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许多人看来,非虚构需要面对和解决的,似乎只是与虚构的关系问题。而非虚构与真实的关系,似乎无须论证与区分,有如一对双胞胎姊妹,其血浓于水的关系一目了然无须多说一样。在外人看来,两人确都是笑靥如花,难分彼此的,而只有她们自己知道——我就是我,你就是你。相形之下,虚构与非虚构,则更像是一对俏冤家,表面上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虚构文本并不排斥现实元素,甚至不避大量的细节真实;非虚构亦不排斥感觉意会和天马行空的想像。两者却到底是不同的,且在理念与实践上相距甚远。  相似文献   

2.
采用非虚构叙事的不仅是纪录片,同时也包括动画片。然而,动画的形式决定了影片不可能提供"索引"化的信息,因此在样式的归属上仍隶属动画片。人们之所以使用动画的形式来表现非虚构的事物,主要是因为纪实的表现方法并非万能,它既无法展示心理无法承受之"痛",如背叛、屠杀等;也无法展示伦理规避之"隐私",如病患者、乱伦等;因此动画可以在这些领域有所作为。这也是非虚构动画片作为一种影片样式能够得以成立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取得空前的社会反响和收视热潮.各地电视台的纷纷效仿,一时间电视上演热闹的“舌尖”现象.《舌尖上的中国》这部记录片的品格立意高远,视野开阔,充满哲学思维;受众本位,注重受众情感体验;技艺上乘,影片镜头变化多样.地方台的舌尖类节目仅限于发现身边的美食并把它推荐给观众,缺少厚重感和人文关怀,失去文化层面的追求,容易形成过度的热衷美食的风气,有失传媒业提升社会精神境界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张欣 《中国传媒科技》2012,(22):238-239
本文试图通过对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的表达方式和叙事特点进行分析,探讨现阶段的中国纪录片如何使用国际通用的影视语言表现中国社会的现状和变迁.  相似文献   

6.
非虚构写作发展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的历史,作为处于新闻和文学之间的一种写作方式,它一方面具备了新闻的真实性,另一方面也运用了文学的写作方式。在这其中,人的情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以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为例,探究非虚构写作平台的情感传播机制,阐述情感在非虚构写作的创作以及传播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以《舌尖上的××》为标题的报道就在各媒体频频可见,简直可用"铺天盖地"这个词来形容。诸如,《舌尖上的旅行》《舌尖上的乡愁》《舌尖上的母校》等等,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8.
李文丽 《今传媒》2010,(12):74-75
电影是科学技术发展的产物,科学技术为电影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决定性的动力。无论是从无声到有声、从黑白到彩色、从单声道到立体声等等,电影每个阶段的发展与进步无不是以科技的革新为先导。随着全球数字化进程的迅猛推进,数字技术已经深入到电影制作的各个环节,影响着电影制作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9.
田甜 《新闻传播》2023,(3):66-68
本文将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中半年内的非虚构作品进行了议题分类和分析,发现该非虚构写作平台聚焦普通人生活百态、着眼热点时事且对小众群体给予了关注。这样的议题选择,使非虚构写作账号收获了情感回馈、流量回馈,并用文学性与新闻性共同构建了新媒体时代的媒介记忆。  相似文献   

10.
一、"文化中国"的想象近两年,英国战后知名的社会人类学家杰克·古迪(Jack Goody)的书被相继翻译成中文,一本是1982年出版的老书《烹饪、菜肴与阶级》(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年),一本是2006年出版的近作《偷窃历史》(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两本书都呈现了杰克·古迪对西方现代性历史的自省。如果说《烹饪、菜肴与阶级》通过对以列维·斯特劳斯为代表  相似文献   

11.
“非虚构写作”一直是受众关注的重要写作方式,其起源于西方但在本土化的新闻实践过程中不断呈现出新变化。就现阶段而言,在新媒体场域中新闻实践面向的“非虚构写作”呈现出伪议性、引导性、情感倾向性等特征,其中对于突破行业原则性的问题需要检视,同时从客观性原则、忧患意识、建设性方面规避问题并破解其未来发展面向。  相似文献   

12.
汪洋 《新闻知识》2022,(8):67-71
近年来,国内各大院校相继开设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但是在当前的新媒体语境下,不同教育者对“纪录片创作”本身存在基本认知差异,在教育思路、教学目的、授课方法上更存在观念的不同,导致教学效果大相径庭,教育产出良莠不齐。本文试图从教学需求角度,理清“纪录片创作”的概念分歧,并进一步思考“纪录片创作”类课程体系构建的问题:将课程体系区分为普及教育和精英教育两个不同阶段;进一步明确了短片训练和长片学习两种不同教学目的;并且将“纪录片创作”从专业教育范畴拓展到“非虚构影像”的素质教育领域。最终廓清对“纪录片创作”的基本认知,尝试解决课程体系建设的目标、定位和结构问题。  相似文献   

13.
闫静 《浙江档案》2023,(2):30-33
“后真相”中的“竞争性真相”内涵包含了真实与虚构两个面向。在后真相时代,“档案真实”为“竞争性真相”提供了最为可靠、可信的记录信息;“档案虚构”则衍生了“超越”真相的更丰富的叙述表达。基于“档案真实”建构的身份认同更多是制度导向下的产物,而基于“档案虚构”建构的身份认同则更多是情感导向下的结果。二者蕴含着身份认同的差异逻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人民文学》、《钟山》、《十月》、《中国作家》、《厦门文学》、《长城》等期刊纷纷亮出“非虚构”或“纪实”旗号加以倡导。这些文学期刊希望借助于“非虚构”写作,弥补当前文学与现实疏离的状态,探讨一种“新的文学可能性”。非虚构写作强调在场性与审美性,但理论与实践往往是背离的。综观所发表的“非虚构”作品,在很大程度上,都对非虚构存在着某种误读,就像有论者指出的,“非虚构”是个筐,什么都能往里装:“非虚构”又是一个“框”。束缚着作者的文体创造性。现结合具体作品。就非虚构作品内容的真实性与非虚构文体建构的缺失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5.
"后舌尖"时代,美食类纪录片如雨后春笋般浮现。各大视频媒体平台为了提高独特性和竞争力,不遗余力转变营销思路,将美食纪录片领域不断细分,内容同质化倾向严重,潜移默化改变年轻受众对于纪录片的认识,因此,"后舌尖"时代,纪录片真实性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16.
汤文靖 《中国记者》2012,(7):124-125
一部火得发烫的纪录片,一部被广大"吃货"追捧的美食圣经,甚至网络上"舌尖体"泛滥。在摄影记者涉足视频领域的大背景下,也许探究一部优秀视频作品的诞生过程将对我们有些许帮助。对话执行总导演任长箴汤文靖:据我所知,您和您的团队对美食并不感兴趣。拿到选题后,你们如何熟悉题材并最后做到"影像美食家"?任长箴:先从书本、杂志开始熟悉美食。接任务后,我从网上买了一万多块钱关于美食的书,一个四层的书架都装满了,调研员的书架、分集导演的书架也都堆满了。我还买了1995年至今的《国家地理》杂志,杂志给我们提供"吃的东西"的视觉参考、  相似文献   

17.
关于"客观性"与"真实性"问题,是评论界对非虚构写作争议最大、褒贬不一的话题。也正是对于"客观性"与"真实性"问题的不同态度,构成了非虚构写作与传统新闻报道及虚构写作的本质差别。非虚构的饱和渗透式报道真实性,几乎是所有非虚构小说作者的共同追求。他们都曾表达自己的作品内容是建立在  相似文献   

18.
因为《冷血》,1966年成了"卡波特年"他有"把猪耳朵变成女人手里的丝绸手袋"的本领卡波特最大的贡献是他提出了"非虚构"的概念,井由此带来了一场波及全美新闻界与文学界的"艺术骚动"  相似文献   

19.
申赋渔 《传媒观察》2012,(10):52-53
"非虚构"写作,最早是由美国新闻界的记者提出和发起。现在,它已成了世界文学和新闻界一个备受关注的潮流。近一两年,国内一些文学期刊更是从不同的角度、理解和定位,刊发了大量具有朴实原创意义的作品,将"非虚构"之于突破当前文学创作困境的作用,提升到了一个前所  相似文献   

20.
关于纪录片真实性问题的争论,似乎是纪录片界的永恒话题。在笔者有限的纪录片生涯中,亲身经历并留下深刻印象的是2002年“中国纪录片20年研讨会”,那是中国纪录片界的一次盛会,专家学者及纪录片制作者齐聚一堂。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隆重的会议上,与会者却围绕一部纪录片中的一个开门声是否真实而争论了近两个小时。其实,如果这件事导演自己不说,根本没有人能听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