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年的路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年的路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3.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年的历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自己,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4.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2年的历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自己,更有助于我们全面地了解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5.
老外说老外     
"双语视窗"栏目从2006年开办,至今已经走过了两年的历程,这些由在华外国友人撰写的小文章,以他们在华所见所闻为切入点,生动具体地反映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也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个既有趣又值得深思的问题。栏目一再连载得益于读者反馈中的正面回应。"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换一个角度,从外国友人目光的折射中审视一下自己,更有助于全面地了解我们自身。同时,本栏目采用英汉对照形式,这些原汁原味的英文不仅有助于加深对作者原意的理解,也是一本学习现代英语的鲜活教材。  相似文献   

6.
随着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期望。因此,我们在2006年第一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小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随着北京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民众越来越关心“中国”品牌的树立,学习英语的热情也被点燃。越来越多的外宣干部和业内同行向我们表达了期待看到双语栏目的愿望。因此,我们自2006年第1期起开办了《双语视窗》栏目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看看周围的媒体,在《北京青年报》、《参考消息》、《国门时报》上有许多精粹的短文,像一只只啄木鸟,善意地提醒了中国人习以为常的行为背后“尚未和国际接轨”的细节,读后让人回味不已。在获得借鉴意义的同时,也带来更深入的思考。我们效仿中英文对照的版面形式,旨在通过外国友人的视角来看中国,从中折射出东西方观念、习俗的异同。通过一篇篇这样的文章,让读者在领略异域文化的同时,也能达到学习英语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江舟 《文化交流》2016,(9):60-63
正6月24日早晨,杭州六公园英语角又迎来了新的活动日,粉丝络绎来到,气氛很是热闹。10时许,来了一位英国友人,他高挑个子,40多岁,是杭州汤普森外语培训学校的外籍教师,也是近几年英语角的常客。他的中文名字叫豆豆,也爱别人这样称呼他,久而久之,他的英文名字被许多人遗忘。他背着的那个小背包不时晃动,引起了我对杭州英语角的回忆。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现代诗坛上 ,有一簇星星在熠熠闪光 ,卞之琳先生即是其中较亮的一颗。他不仅在国内享有美誉 ,而且为越来越多的国外读者所知晓。西方的卞之琳译介和研究 ,涉及英、法、德、荷、俄等语种 ,但以英语世界① 为最活跃。在此 ,自 2 0世纪 40年代始便有人英译卞诗 ,介绍诗人 ;6 0年代 ,已见有人引述其翻译理论 ;80年代初 ,更有博士论文和学术专著 (各一种 )相继问世 ,把卞诗研究推向了高潮 ;最近十年 ,再见其诗集评介和诗艺评说 ,旨在开辟新层面 ,增加新深度。而在这数十年间 ,卞诗英译更是屡有所见 ,一些重要选集多辑卞诗 ,而且有的所辑数…  相似文献   

10.
为译《红楼梦》竞折腰 上世纪90年代初,我远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拉特罗布大学(La Trobe University)亚州研究院读研究生,暑假期间趁回国度假的机会,到母校四川师范大学拜望外语系黄新渠教授。那是一个雨后乍晴的午后,校园里雨滴淋着一丛丛浓密的芭蕉林,知了的欢唱灌入耳膜。黄新渠先生特地沏了上好的四川特级茉莉花茶款待我。  相似文献   

11.
12.
2008年11月9日,我在做一些去东北三省的准备,把新买的几本书插入书架。不知咋的,“啪”的一声,一本放在书架里的书掉了下来,拾起一看,是袁可嘉先生签赠的《九叶集》。一个星期后,我从东北回来,快速浏览已经积累了厚厚一叠的报刊,当翻到《文汇读书周报》第二版时,突然,一个标题钻入我的眼帘:“九叶诗人、翻译家袁可嘉辞世”。  相似文献   

13.
君文 《文化交流》2017,(12):8-11
英国剑桥大学博士、教授兼作家尼古拉斯·柯瑞思(Nicholas Chrimes)撰写的《乌镇:中国古镇的"世界闻名"之路》一书的中文版,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诗词中的语篇隐喻指那些以某一意象或属于同一语义场的意象群为构筑要件的诗歌,其中的隐喻意义是在整个语篇层面运作的,大致可分为语境独立型和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中国古典诗词中语篇隐喻的翻译首先要持一种整体观,再现其中的隐喻意象和隐喻话语,保证译文本身是一个生机灌注的整体。针对语境依赖型语篇隐喻的翻译而言,为了弥补原文读者和译文读者的语境视差,还要以作者简介、加注、评论、文内补偿等手段提供必要的语境信息,以有效传达原诗的象征意义或语篇隐喻意义。  相似文献   

15.
16.
张玫 《文化交流》2017,(11):17-21
北京东直门南大街的保利剧院,是北京最重要的文化地标之一.每一年,全国诸多重量级巡演的起始站,都从这里出发.2017年9月9日,这座浸淫了无数个华彩篇章文化夜晚的剧场,迎来了英文版歌剧《红楼梦》的内地首演——原本是中国名著《红楼梦》里的人物贾宝玉和林黛玉,如今,以英文唱着咏叹调和花腔女高音的形式,来到了《石头记》的故乡演绎着痴男怨女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17.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