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珊珊 《英语辅导》2008,(3):131-135
任溶溶作为儿童文学翻译家,将其毕生精力毫无保留地投入到了儿童文学翻译事业。他所从事的大量翻译实践活动,加之独特的成长经历与个人品性,最终促使其儿童文学翻译思想的形成。其在翻译实践中遵循了注重童趣、口语以及创造的翻译原则,使译文在意义、交体和文化三方面达到了功能对等,从而使译文读者能够和原文读者作出大致类似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任溶溶的译作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可读性强,深受广大儿童喜爱。从生态翻译学角度来看,任溶溶的儿童文学翻译具有以下特色:"译有所为"的翻译目的;"三维转换"的翻译原则及策略;"适者生存"的翻译理念。  相似文献   

3.
任溶溶作为儿童文学翻译的大家之一,他把毕生的精力都投入到引进外来儿童文学并且将其翻译成中文介绍给中国的少年儿童。任溶溶的儿童文学翻译作品不仅数量众多,种类多样,而且还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翻译风格。  相似文献   

4.
儿童文学作品因其读者对象的特殊性及其担负的教化和娱乐功能,要求译者在翻译活动中对译文进行适当的操控,从而凸显译者的主体性。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诗学观对译者的各种制约迫使译者"显形";同时,译者的儿童观和个性特征也让译者主动"显形"。处理好这些关系,译作将会更受读者欢迎,也更加具有持久生命力。  相似文献   

5.
老童话作家、儿童文学翻译家任溶溶的前期创作充满了“教育童话”的色彩。80年代后,他提出了创作“热闹派”童话的文学主张,为童话创作注入游戏品格,开创了中国童话创作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6.
7.
安徒生在其经典童话《红鞋》、《海的女儿》、《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中呈现出一种对悲剧情节的持续沉迷。悲剧情结成为左右安徒生刨作的神秘力量。从生命的寂灭。爱情的幻灭,成长的孤寂,到血淋淋的惩处,一个个凄恻忧伤的悲剧主题,折舯出作者饱经风霜的人生,也淋漓尽致地映证了其悲剧情结。  相似文献   

8.
论文以翻译目的论为理论依据,以任溶溶汉译本《吹小号的天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原著和译本的对比分析,归纳总结任溶溶儿童文学翻译之措词技巧。译本措词方面,任溶溶主要通过使用叠词、拟声词、语气词等策略来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译文读者收获和原文读者几乎同等的教育、娱乐、美感等诸多意义。  相似文献   

9.
张天翼是我国现当代著名的作家,一生创作了许多成人作品和大量的儿童文学作品。他谙熟儿童心理,坚持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有选择的吸收借鉴民间童话的精华,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的童话精品,成为中国文学童话的开拓者之一。他的童话作品一版再版,深受儿童的欢迎,经受住了时间的考验。  相似文献   

10.
张抗抗的创作,呈现出一贯的政治关心欲望。她以强烈的启蒙心态进入文学,逐步凸显以及加深其自审意识,表达其对社会与人生的积极关注和干预,同时自然地融入对童话的喜爱与重新编码。而这些特点结合在一起,显示出作者感知社会的独特视角与艺术表现能力。  相似文献   

11.
《湖南教育》2006,(2):11-11
当童心的世界里渐渐失去大胆的色彩与浪漫的梦想,当僵硬的规训与教诲慢慢遮蔽了稚嫩的想像,我们想起了童话。  相似文献   

12.
自弗洛伊德开始,童话在心理治疗中沿用已久.精神分析学派是把童话应用到心理学研究中最多的心理学流派.近年来童话的心理治疗作用再一次得到重视.童话是适合儿童心理治疗的有效工具.童话在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童话具备投射测验的功能,能够投射出儿童自己无法说清的情绪和内心困惑;童话能够处理儿童的心理情结,帮助儿童整合与理清混乱的情结,并且促成儿童的心理成长;童话中还隐藏着为人处世的经验和与人交往的典范,儿童通过对童话的阅读能够潜移默化地吸收成人世界的经验,由此促进了儿童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吴晓云 《时代教育》2007,(9Z):47-47
寓言是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和幼儿童话一样,都由民间文学发展而来。童话是儿童文学专有的样式,寓言则不然。  相似文献   

14.
张耀庭 《学周刊C版》2014,(1):225-225
童话情结是一种以人类的集体潜意识为基础的复杂心理现象,它形成于早期的童年情感经验,其核心是丰富的、幸福的、美好的、童话般的童年情绪情感体验。童话情结一旦形成,就会对情感体验有一种持续稳定的动力和唤醒作用,对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一、二十年代是中国文坛对外来童话译介的一个高潮时期。在这个译介高潮中,古朴自然的民间童话所传达的,是天下父母共有的对孩子的担忧和祝愿,体现的是一种母爱的温情;而那些华美优雅的文人童话则更多传达的是一种长者对助者、有经验者对未涉世者的关注和教导,体现的是一种父爱的责任感.后者比前者更具现实性,因而更受当时文坛的青睐.  相似文献   

16.
童话的自述     
大家好!我叫童话,是文学体裁大家庭中的一员,是其中最别具一格的一位,也是人缘最好的一位,连三岁小孩都知道鼎鼎大名的我呢。我的忠实“粉丝”遍及全球各地。怎么,不信?那我就带你去见识见识。  相似文献   

17.
以郑渊洁为代表的中国"热闹派"童话是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一个儿童文学流派。虽然"热闹派"童话在新时期曾受到批评界的关注,但对其是否是文学流派却一直未有定论。借助艾布拉姆斯对文学活动的研究方法,从世界、作家、作品和读者等方面来研究"热闹派"童话,可见中国"热闹派"童话具有文学流派的特性和价值,是新时期童话创作中重要的文学现象。  相似文献   

18.
“成人化”情结是叶圣陶童话创作的主要特征,而“成人的教化”与“成人的悲哀”是其作品中反映出的两种具体形态。叶圣陶“成人化”情结的成因主要是传统儒家文化的深层心理积淀、王尔德现实主义童话创作的影响、社会现实的逼拶,以及作者“为人生”的创作观。重新审视叶圣陶童话创作的“成人化”情结,对目前的童话创作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栗仪 《文教资料》2012,(18):31-32
安徒生作为世界儿童文学创始人,其童话的特点之一便是"萝莉情结",集中表现于喜欢以低龄少女为主角,赋予其勇敢善良的人格,散发出圣洁无瑕的光辉。这源于童年安徒生目睹一个疯人院女人后留下的心理阴影,以及身世和外貌带来的严重自卑,他倾向于柏拉图式的恋爱,抵触熟女,倾向"萝莉"。安徒生对少女发自内心的尊重和赞美,对儿童起到了女性主义的启蒙作用,有利于女童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池塘里,生活着一群小蝌蚪,它们整天在水里嬉戏、觅食、捉迷藏,日子过得特别快乐。 可是有一天,它们中的一只小蝌蚪悄悄地离开了大伙儿。因为这只小蝌蚪一直搁着一件心事,想去寻找答案。 小蝌蚪游呀游,游到岩石的夹缝中,在那里,它遇到了一条鲶鱼。鲶鱼好像在练禅功,一动也不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