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游戏是儿童最基本、最经常的活动,是早期教育的一种理想形式。教育游戏是教育技术研究中新兴的领域,本文主要阐释教育游戏在儿童非智力因素培养中的作用以及教育游戏中儿童非智力因素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2.
游戏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儿童学习的主要方式。民间游戏是游戏的重要表现形式,对其教育价值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主要体现在对儿童身心完满发展的促进作用方面,具体表现为民间游戏在儿童生理发展、认知发展、社会性发展、情感发展及个性发展五个方面的教育价值。不足之处体现在:有关民间游戏的理论基础不足;民间游戏对儿童精神层面影响的研究略有欠缺;民间游戏在实证研究中缺乏普适性的论证及在实际运用方面未得到有效体现。  相似文献   

3.
空间是个体成长的"场域"。空间生产理论认为,空间是关系的社会,空间具有生产性。游戏空间是儿童成长的重要"场域",不仅具有教育性和社会性,而且具有自然和人文多重属性。儿童游戏空间不仅仅是物理的空间,也不仅仅是与儿童相分离的教育环境。在社会研究空间转向的趋势下,应加强教育空间的研究。然而教育研究一向忽视对空间的研究,对空间概念尚无明确的、合理的解释,因此要么不用空间概念,要么随意使用。已有关于儿童游戏空间研究的文献,对空间的解释依然是传统地理学主客二分的"物理空间"概念,忽视空间作为"关系社会"的研究,并且缺少"教育空间"研究。因此,儿童游戏空间作为教育空间,其研究应借鉴空间生产理论,给予"教育空间"观照。本研究基于社会空间和教育空间的理论探讨,尝试从学理上分析儿童游戏空间与教育空间的关系,儿童与游戏空间的关系,儿童游戏与游戏空间的关系等内容,接着梳理儿童游戏空间的类型,最后以儿童幽默游戏空间分析来观照儿童游戏空间的生产。  相似文献   

4.
郑小琴 《文教资料》2006,(28):97-98
游戏是儿童最主要的活动方式,游戏以其独特性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过程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游戏有助于促进儿童的社会化进程,并且在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以及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发展儿童的语言能力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加达默尔认为:游戏是艺术本体论阐释的入门,是在往返重复中更新自身的活动;游戏的主体是游戏本身,游戏的存在方式是自我表现;游戏由游戏者和观赏者共同组成,游戏与严肃有本质的联系。这一全新的游戏观念和研究视角,对我们进行儿童游戏教育有重要意义:要求我们从本体论的视角去认识和理解儿童游戏,充分认识儿童游戏活动自身的价值,严肃对待儿童游戏,充分发挥儿童游戏的本体价值。  相似文献   

6.
打闹游戏的教育价值及其指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打闹游戏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儿童游戏形式,但却一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关注。它不同于儿童之间所发生的攻击性行为,并具有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教育价值。对于儿童的打闹游戏,教师宜充当诊断者、指导者、旁观者与调停者的角色。  相似文献   

7.
沙盘游戏课程是以教育为主的沙盘游戏活动,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沙盘游戏这一形式培养儿童创造、表达、社交等能力,促进儿童全面发展。目前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将沙盘游戏课程化的研究还比较少,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具有学校特色的沙盘游戏校本化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在校本化课程中发展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传统儿童游戏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域特色,对特殊儿童的体能、认知、社会性发展、情感等各方面的教育价值不可低估。本文探讨了传统儿童游戏在特殊教育中的价值及应用,以便能更好地开发利用这一宝贵资源,促进特殊儿童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许静 《中小学电教》2009,(4):140-140
<正>游戏是儿童的一种基本活动,也是儿童认识世界的主要方式,对儿童的心理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游戏正逐步改变着儿童认知的方式。本文所探讨的教育游戏,是指能够培养游戏使用者的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具有一定教育意义的计算机游戏类软件。  相似文献   

10.
传统游戏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至今深受儿童的喜爱。本文以教育工作者的角度来重新审视传统游戏,通过对传统游戏教育价值的分析,使人们对传统游戏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和定位,使传统游戏更好地融入儿童的生活,发挥其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11.
《考试周刊》2020,(36):163-164
幼儿园教育中适当引入民间儿童游戏,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不仅体现在对民间文化的传播和传承上,还能丰富幼儿园教育内容,增添课外活性形式。但是,民间儿童游戏从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嬉戏和玩乐,到真正走进教育领域,其中有大量的工作需要铺垫和完成,只有正确把握其教育意图,才能够真正发挥出民间儿童游戏在教育当中的正向作用。本文将从民间儿童游戏的特征、其在幼儿园教育中的积极意义和具体的应用策略三个方面来谈。  相似文献   

12.
游戏是儿童最重要的活动形式和生活方式之一,然而在现实的教育生活中却遭到了成人世界的忽视和排挤。游戏日益表现出两种极端的形式:从教育生活中逃逸和以敌对的姿态侵入教育生活。儿童可能会因此出现极力压制游戏需求的内在奴役状态,既不敢游戏也不会游戏了,也可能会彻底抛开学习,逃避到一切形式的游戏中去。这两种情况都将导致儿童不正常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3.
人的发展离不开文化,文化的游戏性规定了游戏是人的存在方式,尤其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以传承文化、创造文化为己任的教育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理应以游戏的方式存在,即具有游戏精神。游戏精神是一种自由、展示、创生、对话的精神。具有游戏精神的教育强调确立"游戏人"的教育目标,创造"游戏场"式的教育情景,开展对话和生成的教育过程。  相似文献   

14.
沙盘游戏(Sandphy)是目前国际上影响深远的心理分析技术,正逐渐被学校心理教育所采用,尤其适合儿童心理教育和儿童心理辅导的需要。沙盘游戏中所包含的基本思想如自由与保护、治愈与发展以及发展与创造,符合儿童心理教育的基本主张,能够在儿童的健康成长中发挥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余家菊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也是我国现代儿童教育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坚持以儿童为本位的教育观,提出游戏是最好的教育机会,提倡游戏教育。他对游戏教育的价值、游戏教育的特质以及游戏教育的实施等问题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形成了较系统的儿童游戏教育思想。余家菊的游戏教育思想对当今“游戏学“理论的发展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6.
早期培养可以促进超常儿童优势潜能充分发展,在融合教育环境中积极开展适宜的游戏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龄前超常儿童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超常儿童早期培养中游戏活动的组织形式、教学内容、目标设定与评价反馈各有要求,教师可据此开展科学、合理、有效的游戏活动,以支持超常儿童的健康成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瞬息万变的数字技术和游戏正在通过控制儿童的时间、注意力和认知习惯来改变他们的思维与交往方式。尽管如此,数字化儿童游戏不能被简单归类于“精神废物”,它们具有深刻的时代内涵。游戏是儿童人性自由的表达,是儿童创造性的表现,是儿童的有规则活动,游戏就是儿童的工作。因此,游戏中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精神、独特的教育方式与多元化课程形态。这些教育价值的实现,需要重构游戏与教育的关系,基于高阶思维实现游戏课程化,要让游戏成为儿童的深度学习方式和儿童的思想实验,以此实现快乐学习与深度学习的真正融合。  相似文献   

18.
最好的学校就是让儿童整天做游戏(包括创造性的知识游戏)的地方。人们往往将各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教育称为美育、体育或劳动教育。但这种游戏化的美育、体育、劳动教育已经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现代教育,甚至可以说,它们只是一种游戏化的生存方式而不是教育。  相似文献   

19.
儿童语文教育应当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应当与儿童的心理特征相结合,儿童游戏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应当重视游戏教学法在语文审美教育中的应用.具体的应用包括在视觉、感觉、思维、情操等四个方面审美教育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的深度发展需要回应儿童游戏缺失和童年过早消逝的现实。对此,新的教育建制过程应当深刻反思儿童生活的“大生产性”,并尝试做出新的制度安排,在“量”和“质”上去谋求合理的校园游戏时空,帮助儿童感受校园生活的乐趣,延续童年的欢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