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2.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 这次的作文是写写自己的父亲。他觉得,这些来自农村、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农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种自卑和轻视,认为自己的父母与那些城里孩子的父母比起来,身份低微,素质不高。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一点儿了解和理解,从而加深亲子感情。  相似文献   

3.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更多一点理解。  相似文献   

4.
父亲不累     
那天,父亲从地里挑回一担山芋,倒在地上,正要挑起空筐走,我跑过去一屁股坐进一只筐里,要他挑我到地里.父亲捏捏我的小胖脸蛋儿,从门口搬来两块土坯,放进另一只筐里,挑起来……于是我在颤悠悠的箩筐里和着父亲哼哼唧唧的小调儿,张开翅膀,飞了起来.  相似文献   

5.
我的父亲     
父亲已八十有余,仍单独生活,可他有四对儿女,却无一人在其身旁。母亲在世时,父亲忙于家中几口人的口粮,整日在外劳作,不曾做过饭,洗过衣。香港回归的那一天,母亲去了,离开了她的八个儿女,离开了她相濡以沫的丈夫——我的父亲。那时,我在家乡上班,能经常看到父亲,他很消极,他常说,他听到母亲在他床边哭泣。从此,父亲就日渐消瘦下去,眼中没有了往日的明亮,笑容也逐渐从他脸上消失。在我的记忆里,他总是和蔼的容颜失去了温暖,变得漠然。我们想法劝慰父亲,并且拿走了与母亲有关的一切物品。可我知道,我们拿不走母亲几十年留在父亲脑海中的记忆。也只能让时间去淡化它,使它不再凸现在父亲眼前。  相似文献   

6.
昨天终于告诉了父母,下周五打算回家。听到这一消息时,父母掩饰不住的喜悦从话语中流露了出来。都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不是什么"好男儿",但也并不是一个十分恋家的人。其实进入大学以来,只有第一学期的前两个月略微有一些想家的感觉,以后就几乎没想过家了。也许是因为学业太忙,从大一下学期开始,我只要有一天不看书,  相似文献   

7.
小时候,感觉父亲很高大,声如洪钟。他常常在我写作业时,威严地在我身后站一会儿,直看得我脊背不由自主地僵硬,等到他走后,我才会悄悄地松一口气。  相似文献   

8.
我的父亲     
向萌 《高中生》2010,(10):60-60
父亲是一个沉默的人,消瘦的脸庞,干燥而略带暗黄的皮肤,还有双因为长期从事电焊工作而浑浊的眼。他的脸上总像氤氲着散不开的雾,倦怠而淡漠,时常带着些清苦,甚至是淡淡的忧伤。同父亲说不上有多亲近。父亲因为不善言谈和表达.跟人相处总会遇到相对无言的尴尬。日子久了。连母亲也感到疏远。只是偶尔我回家吃饭,一家人聚在一起时,才看到父亲脸上溢满了少见的喜悦。  相似文献   

9.
刘贵玖 《山东教育》2005,(10):54-54
从我记事起,父亲就当老师。消瘦的脸庞,朴素的衣着,一支钢笔老远就在胸前放光,一串钥匙很好听地在腰间响着,未进家门小曲便先传入家中,于是母亲就说:“放学了,准备吃饭。”……这些就是我对父亲最早的记忆。等我到了入学的年龄,父亲便成了我的老师,我这才了解父亲原来是一位民办教师。那时全校六位老师,只有一位是公办,还是刚接班的,跟五年级学生差不多大,学校的大小事务都得由父亲做主。他当着教师组长,整天忙得很,除了包班,像出门开会、传达上级精神一类的事也由父亲负责。再加上村里的夜校,出黑板报排样板戏,还有儿娶女嫁的喜联喜帖子都…  相似文献   

10.
在人生旅途中,毕业求职.仕途升迁,经商谋利,最好是有背景。有强硬的社会关系做后盾,会使你一帆风顺。  相似文献   

11.
正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我的父亲"。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自己的父母了解得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民工身份的父母,怀着一种自卑和轻视。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理解。  相似文献   

12.
对父亲的第一印象是怕 我不记得爱过自己的父母。小的时候是怕他们,大一点儿,开始烦他们;再后来是针尖对麦芒,见面就吵;再后来是瞧不上他们,躲着他们,一方面觉得对他们有责任,应该对他们好一点儿,但就是做不出来,装都装不出来;  相似文献   

13.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地批改着。这次的作文是写自己的父亲的。他觉得,这些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农村孩子,事实上对于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父母的农民工身份,有一种自卑和轻视,认为自己的父母与那些城里孩子的父母比起来,身份低微,素质不高。他希望通过  相似文献   

14.
作文本收上来了,他在昏暗的灯光下,一本本批改.这次的作文题目是让学生写写自己的父亲.他觉得,这些来自农村、跟随打工的父母进城的孩子,事实上对于自己的父母了解并不多.而尤其让他担忧的是,有的孩子对自己农民工身份的父母,有一种自卑和轻视,认为自己的父母,与那些城里孩子的父母比起来,身份低微,素质不高.他希望通过这篇作文,让孩子们对自己的父亲,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  相似文献   

15.
16.
星期三下午,老师照例要集中开会,学生们上了两节课就放学了。他和班上的两位同学欢蹦着走出校门,没有回家,而是去了离家不远的森林公园。一直玩到天黑,仍意犹未尽。“嘿,想不想吸支烟?”回去的路上,他突发奇想。“好哇。”两位好友齐声赞成。三个人停下来,把衣兜里的钱都掏了出  相似文献   

17.
我们家从北方来到南方时.已经是1972年。那时大规模的革命风暴刚好告一段落.老百姓暂时有了喘息的日子.况且有个叫尼克松的外宾也来了.生活还是蛮宽松的——至少见不着随便杀头的事了。因为母亲被安排在医院做护士.我们家就跟一群医务人员住在一起,放射科、小儿科、急救科的都有.全都是护士。  相似文献   

18.
董国宾 《家长》2011,(4):48-48
父亲与庄稼打了一辈子的交道,春种秋收,锄草施肥,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记忆中的农民父亲,只出过两次家门。 第一次是在我上大学的时候。那时我学习很用功,不知不觉中,我发现视力在下降,于是就给家里寄了一封信,说汇点钱过来,我想买一副眼镜。  相似文献   

19.
我小时候很多丰富多彩的生活,都和我的父亲联系在一起。我的父亲是个木匠,在家乡一带小有铝气。但父亲不是那种能够做精细家具的木匠,而是在人家造房子时帮助架大梁的木匠。闲在家里的时候,  相似文献   

20.
《父亲》     
谁都无法忘却这张布满皱纹的脸,他是你我精神上共同的父亲,也是中华民族沧桑历史的见证,更是时代的产儿——在经历了伤痕文学时期后,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更深沉、更本土的东西,八十年代初的“乡土风”成为艺术家们追求的时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