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咸丰时期的戊午顺天乡试科场案,是有清一代最大的科场案。这是一起在当时官场风气普遍腐败的政治生态下,考官试生沆瀣一气、主同考官员以中式为交易、玩忽职守的腐败弊案。  相似文献   

2.
关于万历二十五年(1597)顺天乡试科场案,学者们从当时政治环境出发,认为副主考焦竑是受政治对手排挤而遭诬陷,此说似乎已成定论。然而,基于当时科场案发生的原因、案件的审理程序和对史料的梳理,包括不同史料来源及后世正史对科场案的记载来看,焦竑在政治上受排挤是事实,但科道官指摘其"文体险诞"也是职责所在。在科场案中,焦竑承担过失的确过重,但完全归咎于政治对手排挤和诬陷也有失偏颇。把此案放在时代背景中加以考察,可知该科场案并非个例。焦竑科场案的发生,反映了明中后期社会文化的多元化趋势和阳明心学、佛道二氏等思想对科举文体的冲击。  相似文献   

3.
哈恩忠 《历史档案》2020,(2):145-145
大清宝钞是清代发行的一种纸币。咸丰三年(1853),窘于围剿太平军军费浩繁及黄河连年决堤兴修水利,支出日绌,清政府在谨慎斟酌大臣们的奏议后,决定发行流通钱钞,于九月十八日颁布上谕:“著即照此议,由户部制造钱钞,颁发中外。”后户部定名大清宝钞,并设立管理机构一宝钞局。  相似文献   

4.
基于《黑图档·咸丰朝》,文章从文书撰拟、运转、管理三个工作阶段入手对盛京文书工作进行考察,认为咸丰朝盛京文书工作已日臻完善,制度建设也已经涵盖了文书工作的各个阶段,逐渐形成了较为完备、多层次的文书工作体系,但咸丰朝盛京文书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文书呈递延迟、文书丢失现象频发等,对此我们应该立足当时的社会背景辩证看待,并在当今的文书工作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5.
《黑图档·咸丰朝》作为清代盛京内务府公文、档案副册,记载了清代盛京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一系列的信息。捐纳是咸丰年间为了解决财政危机而被迫采取的以出卖官缺而获取资金的措施。《黑图档·咸丰朝》中对此内容有着一定数量的记载。本文梳理其中捐纳相关规定的变化、基本形式和具体的管理、执行措施,并以此分析清代咸丰年间捐纳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王科杰 《历史档案》2020,(2):108-116
捐输赈济作为一种国家汲取赈灾财富的手段,在乾隆朝始因制度化而成熟。为与卖官鬻爵的捐纳赈济相区别,清廷不断强调捐输的自愿原则及赏赐的滞后性,并以其有裨世道人心而大加提倡。但在实际执行中,却往往因灾情紧急与制度的模糊性而发生强迫捐输的情况。在因勒捐勒罚而起的庄有恭案中,制度的制定者乾隆帝即在调查得实后默许了这种越轨行为。只有以袁枚为代表的民间士绅,因受害严重才发出了微弱的声音。捐输赈济的"言不由衷"不仅反映了其与捐纳赈济的暧昧关系,更体现了"不加赋"的清代财政体制在面对临时性社会危机时的尴尬与无奈。  相似文献   

7.
刘诺  高勇 《北京档案》2006,(6):49-51
清朝掌管"宫禁"事务的机关--总管内务府衙门,负责皇家的衣、食、住、行等各种事务,其最高官员为总管内务府大臣.内务府七司之一的广储司,是掌管内务府府藏和出纳的总机构.  相似文献   

8.
《列朝诗集》闰集神鬼是专收神祇、人鬼、物怪的单元,其体例直承《唐音统籤》等明人编大型唐诗总集,史源则多出自明人笔记、诗话、小说。牧斋汰去了其中涉及宣教、艳情、功名等思想的文本,同时着重记叙文人成仙的宗教传说。其撰集体例经由朱彝尊推广,为盛清时期郡邑总集选家所普遍采纳,成为一种与近世文学经验相适配的文学史话语。  相似文献   

9.
孙明 《历史档案》2012,(2):135-138
清代,商人是经济权的执行者,皇帝是专制皇权的代表和执行者。彼此的利益关系,使两股权利纠合在一起,形成了历史上经济权与政治权同流的现象。本文所涉乾隆朝盐务"三案"指分别发生于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的"两淮预提盐引案"、乾隆五十一年的"盐法策案"及乾隆五十九年的"交结联宗案"。"三案"中对官、商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反映出清代盐商与皇权间  相似文献   

10.
郭静  严洋 《新闻世界》2012,(4):224-225
2012年2月,网上一则关于花季少女拒绝求爱遭男同学毁容的帖子进入了人们的视野,这一事件在短短三天内迅速升温,并成为媒体、公众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合肥本地报纸和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报纸为主要研究对象,同时兼顾论坛、微博等其他媒体,试探析事件发生一周内舆情的变化、不同媒介的信息传播框架特点及给当下媒体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1.
无论官方还是民间,生活在中朝边境上的人们早已习惯了多变的“政治气候”,穿梭于鸭绿江上的生意人更是如此。多变的时局之下,边贸商人们保持着谨慎的观望态度,而地方政府则对开放充满期待。  相似文献   

12.
哈恩忠 《历史档案》2023,(2):F0002-F0002
这件咸丰帝亲笔“喜报红旌”匾额朱谕中,“适悉怀庆捷奏,遂书‘喜报红旌’四字”,字里行间流露着欣悦之情。“怀庆捷奏”即是清军围堵太平天国北伐时所谓的“怀庆大捷”。咸丰三年(1853)五月,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后,以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等为主将,率兵两万,出师北伐,意图直捣北京。六月初八日,清廷以直隶总督讷尔经额为钦差大臣,调动黄河南北两岸各路清军围堵太平军,在豫北重镇怀庆府(今沁阳)与太平军展开激战。太平军将怀庆城团团围住,在城外挖沟筑城,一面继续攻城,一面阻挡援军,两月余不克,情势危急。七月二十八日,太平军设计迷惑清军,然后假道山西直扑京津。  相似文献   

13.
民初禁烟运动中,社团活动较为频繁,甚至有时决定着禁烟成效的好坏。1917—1919年发生于江苏、广东、江西、浙江四省的"存土案",就是中国近代禁烟史上发生的一次影响广泛的禁烟事件。  相似文献   

14.
学界流行的“佟半朝”之称,在清朝尚未出现。而现存档案对佟养正[真]家族来源的记载也存在歧异。佟养正[真]父、祖在明朝踪迹不显,他本人由明入清也顶着不同的名字。在问题陷入僵局的情况下,有无可能另辟蹊径、推动问题解决?本文尝试从分析明清之际不同来源、背景的史料及满汉文差异的角度入手,围绕“佟半朝”祖源之迷,对文献记载歧异提出一孔之见,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5.
“邓玉娇刺死官员案”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但是反观各方对事件过程的传播,其中有几大颇为耐人寻味的疑点:1.邓玉娇是否真有精神病?2.律师是否真散布了不实信息?3.网络民意是否真能代表法治精神?由“邓玉娇案”我们很容易想起“罗生门”的怪圈,进而感到传播中真相的困惑。本文认为新闻媒体人的使命就是捍卫传播的真实性;客观地向公众提供事实应作为新闻报道的最高标准和新闻人的职业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16.
2013年9月25日,沈阳小贩夏俊峰因刺死两名城管,被执行死刑。然而,这个轰动网络的小贩刺死城管案却远没有结束,反而引来了更为激烈的争论。网络中关于该案的报道内容出现了语义障碍,从而导致受众对于该事件的偏见,使真实的内容得不到传播。  相似文献   

17.
何楠 《兰台世界》2014,(9):60-61
笔者认为,除了蓝玉本人恃功骄纵外,这件案子的直接原因是燕王为窃取皇位而在朱元璋面前挑唆,而根本原因则是太子去世后,蓝玉等功臣成为朱氏王朝永垂无疆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8.
笔者认为,除了蓝玉本人恃功骄纵外,这件案子的直接原因是燕王为窃取皇位而在朱元璋面前挑唆,而根本原因则是太子去世后,蓝玉等功臣成为朱氏王朝永垂无疆的重大隐患。  相似文献   

19.
“杭州飙车案”的关键词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雅菲 《新闻世界》2009,(12):134-135
2009年5月7日晚上8时许,25岁的杭州青年谭卓在越过斑马线回家的路上,被一辆超速行驶的三菱跑车当场撞死。肇事者胡斌是杭州师范大学体育系的学生,年仅20岁,当时正在与朋友玩飙车游戏,结果撞上了谭卓。事发后.肇事者被公安机关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梳理《申报》"杨月楼案"的报道过程,发现《申报》的新闻报道因为能够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明确报纸的民间定位、善加引导社会舆论、积极探索新闻业务,才会使得杨月楼案的报道形成巨大的舆论影响,赢得良好的民间口碑,提升报纸的民间形象。这些报道经验对于现代媒体也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