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大伟 《青年记者》2010,(16):101-102
近些年来,“全媒体”逐渐成为国内各类期刊、杂志、广播、电视中频频出现的一个关键词,诸如“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等。而在新闻传播实践领域,全媒体实验是从报业(传媒)集团开始的。然而,“全媒体”到底是什么?学界至今还没有形成共识,很难给出一个准确的定义。不过,学者们对“全媒体”的关注和探讨已经开始了。  相似文献   

2.
面对日益进步的传播技术给传统的电视媒体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国三大藏语卫视开始进行媒体融合,向全媒体转型发展.笔者发现,三家藏语卫视虽然建有多个新媒体平台,且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但仍然面临许多困难. 西藏电视台藏语卫视 1.构建互联网全媒体,传统媒体助力新媒体发展 西藏电视台提出“台网融合,以网为主”的全媒体转型发展战略,先后推出微信公众号“最心灵”和“阳光西藏”、西藏网络电视台“牦牦TV”等.  相似文献   

3.
殷平 《新闻世界》2013,(9):116-117
“全媒体”不是纸媒时代的全媒体,而应该是网络时代的全媒体;纸媒与全媒体的关系,不是全媒体建设融入纸媒运营,而应是纸媒内容、资源、经营充分融入到全媒体建设中;全媒体是纸媒的突围,而不是纸媒的附属。遵守网络运营发展的规律,而不是纸媒传播和经营的规律,是全媒体事业能够突出重围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王晓云 《青年记者》2021,(4):101-102
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广州日报推出全媒体特别报道《铁在烧:抗美援朝精神启示录》,以抗美援朝精神为明线,以7大著名战役/战例为落点,以7位幸存老兵、7大历史文物为载体,生动诠释何为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  相似文献   

5.
实现“硬新闻”的“软着陆”,是媒体的期望,更是受众的需要。写好科技新闻,需要“沉到底、浮起来、跳出去”,通过通俗、生动、亲切的表述方式,让报道在受众心中“落地生根”。本文围绕嫦娥三号任务宣传战役,对如何增强科技新闻的亲和力和感染力进行了初步探析,力求为全媒体时代传统纸媒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韦伟 《军事记者》2011,(8):16-17
以纪念建党90周年宣传为契机,《解放军报》、国防部网、中国军网联合举办的“红色足迹万里行”大型采访活动,既是一次集中宣传党史和军史、坚定爱党、信党、跟党走信念的重要宣传战役,又是一次军报人应对全媒体时代挑战,  相似文献   

7.
李列锋 《传媒》2020,(2):88-90
“全媒体”广告时代,必然要求广告人才培养模式与之相适应。高校广告专业构建“全媒体”信息平台,既可以通过“全媒体”整合人才培养信息,又可以使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全媒体”广告流程,具备“全媒体”广告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8.
郭培平 《青年记者》2010,(10):77-78
网络时代,需要建设全媒体新闻传播业态,需要培养全媒体记者。现在,人们一提起全媒体记者,往往片面强调“全能”或“多能”,而这种“全能”或“多能”也仅仅限于能够熟练地运用多种新闻报道方式,例如:写作,摄影、摄像、制作音频、视频等等。基于业内外存在的以上两个片面认识,笔者认为,有必要重新认识、解读全媒体记者的“专”与“杂”及其相关关系。笔者在此提出拙见,抛砖引玉,与大家共同探讨,以期取得正确合理的认识。  相似文献   

9.
陈博盛 《青年记者》2017,(10):19-20
媒体深度融合,首先是人才的融合,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优势是人才优势. 2013年初,温州都市报(以下简称“温都”)成立“温都全媒体建设领导小组”,制定《温都全媒体三年发展规划及2014年发展目标》.此时的温都已经认清互联网的工具属性和迭代特征,认定利用互联网改变运营媒体渠道与流程,改造传统的价值观与盈利模式,因而,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郭乐天提出了温都转型的三大再造,即“理念再造,渠道再造,流程再造”,循序渐进地推进全媒体转型的变革.  相似文献   

10.
在用户时代,大型传媒集团的发展方向只能是全媒体传播、全媒体管理、全媒体运营。而今年恰是浙江日报报业集团的“全媒体元年”,希望它的开启与推进,能够使浙报集团在向现代传媒企业转型的过程中更上层楼,实现新的历史跨越。  相似文献   

11.
苏州典型报道是新世纪之初江苏省典型新闻宣传的第一个重大战役。为确保完成好这次战役性报道任务,新华日报编委会高度重视,精心谋划,大胆创新,采用“展示、评说和观察”三大板块组合的报道形式,推出了《城市文明看苏州》系列报道,全方位、  相似文献   

12.
<正>2021年,在国家顶层设计指引下,我国媒体融合进入平台升级、技术驱动、多级协同、经营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十四五”规划建议中明确提出“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1]的目标任务,从“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到“形成全媒体传播体系”,再到“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意味着媒体融合发展正从明确定位、顶层规划走向扎实推进、系统落实的攻坚时期。而作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重要环节的地市级广电媒体,也将迎来新一轮的融合发展机遇。  相似文献   

13.
“全媒体转型”是近年来被媒体和学术界提及较多的一个词汇.媒介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纸媒为代表的传统媒体的没落无可争议,探讨纸媒的出路成为学术界和媒体研究的热点,这个时候“全媒体转型”被提出,只是,因为媒介技术的发展迅速,对“全媒体”的定义总是无法精准,而“转型”的方向也还是处于探索模式中.  相似文献   

14.
全媒体时代以“数字化”和“互联网化”为传播手段,对传统记者群体意味着转型期的到来,但许多人把“全媒体记者”理解成“全能型记者”,其实是一个谬论。本文从全媒体时代特点和要求出发,论述全媒体时代记者的角色及职能的变迁,提出迎接全媒体时代挑战的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5.
Letterl来信     
用事实说话 我是一名新闻系的学生。这学期。在媒介管理这门课上,老师频频提到“全媒体”这个词,而暑假我在报社实习的部门,也向我介绍自己是“全媒体周刊”。  相似文献   

16.
“全媒体”是近年来在新闻界出现频率越来越高的一个词。“全媒体时代”“全媒体战略”“全媒体报道”“全媒体记者”“全媒体传播”“全媒体出版”等字眼儿,经常跳入传统媒体人的眼帘,使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事实: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也改变了传媒生态,以传统纸媒为主要介质的产业形态正陷入数字技术的挤压之下——新时代的读者越来越多地习惯点击鼠标纵览天下:越来越多的产业利润被新型媒体抢先分羹;越来越多的纸媒读者正在被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分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全媒体”成为传媒业界的热门词汇之一,传统广电媒体纷纷拓展新产业,布局全媒体,一场由传统媒体向全媒体转型的变革正在启动。在这样的全媒体战略背景下,作为媒介融合的产物——“全媒体记者”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8.
当今,“全媒体”虽不再是时髦名词,但仍是热门词汇。“全媒体”不是“跨媒体”时代的媒体间的简单连接,而是全方位融合一一网络媒体与传统媒体乃至通讯的全面互动、网络媒体之间的全面互补,、网络媒体的自身的全面互融,总之“全媒体”的覆盖面最全、技术手段最全.媒介载体最全、受众传播面最全。全媒体已是大势所趋,而且势不可当,一些具备实力的传媒集团已经纷纷踏上“建设全媒体”的征途,比如,时尚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9.
三峡融媒体中心以全媒体内容生产与传播体系创新为突破口,整合全媒体传播资源,组建融媒体报道专班,探索全媒体报道形式;深入践行“四全”媒体理念,探索全平台互融的“全效融合”传播路径。在新春走基层专题报道中,直播“打头”,报纸“提气”,新媒体“升华”,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成果转化为全媒体内容生产的新活力。  相似文献   

20.
国企改革如同一场全国性的攻坚战役,地方新闻媒体应侧重对本地“战术动作”的具体引导,从局部推进中促成整个战役的进展。所以,地方新闻媒体对国企改革的报道必须注重可操作性。 有针对性地选好突破口 国有企业的债务、企业办社会、冗员三大问题一直是阻碍其改革、发展的拦路虎。 对这个“拦路虎”的报道,我们没有泛泛而谈,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