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是学生最难做、最怕做的一样作业,却是高考试卷中的必考题.随着江苏新高考方案的实施,作文分数增加,作文分数在总分中所占比例更大,作文更显重要.绝大多数学生想写好作文,但难以为之.怎样指导学生写作,使学生写作有法可寻、有文可依,这也是许多教师在探讨的问题.教师如果在遵循学生习作规律的基础上,能经常亲自写一写学生的同题作文,试试"水"的深浅,或经常动笔写一写其他文章,这样既能使作文指导、讲评有的放矢,又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使之更好地完成习作,也能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教师写"下水文".  相似文献   

2.
下午两节作文课.哎,作文难,提起作文就心烦.老师可不管这么多,微笑着问:"我们今天做一篇考试中做过的作文.期中考试的作文题是什么?"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妈妈,我想对您说."好笑!又要做烦死人的考试作文,腻死了.我把作文题念一遍,忽觉有些异样;再念一遍,好像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我高兴得几乎要跳起来.我努力抑制住内心的喜悦,只想着如何去逗人开心.  相似文献   

3.
作文教学的开放已成为一个趋势,话题作文、材料作文、自命题作文等等一些开放式作义题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试卷上,应用于考试中。受此影响,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也由过去的命题作文转向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自命题作文,有的甚至干脆连话题也不要,用学生自己的日记和练笔代替作文,还说是让学生张扬个性,自由发挥。满以为这样做学生有了自由展示的空间,能够我手写我心,能够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了,学生的作文兴趣也会得到激发.  相似文献   

4.
下水文,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有种渐行渐远的感觉了,最近,我有幸参加了校内初一年级的作文课堂教学比赛活动,回想赛前赛后的点点滴滴,真的收获了许多,尤其是我的下水文,更让我兴奋不已.  相似文献   

5.
每次批阅学生作文,我总要在几篇作文后写下别样的批语,称之为“开心批语”——我写得开心,学生看了也开心,如果还能有一点开启心扉的作用,岂不更让我开心?  相似文献   

6.
作文难教,教师怕教;作文难写,学生怕写.这是一直困扰着大部分师生的一道难题.如何才能破解这一难题呢?我认为,如能把作文教学的"四指导"工作做扎实,作文将不再是件难事.  相似文献   

7.
丁丁寻"宝"     
孙郁 《红领巾》2005,(1):22-23
亲爱的孩子们: 你喜欢看电视吗?你喜欢玩游戏吗?回答肯定是 。你喜欢作文吗?答案是 ,甚至有的同学会觉得作文很可怕,一想起作文,不是咬笔头,就是皱眉头。其实你看电视时看到什么、想到什么,你玩游戏时做了什么、说了什么、心里高不高兴……把这些一一写下来,就是作文,作文一点也不难! 那么怎样才能把作文写好呢?不着急,神通广大的妙笔博士和聪明伶俐的丁丁会带你进入"快乐作文宝典",去感受妙趣连连的快乐作文之旅! 主持人:钟樱(中国教育学会成都市青羊实验学校校长)  相似文献   

8.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还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  相似文献   

9.
典型案例: 晓乐有个很不好的习惯,就是做事特别拖拉,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不管要做的事是简单还是困难.如果事情很简单,很容易完成,他就会将这件事拖下去,直到最后期限才去做.如果他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没把握,感觉困难,还会有些恐惧,则更是迟迟不肯行动.比如,晓乐最怕写作文了,可语文老师要求每两周交一篇作文,因此晓乐总是要拖到第二周的最后一天才匆匆忙忙动笔写作文,这样短的时间赶出来的作文其质量如何也就可想而知了.  相似文献   

10.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把眼睛盯上了高考满分作文. 我也是. 高考过后,我总习惯性地驻足书摊浏览大大小小的晚报,看有没有披露来自阅卷场的"满分作文":高考阅卷一结束.我总习惯性地翻阅书摊上大本小本的<××年高考满分作文快递>、<××年高考满分作文特辑>、<××年高考阅卷标杆作文>之类的图书.以便为备战下一年高考的学生支招:新高三的第一堂作文课,我也总习惯性地拿出几篇当年高考的"满分作文"读给学生听,好让他们从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说实话,我有点讨厌这孩子.如果上美术课,她画出几只活灵活现的小鸟,我会表扬她,甚至会觉得她有画画的天赋.可她偏偏把几只惟妙惟肖的鸟儿画到了作文本上.那天我在课堂上布置一篇作文<鸟>,同学们都写得很起劲,她也坐在角落里专心致志地写着画着.当我走近她时,却发现不可思议的一幕:一行鸟儿被整齐地摆放在作文本上的方形格里!  相似文献   

12.
凡是语文教师没有哪个不想在作文教学方面有所突破的.可作文,不管是教,还是学,都是"想说爱你不容易".即使我们使出浑身解数,大部分学生仍然畏作文如虎,交上来的作品也多是"不堪入目",叫人只能硬性赏识,没法由衷表扬.毋庸置疑的事实是,写作文是需要天赋的,有的人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甚至是"无师自通",而有的人在作文方面却是"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我们应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天分上的差异,正视差异,适应差异,"分而治之".  相似文献   

13.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  相似文献   

1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语文教改的"重头戏",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使我与作文教学结下了不解之缘.走进新课程,使我对本校作文教学特色工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感受.下面,笔者就结合教学实践谈一些粗浅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5.
一命题作文指导前,应充分实施对话 1.教师与命题对话.命题设计后,不要马上让孩子习作,教师应多与命题对话.可以问问此题是否让孩子有话可写,怎么写才会与众不同,是否有些特殊材料能让作文脱颖而出.除心口对话外,教师还应写下水文,这种对话能让教师切身感受命题的难易程度,做好改进.  相似文献   

16.
一提到写作文,很多初中生都会头疼,认为作文太难写了,有的甚至厌恶上作文课。其实,作文并不像想象得那么难,只要教师教法得当,学生认真按照教师的要求去做,一切都会迎刃而解,并且还会让学生爱上作文课。那么教师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呢?我在教学生作文时,利用四个"大家"教学法,效果良好,下面就谈下我教作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合欢树     
十岁那年,我在一次作文比赛中得了第一。母亲那时候还年轻,急着跟我说她自己,说她小时候的作文做得还要好,老师甚至不相信那么好的文章会是她写的。“老师找到家来问,是不是家里的大人帮了忙。我那时可能不到十岁呢。”我听得扫兴,故意笑:“可能?什么叫可能还不到?”她就解释,我装作根本不再注意她的话,  相似文献   

18.
陈娜同学一直是一个我比较欣赏的学生,不在于她能得高分,而在于她的考场作文让我觉得美、真实、有生活气息,当然也是含蓄的.她在作文话题为"细节"的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上写了一篇"非典型性"考场作文,却依然得到了典型性的好评与肯定,这不禁让我想谈谈关于考场作文"含蓄"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文难,难于上青天",不仅反映了学生怕写作文,也反映了老师怕教作文.五花八门、花拳绣腿的作文教学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也是造成作文教学低效的直接原因.作文教学急需回归"实在".我认为回归"实在"必须在"巧指导、勤练笔、重讲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20.
人生不如意的事,在在多有。回顾我短暂一生,第一次遭受的重大打击是高考时最拿手的语文考砸。跟敬爱的周总理做一回校友的梦就此了结。那一年作文,大意是学生总抱怨作文无话可说,老师则抱怨自己辛辛苦苦改了作文学生却一丢了之。我从没有遇到这样的问题,万卷书破了,诗、散文、小说也写了,甚至还在课堂上偷偷构思过电影剧本,为一位女生。人生最大的问题是什么?是认为自己没得问题。我洋洋洒洒文学了一把,最后栽在认定作文是作文、文学是文学的黑脸判官手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