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总评 回味整个教学过程,每个教学环节都体现了一种新的数学教学理念。一、改编教材——演绎知识发展过程 教材,作为学生学习的材料,往往都是高度概括和抽象化的静态知识,而《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也就是要把“冰冷美丽”的学习材料回到“真实的情境”中,以便学生在解决“真实”的问题时,学会数学的思考,掌握学习的方法,理解所要学习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小数加、减法”。  相似文献   

3.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制四年级上册第90-91页。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经历小数和整数相乘算理的理解和计算方法的探索过程,体验算法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4.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以生为主""让学生自主探索"等一些理念在课堂中都得到了一定的落实。但是,在课堂实际运作中出现的"因为简单而简略"这一现象应引起警觉。例如,《小数连乘和乘加、乘减》一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小数乘法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上册)第86-87页。 【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6.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体会运算顺序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掌握计算方法。2.通过观察思考、抽象概括、合理表达等方式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模型意识。  相似文献   

7.
<正>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58页和第84页整合。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2.学会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掌握比较两个量的大小得出结论的解题思路。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多元化思考、多策略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并能用乘加、乘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段玉江 《云南教育》2006,(10S):34-35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数学第九册“小数乘以整数” 教学过程实录: (说明:课前布置孩子每人去购买单价为小数的物品,并要求开据发票)  相似文献   

9.
<正>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78~79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2.经历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及算法的探索过程,体会数运算的一致性,培养运算能力和推理意识。3.经历质疑、辨析、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培养勇于探索、敢于质疑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法。  相似文献   

10.
11.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36页例1,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  相似文献   

12.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47—4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亲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91~92页。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和直观图使学生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认、读、写不超过两位的小数。2.通过观察、比较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类推能力。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教学重、难点:认识一位小数的意义,认、读、写...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加、乘减的含义,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为后面推导相邻的乘法口诀打下基础。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渗透还原意识,提高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15.
一、问题生成:在情景中引发需要师:叶老师的家温馨而舒适,这是他家的建筑平面图。你能帮老师计算一下每个房间的占地面积吗?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生1:我来算书房的面积:2×2=4平方米。生2:厨房的面积是2.7×2=5.4平方米。先按照整数乘法进行计算,因为2.7中有一位小数,所以积中也有一位小数。生3:客厅的面积是4.2×4=16.8平方米。因数4.2是一位小数,所以,积也是一位小数。(三位学生发言后,教室里出现了冷场,学生对卧室面积的计算陷入一筹莫展的境地)师:真不错!那么,有没有同学能计算卧室的面积呢?生4:卧室的长是3.6米,宽是2.4米,它们都是小数,…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30~31页。教学目标:1.在现实情境中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学会读、写小数,体会小数与分数的联系。2.在建构小数概念的过程中初步培养观察、比较和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合情推理能力,渗透数形结合思想。3.在应用小数进行表达的过程中感受小数与生活的联系,发展数感。  相似文献   

17.
一、铺垫引入(一)填空.0.7米=( )分米0.70米=( )厘米=( )毫米(二)指出下面各小数的计  相似文献   

18.
【总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之一。其中,让学生“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是实践这一理念的重要途径。本节数学课对此有较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P36例1。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九册P16例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理解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能正确地进行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逐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课题(略)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索1.估算结果。师:同学们根据除法的意义,编出了应用题:“小红订购12瓶酸奶,一共付了19.2元,每瓶酸奶多少元?”并列出…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九册第22页、第23页。【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小数乘整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小数乘整数的计算。2.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推理、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体会小数乘整数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统计表格、小黑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疑问,引发思考1.创设情境:星期六,小明邀请了四位同学到家里来玩,但爸爸妈妈都到单位加班了,他自己来准备午餐和早餐,看看他都需要准备哪些物品:小明来到超市,(多媒体课件展示,特写出每样物品的单价)提醒大家注意记录下每样物品的单价,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