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充分认识内化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就是受教育者如何自觉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化为自己的思想观念,它是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从外在灌输转化为内在认同,把他律的思想道德原则及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内在的思想道德品质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思想政治教育是坚定大学生思想信念,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的过程,本质上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互动的学习过程,教育者施加的任何教育影响,只有经过受教育者的心理接纳,才能将思想教育的内容内化,从而转化为行动。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只有重视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说理性,才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3.
一、职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从“教”的研究向“受”的研究转移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带有鲜明指向性的教育活动,就其本质而言,就是要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念、政治意识、道德规范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的思想品德,教育、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社会所期望的思想道德素质。一般来  相似文献   

4.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曾经归属于教育学科之后,而致使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不可避免地带有教育学科对于教育过程的理解与认识。因而,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相关问题的厘清能够为学科带来新的剖析与认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本质应该集中于教育者的价值引导活动和受教育者有效进行思想道德建构活动的双向互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主体应该是教育者平衡学术学科要求与政治立场,有效沟通受教育者与解释政治运行,受教育者发挥自我选择与自我生成的主体权利。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应该引入社会规范对于人的思想政治道德提升要求与人们期待的道德实现之间的矛盾,具体矛盾应该在要素矛盾、过程矛盾、系统矛盾所提供的可能性中发展,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规律在于厘清规律与规律的价值性运用。  相似文献   

5.
心理学研究焦点的转向带动了积极心理学的发展,积极心理学在理念上、本质上、功能上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互通性,这些方面对于积极心理学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提供了研究的可行性。深入研究积极心理学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在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受教育者积极的思想道德素质,优化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环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教学效果等方面具有极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是受教育者将社会所需要的思想政治道德转化为自身认识的过程。而内化过程作为是受教育者的一种心理活动过程,受教育者充分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外,还需要教育者起主导性作用,通过外部影响力量促使受教育者的精神世界实现第一次飞跃。教育者需要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涵义及基本过程,帮助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素质向社会所需要的方向转化。  相似文献   

7.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教育者、受教育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异化表现:教育者同其劳动产品的异化,教育劳动过程的异化;受教育者处于某种程度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估标准和对象的异化,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的异化。造成异化的主要原因是: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国策在教育领域中的表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观念冲击在教育领域里面的表现。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复归之路:教育者、受教育者向自身的复归,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评估过程的复归。  相似文献   

8.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在于实现受教育者的内化.网络的隐匿性、开放性和共享性给受教育者的内化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探讨了基于主体间性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内化,有助于教育者将受教育者当作全面发展的主体,尊重受教育者的内化规律,深刻把握受教育者内化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充分发挥受教育者内化的自主性、自觉性和自律性,促进内化的形成,推动内化"再生产",实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化效果.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要么片面地强调"教师中心论",要么片面地强调"受教育者中心说",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实际上,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互动过程,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是教育活动的主体,二者是一种以教学内容为共同客体的双边互动、协同发展的关系。因此,应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论的指导下,本着坚持尊重受教育者主体性的教育理念,个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教育价值观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实践观,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模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0.
浅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事物的运动发展,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以此为出发点,笔者试图揭示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规律。一、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的表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基本规律是:教育者的教育活动(传授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施教育手段、方式等)一定要适合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的规律。具体表述为: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状况,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之层次。以及实施的教育手段和方式;教育内容之层次以及教育手段和方式一经确定,付诸实施,对受教育者思想政治品德发展具有反作用;双方相互作用、相互转化,推动受教育者不断接受教育者传播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并形成与之相符合的思想政治  相似文献   

11.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就是教育者把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通过一定的教育手段,转化为受教育者个体意识的过程。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重要保证。它规定了思想政治教育涉及的范围和性质。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开展活动的依据。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一种主体间性精神实践,教育者与受教育者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二者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是客体,思想政治素质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人与自然、人与人关系的反映.从理论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引起我们充分重视发挥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和主动性;从实践上讲,主体间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回归本真,回归生活,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效益.  相似文献   

13.
从主体同性理论的角度探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我们正确地认识思想政沽教育的主体,理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模式等,提供了新的思路与说角,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对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及其主体性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学界关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关系问题存在诸多观点,争论的实质是受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彰显生发于近年来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进一步完善、育人为本的理念提出和网络环境下人的主体性的扩展.在关注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性本身的规定及其定位逻辑,兼顾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理论体系的整体建构中,指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是主体,是"客体性"的主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受教育者是客体,是"主体性"的客体.  相似文献   

15.
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思想道德教育是阶级社会永恒的课题。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期以及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 ,其内容、形式及主题必然会有所变化 ,因此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迎接知识经济 ,直面信息社会 ,积极探索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容、途径和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新时期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内涵所谓思想道德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 ,把一定的社会政治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历史时代不同 ,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题及侧重点有所不同。现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应包括以下几个方…  相似文献   

16.
美感是影响思想政治理论课接受程度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互动教学中的美感因素由互动主体、互动客体等构成。充分发挥美感的积极效应,创设美的教育情境,重视受教育者在课堂中的审美体验,对于新形势下,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当前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的背后,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客体关系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也存在着一些误区,如“单向灌输”的“一言谈”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绝对权威、过分强调教育者的主体性和忽略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性等。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从受教育者的接受过程、受教育者的自我意识分化过程、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形成或转变过程来重新探析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与客体关系,有利于重塑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认同。  相似文献   

18.
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隐性思想政治性教育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又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巨大的影响。因此,做好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极其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作用是让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水平得到提高,隐性思想政治性教育与显性的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具有很多优势,它可以让受教育者在教育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身的思想水平,改善自己的思想观念;这种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也更容易给受教育者带来学习的快乐,增加受教育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目前,这种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具有很可观的现实意义,而且显性思想政治教育已经跟不上时代潮流,那么,做好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刻不容缓的。在这里主要对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优点以及如何做好医院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做了简要研究。  相似文献   

19.
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通过以教育客体为中介的有目的的交往而实现受教育者思想政治道德发展的一种精神交往活动。交往性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有着标明自身新意的独特属性,即多极主体性、双向建构性、平等对话性等。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及其主体性的要素构成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性是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在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传统意义上一般把思想政治教育主体分为导向性主体(教育者)和受动性主体(受教育者)两类。而将思想政治教育主体进一步细分为导向性主体、主动性主体、受动性主体三类,不仅有助于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而且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决策者、教育者与教育对象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