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使学校的德育工作走向了多元化,网络不仅已成为德育的必要手段和工具,更重要的是已成为一种能够对学生产生持久、深远影响的德育环境。网络环境下的德育完全打破了传统德育强行灌输的模式,学生成为道德自主构建的主体性存在;改变了传统德育脱离学生生活和社会现实的封闭状态,为学生提供一个更为广阔的道德实践空间。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网络环境下的德育更能使教育与人的和谐发展融为一体成为可能,有助于实现德育的人本回归。  相似文献   

2.
戴圣良 《现代语文》2004,(12):30-31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信息化已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明显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教育信息化也成了时代发展的必然选择,传统的语文教学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在网络环境下,学生的阅读和写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文教师要适应网络环境下的语文教学模式,应当尽快认识网络,熟悉网络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还应同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信息素养,身体力行,教会学生更为高效地学习.  相似文献   

3.
信息时代的到来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带来很大的影响。信息化网络技术逐渐成为世界影响力最大的媒体,被广泛运用于各个领域。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信息化网络技术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材料,改变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网络正以惊人的速度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未来,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与思维方式.网络作为最方便快捷了解社会的方式,迅速走入校园,并日益成为学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利用网络进行教育,也逐渐成为教师教育教学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5.
随着Web2.0技术的迅速普及,网络生活已成为高职学生的一种重要生活方式。网络深刻地影响着高职学生的价值取向、道德观念、生活方式与心理行为。以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为案例,对高职学生网络生活的基本特征及不良网络行为进行分析,并从优化网络平台、提升网络素养、强化工作队伍、形成教育合力等方面提出改进高职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国斌 《生活教育》2014,(18):77-78
在网络科技信息化日新月异的今天,网络信息交互模式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交流模式和生存方式。高校学生作为新型网络互动媒体的重要参与者,新媒体交互模式已经渗透到他们的生活方式中,网络生活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应当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时代潮流,利用新型的网络交互手段,在网络互动媒体中建立新的学生工作阵地,拓展辅导员的学生工作职能,使新媒体交互网络成为当今高校学生工作的有力抓手和新型思想教育平台。  相似文献   

7.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网络正在改变着人类原有的社会空间,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大大地改变、扩展与延伸。信息素养已成为评价人才综合素质的一项重要指标,国家对中小学信息素养也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如何帮助学生对网络有一个正确认识是信息技术教师首要的任务。因此笔者确立此课题,使学生在创建Word文档的过程中,树立文明上网意识。  相似文献   

8.
21世纪,网络已走进人们的生活,也走进了教育。信息资源已经成为与物质资源同等重要的资源,其重要作用正在与日俱增。学校应把计算机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大力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一、提高服务意识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普及,确立了两种新的人才培养方式:远距离教育和学生自主学习。在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构筑的现代教育体系中,课堂不仅仅局限在一间教室内,甚至不局限在一座城市内这样我们可以在更  相似文献   

9.
微博是当今网络传播方式中的一个新亮点,已经融入了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是大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成为他们表达思想、交流感情的重要场所。微博正极大地改变着大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微博已经成为大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微博,具有新颖、快捷、方便的特点,与大学生具有活力的内在特点、渴望知识的需求相契合,但它同时也冲击着大学生的传统生活方式。这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现代网络技术以其传播快速、超越时空和虚拟性强等特点,极大地改变着当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态。面对网络的快速发展,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良好工作传统,全力以赴去占领网络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阵地。本文从树立正确网络观、开设思想教育网站、提高网络道德教育实效、开展网络文化宣传、建设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等五个方面,探讨了网络技术应用下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趋势。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高速发展,大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教育方式,其中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及教育发展的需求,教学方式的改革已成为必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打破传统,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个性,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同时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提高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一、发挥校园网效益的重要作用 未来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社会的最基础设施就是网络,未来的世界是网络世界,未来的我们都会生活在网络的世界里。校园网的建设不是目的,应用才是目的,应用是网络的生命,建而无用就是浪费。目前,我们都面临着如何进行素质教育、创新教育问题,校园网的建设无疑为我们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利用网络开展网上教学,实现以教师为主体向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的转变。网络也可以改变我们传统的教学、科研、办公环境,提高办公效率,逐步实现无纸化办公。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正在逐渐成为改变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因素。信息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途径与方法,同时也在改变着教育——学习发生的环境和方式、学生与教师在教育环境中的角色等等。  相似文献   

14.
现代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巨大的信息提供能力和检索能力,成为人们尤其是学生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最便捷的途径。网络以其数字化、多媒体化以及虚拟性、学习性等特点,不仅影响和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生活方式以及交往方式,而且正影响着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取向。如何抓住机遇,研究和探索网络环境下学生学习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对策,已成为学校教辅人员必须关心和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信息技术的发展在使得网络由原初单纯便利性的技术手段向人类社会生活(新)样式转变的同时,也在改变着学生的社会性存在。网络依凭其较弱的社会角色期待、海量的知识信息提供和广延的互动交往空间的独特文化品性,以及合乎学生做自己(喜欢做)的事、说自己(想说)的话和成自己(想成为)的人的个体主观诉求,成为学生的第四重社会存在,改变着学生既有的社会面目,重组着学生既有的社会结构,调整着学生既有的社会认同,拓展着和而不同新型师生和谐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16.
教育教学实践表明,个性特征对人的发展比智力因素更重要。但是,传统教学中是把学生作为一个年龄群体来安排教学内容,课堂中忽视学生个性特征、远离学生感性生活。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人们的交流方式,也悄然改变着学生的生活观和学习方式,由此借助网络探索张扬学生个性、拓展学生能力的教学形式变得尤为重要,基于网络资源的思品课自学讨论式教学实验也随之而来。  相似文献   

17.
白明亮 《文教资料》2009,(32):179-180
信息网络化社会对教育,尤其高等教育的影响越来越深、越来越广。网络依凭其独特文化品性和特质,在改变学生社会属性、影响学生学习和教育生活的同时,也在不断冲击和侵蚀着教师的“知识权威”和“社会权威”。“教会学习”与“和而不同”,成为教师有效“教(整合网络知识)”和合理“育(构建和谐价值)”的必要角色选择。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已经日益成为当今大学生最重要的学习和生活平台,对他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文章从正反两方面分析了网络特征与高职学生心理特点的契合以及网络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高职学生网络心理教育的模式建构。  相似文献   

19.
当今社会飞速发展,以网络技术和数字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给人们展现了一个前景广阔的空间,也对传统生活和传统思维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高校校园生活与社会是紧密结合的,信息技术对社会冲击的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上网已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学生工作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成为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学生工作者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国际上掀起了新技术革命的浪潮,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包括微电子、新能源、新材料、生物、航天等技术在内的一个高新技术群对人类发起了冲击波。  相似文献   

20.
科学的发展带来了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今计算机已演绎成为时代的主角,正以前所未有的态势向前拓展,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思维方式。网络也因其自身独特的优势构架了新世纪的一道亮丽的科技、文化、教育景观,融八人们无法逃避的社会生活。同时,网络环境下的心理健康问题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尤其是网络给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负面影响更是不容忽视。本文以网络环境下的学生心理问题与障碍形成的原因为切入点,较为深刻地阐述了网络环境下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策略及实施的必要性,并对未来网络环境下的心理教育做了展望。本期“热门话题”刊登此文,以期抛砖引玉使读者共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