案例]“归一应用题”的教学一、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谈话:“六一”儿童节快到了,老师想买一些小礼物送给同学们,你们最希望老师买什么东西呢?出示“‘六一’节奖品调查表”,根据学生回答完成调查表:物品名称数量文具盒15个钢笔8支书包5个水彩笔16支…………师  相似文献   

14.
例1 小兔拜拜带了40元钱去文具店买了3支钢笔和 5支圆珠笔,剩下的钱如果再买2支圆珠笔还剩5元 钱,如果再买2支钢笔还差5元钱。每支钢笔多少元?  相似文献   

15.
小学生思维常见错误 ,是他们学习数学的主要障碍。本文列举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应用题思维错误的几种表现 ,并作粗浅的分析 ,同时提出相应对策 ,以和同行们更好地进行应用题教学。一、思维浅表例 1 有黑羊 30只 ,比白羊多 2 0 % ,比白羊多几只 ?错解 :30× 2 0 % =6 (只 )错因分析 :以为题目短 ,将本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表现出思维的浅表性。误认为黑羊只数是单位“1”的量 ,而实际是白羊只数为单位“1”的量。要求黑羊比白羊多几只 ,应知道白羊只数。白羊只数被看作单位“1”的量 ,黑羊只数相当于白羊的 ( 1 2 0 % )。反过来理解 ,白羊只…  相似文献   

16.
贵刊1988年第11期发表了蒋永兴同志的《一道应用题教学引起的思考》(以下简称为《思考》),文中所提倡的用不同的方法来解答应用题,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尤其要注意进行发散式思维的培养,不轻易否定学生提出的新解法等观点,无疑是对的。但对文中所提出的第三种解法及所给出的解释,笔者认为过于牵强,值得商榷。 《思考》一文是对某小学教师在讲授一道应用题时,一位学生提出被老师否定的第三种解法而加以肯定,并给予论证的。原题:“学校给三好学生买奖品,买了3盒钢笔,每盒10支,一共用去60元,每支钢笔的价钱是多少元?”老师讲解了两种解法,其综合算式为:  相似文献   

17.
正确选用单位名称是初入学儿童学习应用题的难点之一,一些儿童往往用“个”、“只”、“支”来代替其他的一些单位名称。所以,我们在初入学的“准备课”教学中,就应注意教给学生,强调笔要一支一支地数,红旗要一面一面地数,花要一朵一朵地数.鸡、鸭、鹅、兔要一只一只地数。汽车要一辆一辆地数……  相似文献   

18.
文具盒住着铅笔、橡皮、圆珠笔和水笔的大家庭,房子虽然挤了点,但是大家庭里的成员相处和睦,从不吵架。一天,文具大家庭的主人又买了一支钢笔,可是房子本来就很挤,现在又来了一支笔,那不就更挤了?文具盒里原来的老成员们自然是万分不乐意,可是能怎么办呢,钢笔是主人的新宠,铁定是要住进来的,为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9.
片断:出示例1:六年级四个班举行庆“六一”歌咏比赛,准备设一等奖4名,奖钢笔1支,二等奖若干,奖笔记本一本。小帅拿一笔钱去购买奖品,没有剩余。小帅知道,这笔钱如果单买笔记本能买18本,单买钢笔能买12支。根据以上信息,你们知道二等奖设有多少名吗?(生相互切磋后,汇报。)生1:根据以上信息,买4支钢笔,剩下的钱全部买笔记本,只要知道笔记本的本数就能知道获二等奖的人数。我是这样解决的:假设小帅拿去108元,笔记本每本价钱为108÷18=6(元),钢笔每支的价钱为108÷12=9(元),先买4支钢笔用去9×4=36(元),还剩下108-36=72(元),72元买笔记本能买72…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个既整洁又美观的“小帮手”,你知道它是谁吗?它就是我的文具盒。我的文具盒可不同于别的文具盒,因为它是妈妈在我八岁生日那天特意为我买的。它包含着妈妈对我的期望。我的铅笔盒是个长方体。打开它就会看到众多的文具家庭成员,如铅笔、橡皮、油笔、钢笔等等。它们正躺在自己的床上睡觉呢。文具盒的表面有一只活灵活现的小乌龟正奋力地向前爬,旁边的小动物都在喊:“加油。加油。”而在一棵大树下面却躺着一只睡得正香的小白兔,它好像一点儿也不着急。啊。这不正是《龟兔赛跑》的故事吗?自从有了这个“小帮手”,我学习更起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