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名诗人流沙河有一首名诗<哄小儿>.写"文化大革命"期间自己被打成"右派",受到批斗后回家"哄"儿子,虽"哄"儿子,却刚经批斗,所以还有余惧,只能在家尽情与儿子嬉戏:"小小屋中有自由/门一关/就是家天下."  相似文献   

2.
张凯 《生活教育》2010,(9):28-28
最近,一些知名网站和媒体相继爆出了一个“Anti—Parents父母皆祸害”的话题。顿时,这个话题引发了广大家长和众多教育人士的关注和评论。“父母皆祸害”中的“祸害”,是“80后”子女用来形容“50后”父母的。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80后”子女如此来形容我们这些“50后”父母呢?很显然,“父母皆祸害”成了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非常棘手又不得不令我们深刻反思的命题。  相似文献   

3.
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物是电视剧创作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奋斗》《我的青春谁做主》是赵宝刚导演的两部青春励志剧,展示了"80后"的理想与追求、奋斗与拼搏、迷茫与困境,真实生动地塑造了"80后"这一群体的形象,引起了观众的广泛共鸣。  相似文献   

4.
在"青春读物"高歌猛进、泥沙俱下的时候,却没有人出来分辨什么是鲜花,什么是荆棘,什么是罂粟,任由我们的青少年在采摘时被扎得满手鲜血淋漓,甚至丢失性命。  相似文献   

5.
筹划实施“世界伦理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近年来为解决全球性危机和应对全球化进程所提出的问题的积极回应;参与该计划的中国学者刘述先教授提出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理一分殊”来消解客观存在着的文化差异以达成共识。但对“理一分殊”命题中的“理一”,似不应作狭隘的理解,而应当深入各类文明和各种文化现象的内部探索其内在蕴藏着的深层结构,从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以揭明更加普遍的东西。从人的存在及其规定性出发,揭明以人的方式对待自己和他人以致于自己的整个外部世界,是每一个人正确理解和合理处理自己的全部对象性关系的基本规范,从而可以理解为世界伦理得以成立的基本原理。  相似文献   

6.
当前“发展伦理”研究领域中对“发展”的伦理涵义界定的三种方法。即对经验事实的归纳表述、对某一或某些具体问题价值的反思和广义视角的综合,无法确保“发展”的伦理涵义本身的明晰性和普遍有效性,由此导致发展伦理研究中的许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应该从“发展”本身涵义显示的人类学前提出发,才能界定“发展”的伦理涵义并保证其普遍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远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底线在于“教”、“学”主体的权责对称。两个主体必须创造新的回应方式,在意义构建、学习过程、资源利用中对称履行各自权责,以问责的形式不断自省“教”、“学”行为,建立一种与普通高等教育相区别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张伟 《现代教育》2014,(4):59-60
威海工业技术学校将"家"文化作为育人特色,将学校营造成为学生喜爱的"温馨之家""快乐之家""文明之家"和"健康之家",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9.
在人类学和文化学的视域里,空间并不是毫无意义的、抽象的三维空间,而是具有一定文化意义、富有生命气息的人文空间。学校课堂空间中以不同方式排列的座位、张贴的各种标语、名言警句、名人画像、学生自己创作的作品等文字符号或图像符号,都以各自特有的方式传达着某些文化意义,彰显着某些文化诉求,熏染和塑造着存在于这一文化空间中每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相似文献   

10.
唯物史观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科学发展观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由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发展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社会结构理论,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理论,深化了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理论,从而赋予了唯物史观新的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1.
"家国情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资源,是中华民族精神谱系的主干与核心,是培育现代社会公民意识的生动"课堂"。然而"家国情怀"的传承发展也面临诸多挑战:家国实体的现代性转化、多元思潮的碰撞冲击、传统观念的价值局限等。"家国情怀"的现代性转化与发展要从理性的高度充分认识其传承发展的复杂性,要在国际视野内提升对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赋予新的时代内涵。  相似文献   

12.
以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传统、利用传统、改良传统、传承传统,以此发展当代文化是教育实践与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此,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深入探索。本文从"和"与学生品格发展、"关系"与学生活动设计、"管制"与学生自主性培养三个方面剖析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3.
以伦理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对生活于其中的人们存在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了解传统、利用传统、改良传统、传承传统,以此发展当代文化是教育实践与研究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对此,由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实验研究进行了有益尝试和深入探索。本文从“和”与学生品格发展、“关系”与学生活动设计、“管制”与学生自主性培养三个方面剖析了“新基础教育”的研究和实践思路。  相似文献   

14.
在汉字“家”词义的演变过程中,根据其构词能力可将其词义变化分为四个阶段:本义(居所)、作为单音节词时的词义派生(有一定血脉联系的组织、出生或自幼居住的地方、国家等)、在复音词中的语素义(凡尘俗世之家、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具有某种身份的人)以及作为词缀时的用法。从词义演变的过程中能进一步归纳出“家”的文化内涵:个人私有、血脉联系、情感寄托等,“宀”下有“豕”、何以为“家”也可从其文化内涵中窥探一二。  相似文献   

15.
寻根文学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是对于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寻根文学是以文化寻根为初衷或者母题的一种文学形式,由此,其中包含有一种乡恋之情,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歌颂、传承与反思。本文主要对寻根文学中“家”母题的文化意蕴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16.
普世伦理 (theUniversalEthics)又译为“普遍伦理”、“全球伦理”或“世界伦理” ,是目前理论界 (主要是哲学界 )探讨和争论的热点问题之一。这种普遍主义的诉求对现代社会的方方面面也必然对学校道德教育产生重大影响 ,但国内关于普世伦理的道德教育意义的探讨至今仍很少。这篇小论以普世伦理所展示的宽广的文化学上的视野 ,重新审视我们以往的学校道德教育。  一、普世伦理产生的现实背景  对普世伦理、道德的探求古已有之 ,如二千年前孔子的“己所不欲 ,勿施与人”[1] 就成为千古箴言 ,而《圣经》中耶稣基督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色彩观既是“颜色色彩观”,又是“广义色彩观”、“哲学色彩观”,并在文学、语词、文字、训诂、绘画、工艺美术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流露出“尚青”的观念。作为“审美方法论”的“大色彩观”一直都“参与”着中国人的理性思维,共同“营造”着具有审美特质的中国古代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元诗"四大家"歌行的题材取径多元丰富,又以酬友寄赠、忧念民生、题写书画等为其歌行体诗歌的主要生产方式。四人与道士羽流、多族身份诗人的多向互动,全面体现了元代开放包容的文化气度;对社会矛盾、林泉之思等内容的揭示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特有的时代情绪,具有一定的艺术张力。  相似文献   

19.
谈起班级文化,这似乎是一个比较高深的话题。但在我看来,也许它就是班级的一种氛围,一种风格,一种精神吧。校园有了文化,就有了深厚的底蕴,班级有了文化,就有了灵动的精神。在一个具有浓厚文化氛围的班级中,全体学生会自发地形成一股浓郁的和谐风气,在这样的集体中学生能融洽地与同学相处,与老师交流,友好地进行合作。  相似文献   

20.
儒家“和”文化的伦理意蕴及其现代价值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儒家“和”文化是儒家最高的道德精神要义。“和”与“同”、“中”具有深刻哲理关系。儒家伦理意蕴包含“执两用中”、“和而不同”两个基本方面。即“和”文化包括“天人合一”自然价值取向、“和为贵”社会伦理取向以及身心和谐个人价值取向。儒家“和”文化为当代和谐社会提供了哲学智慧、伦理处事原则、社会理想图式的丰富思想资源和重要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