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就生效判决提起抗诉,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应对检察院的民事抗诉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并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  相似文献   

2.
检察机关是专门的法律监督机关,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规定检察机关有权就生效判决提起抗诉,随着形势的发展和社会的变化,应对检察院的民事抗诉权进行必要的限制,并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  相似文献   

3.
在推动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今天,如何对检察机关的民事检察监督职能进行定位是我们必须面对的课题。基本思路是,一方面,基于现实的需要,我国保留检察机关提起民事抗诉具有现实合理意义,但应当在受案范围等方面予以收缩。另一方面考虑到世界检察制度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很有必要建立民事公诉、参诉制度,以实现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职能扩张。  相似文献   

4.
我国应当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这是检察机关的性质和地位决定的,也符合我国宪法的原则和精神,还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现实需要。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也是国外实践经验的借鉴。在具体设置民事公诉制度时,应当明确民事公诉案件的范围、条件、检察机关的地位和提起的方式,理顺检察机关在民事诉讼中的几种关系。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实践中检察机关的民事公诉权仅局限于抗诉方式,针对公益诉讼案件无法直接提起民事诉讼,致使受侵害的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得不到有效保护。通过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现状与历史考察以及对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的法理基础分析认为:应对现行法律进行修改与完善,赋予检察机关切实履行其民事公诉权的神圣职责,并对其提起诉讼的方式、范围等进行规范,以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民事执行领域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的法律监督权越来越多的被讨论和认同,当前在我国由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进行监督基本已经成为一种共识。关于如何配置民事执行监督权,必须从该项权力的制度价值入手,探讨其存在的必要性、正当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民事检察监督的路径问题成为当前民事诉讼法修改的热点之一。现行民事诉讼法确立的上级检察机关通过抗诉强制启动再审程序的民事检察监督模式决定了基层检察院缺乏开展民事检察监督的法定依据。然而检察机关在我国宪政体系中的职责和司法现实需要将基层民事检察监督路径问题逐步推至公众关注的视野。基于尊重当事人权利、尊重法院独立审判以及化解矛盾、维护和谐的原则,基层检察机关对第一审程序、生效裁判文书、民事执行活动以及解纷息诉方面均可以适当方式开展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8.
黄清明  陈兴 《贺州学院学报》2009,25(1):33-35,45
检察机关依法对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不仅具有很强的必要性、可行性,而且也具有较为坚实的理论、实践基础,其对缓解"执行难"、遏制"执行乱"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我国现在并无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工作进行监督的统一实践,对民事执行的检察监督制度尚未有效建立起来.文章通过阐述检察机关对民事执行监督的现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来提出完善民事执行监督体制的构想.  相似文献   

9.
司法实践中,民事检察诉权局限于抗诉方式,致使民事检察工作难以拓展,也与检察权的实质不相符合.如何突破困境是民事检察工作者必须考虑的问题.在对我国检察机关民事起诉权反思的基础上,我国应当继续积极推动<民事诉讼法>等相关法律的修订,合理设置民事检察权,从法律上明确检察机关的民事起诉权,并对其受案范围、起诉条件、诉讼中的调查取证权等做出具体的规定,以确保其能有效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  相似文献   

10.
检察机关作为公益代表人和法律监督,赋予其民事公诉权是世界各国的一般做法。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使得公益保护的需要凸显出来,而检察机关由于其自身特点成为担负保护公益责任的最佳选择。此外,在诉讼理论上赋予检察机关民事公诉权也具有其相应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我国在转型时期出现了大量的公共利益被蔑视、弱者权益被凌辱的严重问题,社会迫切需要加强对公共利益的保护。民事公诉制度是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重要方式,其在中国的复兴,是转型社会公共利益司法保护的制度诉求,既有必要性,也有可行性。我国民事公诉中的公益代表应由检察机关担任,检察机关在诉讼中处于原告的地位。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诉的案件范围,以保护公共利益为限。  相似文献   

12.
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以何种身份提起诉讼,不仅体现着检察机关所要保护的法益,更彰显着检察机关的诉讼地位。诉讼地位决定了在诉讼中拥有的诉讼权利(力)。在这个问题上,我国学者形成了以下几种主要观点,即原告说、民事公诉说、法律监督者说、双重地位说、公益代表人说和公益诉讼人说。检察机关在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的诉讼地位,需要根据诉讼的特点、各种学说的优劣综合分析得出。  相似文献   

13.
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中存在的"执行难"和"执行乱"现象,已经成为社会公众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检察机关对人民法院民事执行活动进行监督是其职能所在,检察机关应坚持不干预正常执行活动和公开、公平、公正等原则,综合运用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等法律手段加强对民事执行活动的监督,以减少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维护国家、集体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民事公益诉讼指法律授权的特定主体,根据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以维护公共利益为目的,针对违反民事法律规定侵犯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起民事诉讼,以追究违法者民事责任的诉讼活动。在中国,公共利益被侵害的严峻现实迫切需要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诉讼担当及诉的利益理论奠定了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公益诉讼的理论基础,检察机关提起的民事公益诉讼的具体程序内容与传统民事诉讼相比,既有相似的一面,也有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5.
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以及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缺失,检察机关以原告身份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似乎有其天然的优势,学者们对其原告身份的正当性基本达成共识,并且在实践中已有成功经验。文章通过阐释检察机关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正当性,总结了其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分析了其参与环境公益诉讼的障碍,并对其在参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制度完善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民事执行改革一直是司法改革的重点,但目前在民事执行活动的法律监督问题上,法院同检察机关的改革措施并没有很好的统一起来。笔者拟通过对一些典型理论争执的分析来思考我国应该建立民事执行检察监督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7.
在当前的司法实践中,许多油田企业遭遇涉油犯罪后主动进行民事追偿的意识不强,不利于有效遏制此类犯罪。为此,需要检察院积极发挥在民事追偿中的功能,除了传统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模式外,检察机关直接提起民事诉讼缺乏充足的法律依据,但检察机关可以通过支持起诉、督促起诉等途径,协助、敦促受害方积极起诉,实现对涉油犯罪分子开展民事追偿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民事检察是检察机关的重要职能之一,保障劳动者权益是检察机关坚定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集中体现。近年来民事检察赋能劳动者权益保护的力度日益强化,但检察机关尚需进一步丰富完善案源识别机制、案件调核机制、业务指导机制、一体办案机制、外联协作机制,唯各项机制的完善,才能提升民事检察对于劳动者权益保护的质效性。  相似文献   

19.
石静 《华章》2010,(18)
我国<宪法>第129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民事诉讼法>第14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有权对民事审判活动实行法律监督".民事公诉是我国司法实践的一项创新,是指检察机关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根据特殊需要,代表国家提出一定的民事诉讼请求,提交人民法院的诉讼活动.  相似文献   

20.
论民事审判中的越权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审判越权,是指法官在民事审判中,审理了本应在行政审判中审理的内容。此种越权审判,不但违背了民事审判的基本规则,造成诉讼活动的浪费,而且侵犯行政机关的行政权力和一方当事人的利益。民事审判越权现象,最容易发生在因工伤引起的民事赔偿诉讼中。原因主要有三:一是有些当事人把本应在行政诉讼中提出的主张在民事诉讼中提出;二是有些民事审判人员违法受理当事人更改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诉讼请求;三是有些检察机关以民事抗诉的形式迫使法院的民事审判解决行政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