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每年的"两会",是各地级市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也是各地电视台全年宣传工作重点。电视媒体究竟应如何做好"两会"宣传报道,更好地发挥党和政府与百姓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是电视人一直热议的话题。个人认为,各地方电视台必须树立改革创新的观念,认真研究解决"两会"报道中所暴露出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好地发挥"党和人民的喉舌"功能。  相似文献   

2.
以现场直播"两会",合力传递心声为目的,以"崛起中部,共赢挑战"为主题的中部六省广播电台联合报道活动3月5号在北京正式拉开序幕.江西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作为中部六省广播电台的一员.与兄弟广播电台一道,成功地完成了今年全国"两会"联合报道,不仅受到了代表、委员的高度称赞和热情支持,也在中部六省三亿六千万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相似文献   

3.
报纸如何在融合中体现"融"?2017年的全国两会期间,《人民日报》"融两会·讲述"专栏作出了积极探索.该栏目自3月3日起在要闻四版推出,版面上有代表委员讲述履职故事的图文报道,并配有二维码,链接动画、视频呈现新闻,报道话题凸显新闻性,呈现形式注重立体化,为两会报道增添了浓浓的"融"气息.  相似文献   

4.
郑骊 《新闻世界》2005,(4):69-69
记:当前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东部加速,中部崛起。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提出构建和谐社会。您认为2003年9月28日才建立的年轻的龙塘镇如何应对这样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5.
2009年全国"两会"期间,在各类媒体的新闻大战中,手机报作为第五媒体也成功参与到"两会"新闻报道中.新华社和中国移动联合推出特刊<两会手机报>,3月3日~3月12日第一时问连续直播两会盛况,图文并茂,受到广大读者的好评.  相似文献   

6.
地方"两会"报道如何出彩,是很多媒体一直探索求解的难题. 全国"两会",高官云集,精英群聚,人才荟萃,再加全国人大独特的立法职能,新闻报道自然夺人耳目.与此不同,地方"两会"程序色彩重于新闻看点,读者、观众对"两会"新闻报道的关注度不高.笔者在近三年的山东省"两会"报道中,着力寻找新闻点,在报道的新与巧上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每年的全国人大、政协“两会”,全国乃至全世界媒体都云集北京,上演着一场精彩的新闻大战。作为一个地方广播媒体,如何才能在这场新闻大战中脱颖而出,充分彰显自身优势和特质?湖南电台卫星频道在去年邀集中部六省发改委主任集体访谈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围绕全国区域协调发展规划提出的“中部崛起”战略构想,今年首次倡导发起安徽、湖北、河南、江西、山西各省电台新闻频率联手成功推出2006全国两会中部六省电台联合报道《崛起中部启航十一五》,实现资源共享,整合传播,开启了六省广播媒体合作的新篇章。是广播“两会”报道的一次成功而大胆地创新。  相似文献   

8.
成语"班门弄斧".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技不如人而露了丑.然而,作为县市报记者,我的投稿主张却是,"弄斧"必到"班门"去,这才能获得"鲁班"的指点,技艺的进步才会快些.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在参加2013年全国"两会"报道时,曾写过一篇题为《用心聆听他们都是"明星"》的短评,是针对会议期间一些记者"站台阶,堵明星",时政新闻泛娱乐化倾向而发声的。2013年6月25日,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2013年新媒体蓝皮书《中国新媒体发展报告(2013)》提出,十八大及"2013年两会"的网络新闻专题报道:信息冗繁、创新不足、娱乐化倾向严重。作为一个庞大的"新闻场","两会"对媒体的吸引力越来越大,新闻竞争空前激烈。从一定意义上讲,"两会"也是主流新闻媒体的年度盛会,如何真实、全面、客观地报道好"两会",已成为摆在相关媒体和每位与会报道的记者、编辑们面前的一道严肃考题。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为及时了解、充分把握受众的新闻信息需求,新华社于1月25日至2月5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抽样调查,围绕近期舆论热点和今年两会报道的需求和关注点进行了分析。本次调查在全国东部、中部、西部分层抽  相似文献   

11.
耿银平 《声屏世界》2013,(10):72-72
9月22日《京华时报》报道,《人民日报》就热播电视剧《甄嬛传》发表评论称,剧中宣扬一种比坏心理,好人只能变得比坏人更坏才能战胜坏人,这种价值观不能宣扬。对此,在新浪网以“《甄嬛传》比坏心理腐蚀社会道德?”的调查中,有9万多网民参与,其中53.9%的网民认为影视作品要弘扬正气,《甄嬛传》鼓励以恶制恶,败坏社会风气。  相似文献   

12.
两会如新闻报道大战,各家媒体纷纷"兵出奇招",以"两会喊你加入群聊"为首的H5设计在众多两会新闻报道中脱颖而出,让时政新闻的传播变得更加亲民、更接地气。本文主要以"两会喊你加入群聊"为例子,针对H5技术在两会报道中的尝试与运用展开分析,归纳总结H5在传播中的技术优势,探讨该类技术如何迅速、直接地满足当下受众接受信息的需求,进而产生更强大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13.
马宁 《新闻传播》2022,(1):84-85
全国两会是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做好全国两会宣传报道是主流媒体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VR、短视频、H5等多种技术和手段纷纷亮相两会新闻报道,全国两会报道形式呈现"全息"化趋势.本文结合新疆广播电视台2019年全国两会报道经验,探讨如何用好信息可视化技术服务全国两会电视新闻深度报道.  相似文献   

14.
李慧莲 《传媒》2022,(3):12-14
人们对于怎样才是好文章的评价可谓见仁见智,却也不乏共识,否则不会有那么多千古名篇,历经不同朝代流传至今.那么,怎样才算是好文章?怎样才算是主题宣传好文章?什么样的期刊文章才能在主题宣传评选这种"命题作文"的同台竞技中脱颖而出?笔者谈一点个人浅见.  相似文献   

15.
从"两会"博客现象看博客的社会传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06年"两会"中,由于对博客这种新传播方式的广泛应用与报道,形成了独特的"博客现象".新传播媒介的出现,不但成为"两会"的新闻点,也改变了已有的传播形态.本文试图从"两会"的"博客现象"切入,分析博客这种新的传播渠道所具有的特质,及其对传播理论研究的承继与开拓,从而发现其社会传播价值,以期引起实务界的重视,以更好地利用并发挥其社会价值.  相似文献   

16.
出租车改革的实际困难在于:如何让各个利益方都能接受?如何让多年积累起来的供需缺口,不会在一夜之间爆发从而造成市场反弹过猛一场有关两百万出租车司机钱袋子的改革即将拉开大幕。全国"两会"开幕前一周,2月27日,交通运输部(以下简称交通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以下简称人社部)、全国总工会联合召开了全国出租车行业创建和谐  相似文献   

17.
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民阅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2015年3月23日,文化部公共文化司在北京召开"图书馆与全民阅读研讨会",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国图书馆学会、高校、基层文化单位、新闻媒体、文化企业的20余位专家学者就新形势下各级各类图书馆如何更好地参与全民阅读进行了研讨。专家们表示,推进全民阅读工作要抓住几个关键环节。一是全民阅读要发挥各级各类图书馆的主  相似文献   

18.
刚刚闭幕的全国人大十二届一次会议和十二届全国政协一次会议对于海内外前来报道的数干名记者们而言,意义重大,是新闻的"富矿",更是新媒体时代背景下MOJO(MobileJournalism移动记者)记者们"各显神通"的舞台.如何更好地顺应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要求、利用新媒体手段做好两会新闻报道?笔者谈谈参加两会报道的一些思考和收获.  相似文献   

19.
虽然<北京娱乐信报>的申奥特刊已经准备了两个星期,但要出"号外"却是在7月13日下午4:30才开始讨论的.当时,特刊正在忙乱中进行着准备,社科部主任尹宝军觉得如果第二天早上才出报的话,将极有可能丧失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20.
"与大地贴得更近,看天空才会更远."这是"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经典之言,是他作为一名院士的成功之道. 什么是大地?对科学家来说,人民就是大地,实践就是大地.对新闻工作者来说,什么是大地?群众就是大地,生活就是大地.新闻工作者只有深入基层,才不会坐井观天;只有走进基层,才能妙笔生花;只有扎根基层,新闻作品才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